【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扎花灯

扎花灯

 文 / 邱德龙



      说起扎花灯不得不先说说与花灯有关的事情。

      我国正月十五闹元宵、玩花灯的习俗由来已久。 据史料记载:  起源于西周,发展于隋唐,兴盛于宋明,距今约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北宋则遍及都城民间,红灯高挂,昼夜欢闹,极尽侈华,把正月十五闹花灯玩到了极至。每年元宵节前后数天都城乡里处处张灯结彩,户户红灯高挂。上至皇帝公主、达官显贵,下到商贾农夫、太太小姐,君民同乐。戏台笙歌,狂欢劲舞,兴高采烈,热闹非凡。明朝著名画家唐寅有诗云:  有月无灯不娛人/有灯无月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形象生动的描写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热闹情景。

      据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由来还有一段离奇有趣的故事。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玉皇大帝知道后雷霆大怒,于是就下令雷公火神、天兵天将到人间放火,意欲将天下百姓通通烧死,时间就定在正月十五。玉皇大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天下百姓无辜受难,于是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派一个身边的小神下界把这个消息及防患措施告诉了人间。众人听后犹如头上响了一个炸雷,不知如何是好,一位长者知道后思考再三随即进行安排部署。要求从正月十四起连续几天每户人家都必须在家里家外挂上大红灯笼、点上爆竹、燃放烟火,让玉皇大帝看到后认为人间大火已在燃烧,于是大伙纷纷点头称是并立即分头落实。到了正月十五晚上雷公火神、天兵天将驾起云头杀气腾腾、浩浩荡荡奔人间而去。低头一看,此时人间已是一片火光,天王误以为是熊熊燃烧的火焰,随即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就这样,保住了全天下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感谢公主搭救黎民百姓的恩德,从此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每年的正月十五第一个月圆之夜确定为上元佳节,每家每户挂灯笼、吃元宵、品美洒,张灯结彩以示纪念。

      正月十五闹元宵,玩花灯是必不可少的器具。春节一过,我们就会缠着大人给扎花灯,由于是农闲季节没活可干,所以大人们也乐意哄着孩子玩,逗孩子高兴。扎花灯看着很简单,但真正扎起来也是挺麻烦的,不是心灵手巧,你还真就弄的不成样子,不是上下左右不对称,就是歪歪扭扭不漂亮。你问我扎的怎么样?告诉你,不是说大话,弄个三样二样的还真的难不住我。像什么圆灯、方灯、六棱灯,公鸡鲤鱼小妖精,费点功夫也能弄出来。哈哈,请别当真。其实我笨的很,啥也弄不成!

      在大人扎制花灯的过程中,我也看出了一点门道。

      扎制传统花灯样式少很单调,所以用的材料也很简单:  高粱杆(或小木夅)、细竹枝、小木板、白纸、绸布等是必备材料;玻璃纸、浆糊(或胶水)、铁钉、剪刀、毛笔、五色颜料等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先用剪刀按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形状、大小等将高粱秸(或小木条)裁剪成长短不一的小段备用。无论你扎的花灯是圆形的、方形的、多边形的,它的上下两个底框框都是正方形的,底框除用作固定成型外,下框上应横放一小长条木板,木板中间穿一铁钉留作安放蜡烛之用;上框则是用作拴线挑灯之用。将长段高粱秸杆头对头做成或正方或长方或多边的两个同样大小的框,所有接头处用细竹枝插入固定,在两框的每个拐角接头处竖放一根等长的高粱秸,把上下两框连接起来,再用竹枝固定。最后用等长的高粱秸把上、下两个底框与中间部分的框架对接固定好,一个花灯的框架就完成了。但必须注意的是对角接头部分的角度一定掌握准确、固定牢靠,这样做出来的灯笼才能美观大方好看牢固。

      这时,按框架的形状和大小把白纸或绸布剪裁成所需要的尺寸,粘在用浆糊或胶水凃抹过的框架上(如使用绸布需用针线缝了固定)扶正粘牢。此时,就可用五彩颜料根据个人爱好简单几笔画上雄鹰展翅、蜻蜓戏水、飞鸟虫鱼、彩蝶牡丹等等简洁鲜亮的图案,一个灯笼就算完成了。

      灯笼做好,我们如茯至宝,精心的珍藏,不时的拿出来端详欣赏。元宵节前就要点上蜡烛提着灯笼到处显摆。

      听大人说,用花灯照过的地方以后不会再有蝎子、蜈蚣,毒蛇出来伤人,于是我们信以为真,提着灯笼在墙角旮旯、房前屋后、厨房厕所等凡是毒虫可能藏身或出没的地方认真仔细的到处照,以图家庭平安,不会在有意外的情况发生。

