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琦 :文 化 馆 记 旧 2024-04-10 17:53:25 文 化 馆 记 旧 文/刘 琦 有着63年历史的重庆沙坪坝区文化馆建于1958年,它地处沙坪坝最核心地带的三角碑。三角碑是沙坪坝区商业金融文化的中心,大型百货公司、银行、书店、电影院、委托行、邮局、公寓酒店等鳞次栉比,如果把三角碑比喻为一个轴,那么沙区文化馆就是最中心的一个点。 它曾拥有影剧院、灯光球场、游泳池、游乐场、茶楼、棋牌室、展览厅、舞蹈、美术、书法、合唱、声乐、曲艺等各种艺术排练厅及活动室。文化馆内绿树成荫,鸟鸣莺啼,是繁华闹市中的一方绿州、一片净土。儿时我们从重庆大学松林坡住处上街到沙区三角碑,都要习惯性地走进文化馆去看一看、玩一玩。当年最吸引我们的就是它的露天电影,只要买两分钱门票进大门,就可看露天电影了。为了节药这两分钱,有人在地上捡废票混进门去,有的小孩身上未带钱,他们就会机灵地跑到文化馆围墙外的僻静处,冒着被发现的风险,翻墙而入到露天电影场看电影。六十年代的时侯,没有电视,没有电脑、微信,看电影是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特别是盛夏的晚上,头顶满天的星星,纳凉的人们在这里摇着蒲扇,静心观影,别有一番意味。在这里我们看过《花儿朵朵》、《回民支队》、《暴风骤雨》、《51号兵站》、《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英雄儿女》、《瓦而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第八个是铜象》等众多电影。记得看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时,被人物、情节和场面所感染,很多人眼里都饱含着伤心的泪花…… 黄葛树下故事会在文化馆里看一场电影、看一次演出、观蓝球场内的职工蓝球、游泳、棋牌等比赛,参加游乐场游艺活动等其乐融融、乐趣颇多。影剧院旁,有一棵枝繁叶茂的黄葛树,“黄葛树下龙门阵“,从1958年开馆以来的六十多年间,先后吸引聚集了600万人次的普通民众在此听故事、评书、相声谐剧等节目,程梓贤、曾令第、凌琳、吴文等老一辈艺术家及中青年说书人,先后在黄葛树下登台亮相,为民众讲演故事达5000多个,六十三年间,寒来暑往,黄葛树枝繁叶茂,常青不衰,树下擂台的故事会超过4000多场,专题宣传故事100多余次,每到周末,肩扛扁担的“棒棒“、快递小哥等都愿意在这里驻足。那些接地气的方言故事,评书、相声、谐剧等通俗易通懂,独特的地域风格,浓烈的乡土气息,语言幽默风趣、表演维妙维肖,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迊,成为沙区文化馆几十年不衰的传统“王牌“节目。 故事会吸引着广大市民驻足观听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馆的重要职责。文化馆进大门的正前方就是影剧场,它平常除放映中外最新电影外,还经常有各种职工汇演、中小学幼儿园文艺汇演等在这里举行。 1962年的盛夏,骄阳似火、暑气蒸人,我们重庆大学松林坡一帮孩童,得知当天晚上有一台沙坪坝区中小学文艺汇演要在剧场演出,即相互邀约,徒步从四方井到汉渝路经三角碑,步行半小时,早早地候在剧场准备观看演出。夜幕降临,观众坐满了整个剧场,中间走廊过道也挤满了人。全区各中学代表演出队也早早由学校领队带领在剧场后台化装着装侯场。7奌30分剧场铃声响起,大幕徐徐拉开,演出正式开始。一位穿着白色上市背带短裤,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模样的男生主持人,走到幕前,他皮肤白晳,面容俊秀,声音清脆,操着一口夸张、生硬的普通话开场白,他主持语说,在沙坪坝区区人委教育科的具体组织下,沙区中小学文艺汇演正式开始,上演的二十多个歌舞、声乐、器乐、曲艺、故事等节目,是从全区各中小学择优选拔出的优秀节目,都很精彩。