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心理】:读千卷书之第175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心理】:读千卷书之第175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第十八本心理学著作:《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美国进化心理学家罗伯特.赖特以心理学求证佛陀所说的五大认知真相:快乐是由于不满足(苦)、苦乐都是感觉(非我)、人是感觉驱动的(无我)、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界(空)、我们能从苦中解脱(冥想)。

一、三法印。如果在传统内观的框架内修习正念冥想,最终目标就要宏大得多:获得洞见。并不是理解一些新事物在日常意义上的洞见,而是要看清事实的本质。千年前的佛教经文解释了其中的含义。经文将“内观”解释为“三法印”(the hree marks of existence)。

“三法印”中有两个概念比较好理解。第一法印是“无常”impermanence)。谁又能否认万事不永存呢?第二法印是“苦”dukkha),不满足。第三法印“无我”(notself)则不同。单要理解“无我”这个概念就很有挑战性。

“五蕴”这样分类:(1)“色身”(开示中称作“色蕴”),包括眼、耳等感觉器官;(2)基本的“感觉”;(3)“辨识”(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4)“心所”(很大的一个类别,包括复杂的情绪、思想、倾向、习惯和决定);(5)“意识”,或认识,特指对其他四蕴内容的认识。

二、人类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隶”。佛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在这一点上交汇:在普通的人类生活中并没有掌控局势的唯一的自我,也没有意识的首席执行官,有的似乎是一系列自我,它们轮番上场,掌控着局势。如果它们是通过感觉掌控局势的,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改变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可以改变局势。据我了解,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正念冥想

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写到,人类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隶”。尽管理性在人类动机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做决定的永远都不是理性。我们做某事,是基于感觉做出的决定。

“本质”是佛教中“空”这个概念的核心。至少“本质”的缺席是“空”这个概念的核心。“空”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感知到外部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存在,但是它们缺少一种叫作“本质”的特质。

三、无源之见。伟大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写道:“个人所谓的'我’和'我的’,二者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定。”就此他观察到:“我们的近亲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子和儿女都如我们的骨肉。他们死去时,我们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

任何事物都没有“自性”;任何事物都不具备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所有要素;任何事物都不是自给自足的。由此形成“空”的理念:一切事物都缺乏自性,都缺少独立存在性

不管是哪种情况,“无源之见”或许都是对佛教开悟最精辟的描述:不带任何自私偏见的洞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根本不是任何特定人类的视角,抑或是其他任何物种的视角。这种洞察切实藐视了自然选择的权威,因为自然选择全都在于特定的视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