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路提速到重载技术,从首条地铁到高铁时代,这些国内外第一由交大创造!
跨越三个世纪、两个甲子的发展历程的北京交通大学一次次于危难中重生、于激流中奋进、于改革中腾飞,始终与国家发展、行业进步同向而行、同频共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国铁路大提速到青藏铁路建设再到大秦重载铁路,从地铁到如今的高铁时代,我国交通行业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进程的背后,总会有她的身影——交大!
铁路提速达世界水平
1997-2007年的十年间,我国铁路进行了六次大提速。
交大科技工作者凭借扎实的科技创新能力,潜心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在主体化机车信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为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交大参加完成的'时速250km动车组高速转向架及应用'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交大主要完成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高速转向架结构可靠性研究!
交大汪希时教授主持研究的'SJ型数字化通用式机车信号',安装机车近2万台,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为保障铁路大提速中新技术安全而有效地应用,助力我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北京交通大学举办铁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铁路系统600多名电务、机车、车辆、工务等方面的人员参加培训,包括两名院士的相关学科带头人为学员授课。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140对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和谐号'动车组将运行在中国铁路上。这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影响力的时刻!当时,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纪嘉伦说:中国既有铁路提速已达世界水平!
大秦重载铁路创世界纪录
铁路作为近现代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速度固然重要,但是载重量也是当时急需提升的难题之一。交大科技工作者参加重载铁路技术研究,在铁路信号抗干扰、重载铁路无线通信、大轴重重载铁路关键技术、提速重载机车车辆关键部件可靠性评估等方面开展自主创新,为提升大秦铁路运力、缓解我国西煤东运能力紧张局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参加完成的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与应用项目,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铁路重载核心技术是国际公认的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尖端技术之一。1988年12月28日,运用了当时91项国际先进铁路重载技术设备的大秦铁路首期工程开通运营。此后30年间,大秦铁路集成了一大批国际国内领先的货物运输装备和配套设备,取得诸多自主创新成果,常态化运输能力达到年运量4.5亿吨,保持着世界单条铁路重载列车密度最高、运输能力最大、增运幅度最快、运输效率最好等多项纪录。
'大秦就像一个庞大的技术创新试验场。'曾参与大秦铁路GSM-R技术试验的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回忆说,2003年起大秦铁路开始扩能改造。2004年12月,成功试验开行我国第一列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2014年4月,由4台电力机车和315节货车组成的3万吨重载列车试验开行成功。1万吨、1.5万吨、2.1万吨重载大列,日夜奔驰在大秦铁路线上,除有线路检修作业外,日均运量保持在130万吨以上。2018年9月,更创下日运量136.8万吨的历史新高!
青藏铁路攻克世界难题
速度与载重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连接青藏高原与东中部地区又成为了中国地铁新的任务。交大全面参与了青藏铁路技术攻关,突破冻土和通信两大难题,主持或主要承担'青藏铁路建设管理与调度指挥系统''青藏铁路信息化''高原冻土施工及生态保护''青藏线无线移动通信及测控技术''高原铁路运营组织'等项目近40项,为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和智力保障。交大参加完成的'青藏铁路工程'项目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时任校党委书记王建国应邀参加通车典礼,受到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左)接见
谭忠盛教授参加完成的项目'世界第一高隧——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带风火山隧道施工技术',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建坤教授在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填挖过渡实验工程现场
王连俊和魏庆朝教授在青藏铁路冻土区清水河试验段
钟章队教授主持的'GSM-R(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项目'的研究人员在列车内
蔡伯根教授主持的'青藏线ITCS-GPS定位导航项目'课题组成员进行现场测试
2006年7月1日,中国铁路开创了客运火车穿越'世界屋脊'的历史。青藏铁路——这项被国际社会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仅用短短4年多时间即宣告全线贯通。作为一所长期与铁路有着密切关系的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挑战极限、勇创一流',从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为青藏铁路提供服务!
首条地铁到全国首研
交大不仅参与了多项地面铁路建设项目,在地下铁路的建设中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交大,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是新中国第一个留苏学地铁专业的人,他参与了我国首条地铁的建设,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创造了中国地铁的多个'第一',他就是施仲衡院士。
当年北京修建我国第一条地铁——1号线,他就是前期试验段的技术负责人。当年正是他的据理力争,改变了这条地铁的修建方案,提出深埋改浅埋方案,主持完成了浅埋地铁车站关键性技术的试验研究,也换来了我们如今乘坐的舒适、便捷、安全。
1993年,他带领技术人员主持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国际招投标项目——广州地铁1号线,并在国内首创了地铁工程设计监理制度。
进入新世纪,他带领团队开始攻坚轨道信号等地铁自动化运营技术。2010年,拥有百分百'中国血统'的CBTC轨道信号系统在北京地铁亦庄线上试运营。
2017年底,北京地铁燕房线的开通,这是我国首条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运行地铁线路,智能化水平达到了国际一流,实现了'无人驾驶'。施仲衡院士作为技术专家参与了燕房线的技术研发应用。
60多年来,他担任多个城市的地铁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获得过无数奖励。一步一脚印,就像地铁里的盾构机一寸寸推进,开创中国轨道交通事业今天和未来的辉煌!
高铁时代创世界领先
短短十几年,中国实现了从步入高铁时代到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的一个大飞跃。交大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99年起,北京交通大学就开始参与京沪高速铁路的科研工作,2008年正式大规模进入京沪高速铁路的科研及管理工作。在技术引进谈判组、新线安全评估专家组以及信号、供电、动车组等各类技术攻关组中,都活跃着北京交大人的身影。
由运输学院教授贾利民主持的'高速列车运行组织方案优化设计关键技术与系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紧密围绕以京沪高铁为代表的高速铁路网建设、运营需求,集中解决高速铁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分析与评估,高速铁路客运需求与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相互关系,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实现手段等关键问题。
土建学院高亮教授主持的'京沪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台后锚固结构的理论及试验研究',针对桥上CRTSII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的特点,创新性的提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柱型端刺台后锚固体系,通过大量理论分析及现场综合试验,验证了该体系能够较好地满足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轨道锚固体系的需要。项目主持人高亮教授被评为2009年度京沪高速铁路十大技术创新人物。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孙守光率领机电学院科研团队承担的'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测力构架标定试验台''高速列车关键材料及部件可靠性研究'等课题,为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交大的部分成果(通信检测设备、电磁兼容检测设备、应答器检测设备)已经安装到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其核心技术,确保高速铁路各系统的协调、安全。
此外,还有众多北京交通大学校友在我国高铁建设关键工程中大显身手、默默奉献!
作为交通大学的三大源头之一,北京交通大学始终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服务国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巍巍中华,铁路如'巨龙'驰骋万里,上至世界屋脊,下可过江越海,从北境到南疆,从荒漠到水乡,交大智慧在九州内外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