      记得有一次,我的弟弟提着心爱的红灯笼正在认真的琢磨研究,我故作惊讶的大声告诉他:快看看,你灯下有个蝎子。小弟正聚精会神的欣赏呢,听我一喊吓了一跳,惊慌地说,在哪里?我说在灯下边。小弟连忙翻过灯笼,呼隆一下蜡烛点燃了灯笼,瞬间烧个精光,小弟哭闹不止,找我麻烦。我懊悔不已。唉,一个恶作剧惹出了一个大纰漏,说不定回家还免不了要挨一顿揍来。为了平息事态,我好说歹说,连哄带劝,最后把我的灯笼赔他才算了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手工制作的花灯已经无法适应人们的需求。尽管工艺在创新,材质在提高,还是无法与工厂化生产的带有先进科技含量的灯笼相提并论。手工制作花灯的工艺已经成为历史,只能作为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了。

二0一七年八月十日夜草于游集邱楼

作者简介:  邱德龙  安徽灵璧人  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  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 灵璧家园网优秀作家 灵璧县畜牧水产局退休干部  闲暇时以写点文字为乐趣  偶有作品见诸于期刊媒体

(0)

相关推荐

  • 《文采翩翩》春节特辑诗歌原创 | 《元宵节》同题诗

    元宵节同题诗 1.元宵 文/郑后华(湖南) 狮子跃起来,龙灯舞起来, 春,扭着秧歌和着喜悦的节拍, 我点燃一串串鞭炮,如春花盛开-- 2.元宵 文/肖艳 甜,打个滚儿 穿上雪白的衣服 岁月熬煮柔软禅心 ...

  • 倾往元宵这一节/唐帆

    文/唐帆 倾往元宵这一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是北宋诗人欧阳修描写元宵节的一首诗. 至于元 ...

  • 春节记忆:正月十五闹花灯

    "娃娃哎,出来玩灯呵,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只要你一根洋蜡烛."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大的民俗传统节日. 元宵节古称"上元节&quo ...

  • 中国散曲第25期笔会

    中国散曲第25期笔会 主持:王玉民 曲题:上元小夜曲儿 曲牌:不限.自已选个得意的就好. 时间:2018.2.15―2.28 中国散曲第25期笔会 王玉民(河北) [双调·青玉案]上元小夜曲儿 连珠炮 ...

  • 分享红灯笼剪纸教程,红红火火迎元宵佳节

    今天是元宵佳节,祝大家节日愉快,有没有想好晚上去哪里看灯会呢,作为传统节日,元宵节不仅仅是吃汤圆,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赏花灯,济南的趵突泉公园每个元宵佳节都会举行元宵灯会,一到晚上,公园里流光溢彩,美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泥囤子

    泥囤子 文/出泥不染      泥囤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做的囤子,留作盛粮食用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东西.      做泥囤子,也是个技木活,不但泥要活的对劲,而且做出的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黑黑的猫猴帽

    黑黑的猫猴帽 文/胡桃夹子 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格外的寒冷. 冬天,上学的路上,我们都是顶着西北吹来的寒风,使劲的缩着脖子前行.因为刺骨的寒风总会随时顺着脖子,钻进我们的衣领里.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 ...

  • 【灵璧故事】乡村记忆——戽鱼

    戽鱼  文/朱现凤 我的老家住在老濉河岸边,所以我是在河边长大的.小时候最有趣的就是戽鱼了. 记得那时候,每到汛期过后,河道的小叉沟里,都会冲进一些小鱼小虾.起初,我们只是觉得好玩,在里面逮一些鱼虾,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看青

    禅堂湖记忆--看青 文/胡桃夹子 "看青"就是看护庄稼,要从庄稼初长,看到庄稼成熟. 从前生产队,都有"看青"的人.特别是玉米,黄豆,白芋,花生,棉花在将熟的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飘香的洋槐花

    飘香的洋槐花  文 / 邱德龙 清晨,漫步在家乡的船路沟堤岸上.突然间,清新的空气中缕缕浓郁的花香吸引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和表妹情不自尽的寻着花香找去.哇,一棵盛开着雪白花朵的洋槐树真真实实的就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喂牛

    乡村记忆――喂牛 文/程大康 由于社会进步,现在农村养牛的人家越来越少.当年现代化的农耕机械很少,拉庄稼.打场.耕地等大多都要依赖牛来完成,所以那时候牛就是农家的"顶梁柱",几乎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大腰裤子

     大腰裤子    文/晏金福(77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们灵璧农村人穿的全是大腰裤子.这种大腰裤子,裤身和裤腿不是黑色就是蓝色,绝少有别的颜色.布料开始是家织或买来的手工布,颜色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学编筐

    学编筐 文/同龄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随着兴修水利和农田林网化,为了护住沟渠河坡和路旁而栽植许多紫穗槐.紫穗槐条子可以用来编各种形状的筐,有圆形的比较浅的抬土筐,有圆形的比较深的粮食囤子(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不门子

    乡村记忆--不门子 文/出泥不染 提起"不门子",可能很多人还不知是啥,就是那种比正常门矮,与门一样宽的单扇门,是安装在门旁挡些鸡鸭狗的小门.我不知道为什么叫它"不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