重庆三中(现南开中学)的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重庆一中的舞蹈《校园白杨》,重大附小的舞蹈《洗衣歌》等博得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我们一群从重庆大学松林坡赶来的孩童娃儿,也拍着手在座位上喝彩,节目下半场有一个女声独唱节目很棒,是重庆二十中选送的,演唱的女生,身着淡蓝色的学生裙,形象秀美,声音通透甜润,是经过声乐训练带专业范儿的,她演唱的歌曲名叫《我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一开口第一句唱响,即博得热烈的掌声,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我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一个美好的理想,长大要把农民当,要把农民当……“她唱完第一首歌后,掌声热烈,她又返场唱了第二首歌。后面的器乐、评书、相声、小合唱等节目也很精彩,我们一群娃儿,笑得前仰后翻,乐不思归…… 文化馆剧场除有各种演出外,还常年放映最新的电影。它和对面的沙坪坝电影院隔街相望,象一对双星交相辉映。一九六五年初春,这两个影剧院都同步在放映当时很火的三部纪录电影: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全国第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团体操《革命赞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等首都部队文艺团体联合演出的反映越南南方抗美斗争的歌舞艺术片《椰林怒火》。由于对文学、朗诵的挚爱我对这三部影片中的解说朗诵特别兴趣盎然,对《东方红》中林中华(总政合唱团)白惠文(总政话剧团)男女朗诵者,《革命赞歌》中解说者及《棷林怒火》中王心刚(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朗诵崇拜巳极,佩服得五体投地。看完电影后禁不住从语气、语调、感情上逐字逐句、绘声绘色地慕仿,并大声地朗诵这三部电影的朗诵词。在沙区电影院观看了这几部电影后,觉得不过隐,我又去文化馆剧场再次购票观看。为了记住这几部纪录影片的全部解说词,我索性提前准备了本子和笔带进场,期望在观影时同步地记录写下解说词,这天我在文化馆剧场又一次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在放映现场,借着电影画面的余光,跟着影片解说者的快速的语气节奏,在黑暗中我将本子打开放在座位放手的扶栏上,拿着笔象速记员一样刷刷地同步快速地记录下影片中每一句解说词。但怎么能同步地跟上快速的朗诵解说呢,在黑暗中,我摸着写着,听觉触角视觉都高度紧张敏感运动起来,真是手眼并举全神贯注。由魏巍、贺敬之、郭小川、徐怀中撰写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朗诵词,写得情酣意畅,慷慨激昂,它使人震撼,像磁石一样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亲爱的同志啊,你可曾记得,在那战火纷飞的黎明,在那风雪弥漫的夜晚,我们是怎样地向往啊,向往着胜利的一天。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流水发出欢笑,山岗也显得年青,它们在倾听、倾听、倾听着毛主席震撼世界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速记下这些朗诵词后,回到家中又趁热打铁,迅速整理回忆,完善现场的速记稿。经过努力奋战,一部长达几小时之长的《东方红》的朗诵词,大部分被我同步“速记“写下来,呈现在眼前,我高兴极了,庆贺自己终于完成了速写的朗诵词。这样只要我兴头所致,想要朗诵,就随时可拿起手写的朗诵词夲当槛夲了。 文化馆里的灯光球场经常举行蓝球赛,重庆大学、重庆建工学院、重庆中梁山机械厂,解放军驻渝部队蓝球代表队等经常在这里进行精彩的蓝球比赛,他们技艺高强,争夺激烈,投蓝命中率很准,比赛常常是难分高下,看台下人山人海,观战的球迷们热烈地喝彩。球场除进行体育比赛外,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也是文化馆的重要工作。因此很多演出、合唱歌咏比赛也在露天球场这里举行。