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有座神秘的铜亭子,有关它你知道多少?
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阿诺德
宝云阁位于北京颐和园万寿山 佛香阁景区西侧,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俗称铜殿或铜亭。
阁通高7.55米,重约207吨。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的样式,重檐歇山顶。殿构件柱、梁、椽、瓦、脊吻兽,连匾额等都像木结构。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坐落在一个汉白玉雕砌的须弥座上。
宝云阁内原有铜铸佛像,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火焚清漪园,铜亭虽幸免于难,但亭内的陈设却被掳掠一空,铜制门窗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993年才最终由美国工商保险公司董事长格林伯格出资51.5万美元将十扇铜窗购买,无偿赠还 颐和园 ,后经多方努力,才最终恢复了宝云阁的完整。亭内现存一张铜铸供桌,重约2吨,曾给侵华日军抢去,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才从天津追回,放归原处。
在这稀世铜阁的内壁上,镌刻着四个人的名字:杨国柱、张成、韩 忠、高永固,可能是此铜阁的铸造人。这个铜阁是采用失蜡法熔模铸造的。这种铸造法是我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之一。据考证,这种铸造法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唐、宋以后,更有较大发展,成为通常应用的一种铸造技术。
随着失蜡铸造的日益发展,元代设立了出蜡局,专管失蜡铸造。到了清朝,内务府造办等处也专职设有失蜡工匠,铜阁内刻的这四个名字,极可能是专职的失蜡工匠。铸造时,工匠们要先将铜阁的各种大小构件分别铸造出来,然后再将各种构件连铸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铜阁。铸成这样一座宏丽奇特的铜阁,在我国熔模铸造史上是一项突出的成就。
铜阁建成后,乾隆皇帝在阁前的牌坊上,书写了“侧峰横岭圣来 参”的诗句。自此后的清朝统治时期,西藏喇嘛到达北京,常来这里念经祈祷,举行参拜仪式。阁后石壁上高约10米的周边莲框,就是诵经时悬挂佛像用的。石壁上方的高阁叫做五方阁。五方是佛家语“无方色”。按照佛教密宗的说法:“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黄”。
每到颐和园游览的国内外游客,只顾尽情欣赏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往往不知道在万寿山上还有这样一座“金殿”建筑杰作,殊为惜。
这个坐落在万寿山上的铜亭子,是乾隆年间铸的,但是老百姓传说它是慈禧太后修的。
相传英法联军烧毁了 清漪园 ,光绪年间,慈禧异想天开,想在半山腰里修一座铜亭子。可是那时候国弱民穷,国库空虚,到哪里筹措这批款子呢?大太监李莲英献策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还不是取之于民么!”慈禧一动脑筋,想出了个绝招。她传下御旨:在 颐和园 东宫门外摆上九口大缸,凡是出入宫门和路过此地的官兵臣民,一律往缸里投放一枚铜钱,投放的越多,就表示对朝廷越忠。
这个谕旨一传下来,就苦了附近的穷老百姓,有的人只好走冤枉路绕过东宫门,有的人不得已投进一枚 铜钱 ;那般逢迎拍马的满汉大臣们,把铜钱整袋整袋地倒进缸里。不满一年时间,那一枚一枚的制钱、铜子,已经填满了九九八十一口大缸。一过秤,超过了四十万斤。
慈禧太后把 铜钱 运到山上,旨令修铸铜亭子。但是那四角的立柱刚要竖起来,就又倒了,三番五次都站不稳。慈禧请来了一位风水先生,据说是得有两对童男童女作牺牲才能造好铜亭。心狠手毒的慈禧,又差人从海淀街上抓来了四名童男童女,往他们肚子里灌满了水银,埋在四根柱子底下,用汉白玉雕砌了一个须弥座,才把铜亭子修筑起来。
铜亭子修好了,那歇山重檐、匾额对联,全都跟木头做的一模一样。慈禧刚一走近铜亭子的台阶,就恍惚听见童男童女的冤魂冲着她嗷嗷叫,喊着:“还我性命!还我性命!”慈禧吓得浑身瘫软,直喊头痛,钻进轿子里,急急忙忙逃下了山。
后来,慈禧下令让在铜亭子北边石壁上,挂起一丈来高的佛像,四围还凿成了莲花框。每逢初一、十五,都让喇嘛在这里念经,说是要超度阴魂,还为西太后他们祈福求寿,保佑他们“长命百岁”“ 江山永固”。可是没过多久,慈禧就见了阎王,清朝皇帝也被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