一次我们作为重大附小的少年合唱队在这里参加歌咏合唱比赛。音乐老师王淑贤带队,她是一位音乐素养很好,富于艺术创造性的老师,在参赛前,她严格地对我们的合唱曲目进行了多次的排练,反复训练了高低声合声。我们唱的歌曲是电影《花儿朵朵》插曲,有领唱、齐唱、合唱,歌曲的旋律悠扬动听,歌词也写得诗情画意,“你看那万里东风浩浩荡荡,你看那漫山遍野处处春光,青山点头河水笑,万紫千红、百花齐放……”正式到文化馆露天球场参赛时,我们都穿上了崭新的演出服,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在王老师统一指挥下,走进了比赛场,整个露天球场灯火通明,气氛热烈,观众席上黑压压的一片坐满了人,全区几十支参赛队汇集后台候场参赛。轮到我们上场唱了,大家都很紧张,我身旁一位娄姓同学紧张得老忘歌词,甚至还走调,我急坏了,马上用手拍拍他,暗示他小声点,小声点。由于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童声合唱还是唱得不错,取得了好的比赛名次,获得观众席上阵阵热列的掌声。 1970年,又一次全区中小学文艺汇演在文化馆剧场举行。由于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中外优秀文艺作品,音乐歌曲作品都被打成了封资修的东西及靡靡之音,因此各中小学校参赛节目都是八个样板戏为主打内容。诸如京剧《红灯记》的选曲“都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京剧《沙家浜》“智斗“;芭蕾舞剧《白毛女》“白风吹,雪花飘“……我们七中宣传队由工宣队师傅蒋逢源带队,参演节目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由于是样板戏选曲,《红色娘子军》从曲式配器到交响合奏都有相当高的难度,在参演前,在蒋师傅指挥下,乐队进行了多次排练,对一些重点乐句段反复进行了演练。那天文化馆剧场也是座无虚席,区委区府及教育局的领导都亲临现场坐在前面,(观众席上黑压压一片,连走廊过道都挤满了人。)这样的氛围,无形地给各参赛队增加了很多压力。我们七中宣传队参演节目排在中间,一、三、八中等学校的节目都排在我们之前。大幕又一次拉开,舞台灯光刺眼地闪亮,我们走向台上开始演奏乐曲,由于过分地紧张,小提琴,大提琴、笛子 、小号、二胡等乐器各行其事,配合得很不好,整个乐曲演奏得七零八落乱糟糟的,效果很差。演出结束后,大家都很沮丧,搭拉着头。这时在后台,大坪中学带队的一位曾姓音乐老师,对我们说:“我以前看过你们七中宣传队的演出,不是这种水平,今天演出失误,没关系,大家了解你们……” 曾老师这一席话,如雪中送炭,使大家都释然开怀了,在工宣传师傅蒋逢源倡导下,第二天上午,我们又扛着七中宣传队队旗,全体宣传队员集体准时又到文化馆剧场集合,在剧场大门口的阶梯上,我们迎风展开宣传队鲜红的队旗,大家有序整齐排列,照了一张宣传队的集体照,以示重振雄风,继续前行。四十多年过去,很多宣传队的同学都珍藏着这幅照片,到如今大家还在微信群中晒这张合影照。 1971年,我已入伍参军被解放军某部政治部宣传队作为特招文艺兵录取。我在宣传队担任话剧、主持报幕、舞蹈、歌唱等节目。常年在重庆、成都、贵州、昆明等地为广大部队官兵演出。1973年春夏,受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区府的邀请,我们在文化馆剧场为沙坪坝做专场演出。得到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回到沙坪坝我生长的地方演出,这还是第一次。我迅速将这个消息电话告诉了家人,让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等都来看我们演出。因我参军入伍到宣传队,他们还从未有机会完整地看过我们演出。当天我提前在演出道具车里放了几把折叠座椅,预备给家人观看节目时用。宣传队领导对这次演出高度重视,对演出节目进行了精心的编排调整,我们全体队员也精心地排练准备。演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有豫剧表演唱《秦大娘站岗》(这是宣传队的经典保留节目》,有反映军爱民民拥军的小舞剧《鱼水情》、有样板戏芭蕾舞剧《白毛女》第一场《北风吹》、有山东快书、唢呐独奏、有女声独唱《老房东查铺》,有小话剧《一班岗》……演出当晚,沙坪坝区委区府领导、拥军办公室主任及各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各界职工群众代表把剧场挤得满满的,我在这台节目中担任了多重角色。小话剧《一班岗》我扮演主角,一个站岗的小战士;《白毛女》中我担任男群舞的舞蹈;小舞剧《鱼水情》中我担任战士舞蹈;四川方言说唱《牛四辈英勇救列车》中我担任朗诵、说唱;同时我又是整场演出的总主持人、报幕员。演出反响强烈,非常成功,每一个节目观众都报以长期间热烈的掌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他们全都在台下看我们的演出,我在台上也是情绪高涨,感情充沛地演出每一个担任的角色,虽然满身热汗浸湿了演出服,心里却无限愉悦幸福。演出结束后,父母亲人都来祝贺,七中宣传队的同学也前来祝贺。 九十年代初期重庆沙坪坝文化馆在新馆开建之前仍保留着旧馆原貌的布局和面积,它几十年如一日地行使着引导群众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功能。它面朝双巷子大街临街的左面,有一堵长长的展栏厨窗画廊,这堵画廊常年展示着沙坪坝区大中小学师生员工及各企事业单位职工群众创作的美术,书法、摄影、剪纸、年画等各种艺术作品的展览。这面画廊就象一卷常青常新的艺术长卷,散发着浓郁的书香墨韵,闪耀着五彩斑斓的艺术之光,播洒着启人心智的美感雨露。重庆南开中学,重庆七中,重庆沙坪坝小学等都曾在这里举行过专题的艺术作品展览。九十年代中期,我儿子在沙坪坝树人小学上学,教他们美术课的李老师是一位很懂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老师,李老师很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生美术和书法都遵循师法自然个性发挥的原则,不无效地强教给学生一些所谓的条条框框,他教我儿子及他班上的同学书法,鼓励同学们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学生们书法课写出的各种体别的字,风格各异,笔法飘逸,既具少年儿童的童真童趣,又具书法的意蕴和艺术性。后来沙区文化馆在临街画廊为树人小学学生的书法作品专门举行专题展览,我儿子书写的作品也被选上。开展那天我和爱人去文化馆画廊看这个展览,儿子的作品写的是一个大大的“博学“两个字,笔锋自然遒劲,笔墨流畅自如,很具特色。我们在儿子的作品前端样观看了很久,心里甚是欣慰。很感谢他们的老师教会他们书法艺术,同时也感谢沙区文化馆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作品的场地和平台。儿子这幅书法作品我们一直珍藏保留至今。文化馆进大门左侧曲径通幽,一条长廊,绿荫遮蔽,这里有一个茶楼。人们可以休闲之余来这里聊天品茗,放松心态、陶冶性情。八十年代中期,我们一群诗歌爱好者曾在这是相聚搞了一个诗歌沙龙活动,来的文朋诗友有重庆本土诗人王长富、熊雄、徐国志等,当时以蓝水兵系列诗而扬名全国的诗人李钢也来到这里,大家一杯清茶,开怀暢饮,相聚而谈,谈当时兴起的朦胧诗,谈舒婷、谈顾城,梁小斌、欧阳江河……有的诗人还带来自己的新作在现场吟诵,浓浓的诗香墨韵在这里蒸腾肆放…… 六十多年过去,重庆沙坪坝区文化馆一直陪伴着我成长,春花秋月,星移斗換,与文化馆的情缘始终未变。如今我又回到文化馆,文化馆沐浴着数字信息的春风,已有了在线数字文化馆,非遗展馆、朗读亭等。沙区文化馆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它张开热情的双臂,共开放了二十项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我又常常来到它身旁,在“朗读亭“里朗诵,在报刊阅览室看书,到展览厅看各种美术、书法、摄影展览。我先后加入了重庆作协、沙区作协、成为重庆作协和沙区作协会员。作协每月一次的“文化沙龙“也是一项坚持了二十多年的活动,地点都在文化馆,在文化馆和沙区作协主办的大型文化季刊《金沙文化》杂志上我发表了自已创作的诗歌、散文、随笔等作品。文化馆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园,成为了我密不可分的挚友。2020.5.写于重庆 赞 (0) 相关推荐 黄葛树的记忆 多年来已然习惯了重庆的气候,极其短暂的明媚春天会被一阵阴雨天气取代,等乌云散去,太阳重现,就已然是夏天的感觉了...... 走在校园里,常常会有羽绒毛衣和短袖短裤擦身而过,彼此相视一笑,然后继续前行. ... 迎新春文艺汇演第一集 绿园区文化馆新年文艺演出第一集 10月14日重庆沙坪坝3.2级地震,随拍重庆街景,很多人在睡梦中! 10月14日重庆沙坪坝3.2级地震,随拍重庆街景,很多人在睡梦中! 1949年9月9日寄重庆沙坪坝银元封 1949年9月9日寄重庆沙坪坝银元封,贴重庆华南版孙中山像1分.4分各一枚,销东川烈西溪九月九日戳,经合川九月十一中转,有重庆沙坪坝九月十三日到达戳,保存完好 【每天老照片】-1万-3592-1944年重庆老照片 彼时的沙坪坝北培南泉风貌 分享一组1944年的重庆老照片,本组照片的拍摄者是:李·约瑟. 李约瑟(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1942-1946年在中国,历任英国驻华大使馆科 ... 1949年西川球溪场寄重庆转东川沙坪坝超重双挂号银圆封 1949年西川球溪场寄重庆转东川沙坪坝超重双挂号银圆封,背贴上海大东二版孙中山像西川加盖"蓉"区国内平信单位银圆邮票八枚,合计邮资40分(信函5分+续重5分+挂号115分+回执15 ... 祝允明《刘君文威听泉记》卷,尽显自然流畅之风 <刘君文威听泉记>卷,明正德元年(1506年),祝允明书,纸本,行书,纵31厘米,横152.2厘米. 此卷是祝允明为时人刘文威"听泉记"一文所回写的另一篇"听 ... 精文馆‖刘圣文《《南极北极》读后感》评析 <南极北极>读后感 约读书房淄川校区 刘圣文 每个周末,约读书房有约.(1) 今天,我们讲的是<南极 北极>.通过阅读,让我知道了关于南极北极的许多知识.作者乘坐"游 ... 妈 祖 文 化 大 事 记 (明清部分) 明 代 ■洪武五年(1372年) ,明初仍因袭元代规矩,在开国不久即对妈祖敕 封,封号是: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洪武七年(1374年) ,泉州卫指挥周坐奉命来湄洲,重修湄洲祖庙. ■永乐五年(14 ... 妈 祖 文 化 大 事 记 (宋元部分) 宋 代 ■建隆元年(960年)三月廿三日 ,妈祖诞生于 莆田湄洲屿上林村林家.她的父亲是林愿(一说名惟 悫),母亲王氏.目前已知最早的宋代史料中相关记载十分简单,只说她 是"姓林氏,湄洲屿人 ... 翰墨飘香书写神奇,记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刘尚文 刘尚文,男,汉族,1946年生,河南省上蔡县人.中国书画大学毕业,一级书法师.现任世界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美术家联合会理事.华夏书画院副院长.河南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作品和传略分别编入<国 ... 【北上广诗刊】No.71275期G版|| 文 化 盛 宴 作者:刘咏梅 shenzhenliterature 深圳诗选 欢迎阅读 <深圳诗选><北上广诗刊>平台属于<北上广文学>的子平台,是前沿文学,也是先锋文学,更是当代最现代之文学! ... 《刘广文临魏碑六品》(四)——临始平公造像记 书法经典一〇〇名帖:夏承碑.郙阁颂.西狭颂.杨淮表记 <书法高考名师名帖技法解析>--张猛龙碑技法解析 一本书相当于一个书法辅导班[青藤硬笔楷书视频教程] 硬笔字帖:小学语文同步练字(1- ... 刘新中:窑上(瓷厂记旧之三) 黄堡文化研究 第126期 窑上(瓷厂记旧之三) 刘新中 1973年8月,从襄渝铁路建设工地退场后,我被分配到铜川电瓷厂工作.我们一行战友八人,有六人被分到了烧成车间. 烧成车间是官称,是大号,电瓷厂人 ... 刘广文临魏碑《始平公造像记》高清图 2021年09月12日 23:24:53651人参与0邓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