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悟

父亲喜欢喝浓茶,他说茶浓虽苦,却苦的有滋味,苦中带甘,让人有念想。

父亲不知有茶圣、茶经,亦不曾尝过铁观音和龙井。喝的多是市场上常见的红茶、茉莉花茶。

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都要先烧上一壶热水,泡一壶茶。新的一天便在茶气的氤氲中开始了。喂牲口,打扫庭院,盘算一天的农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闲时,到劳务市场上干活,也要带一个茶杯和茶叶。

父亲说,天热的时候容易出汗,喝茶不仅解渴,而且防暑、提神、败火,一杯热茶喝下去足以让人浑身畅快。

父亲从何时开始喝茶,他早已记不清了。

老家方圆百里乡风淳朴、热情好客,大有孔孟遗风。客人一进门,无论男女,不管远近,先献上一壶热茶。茶过一碗,再谈正事。如果有恩人、贵客、男女亲家登门,茶水、点心、香烟、糖果,一样都不能少。就算是好酒好菜,也要排在沏茶之后。一碗香茶代表了礼仪,拉进了彼此的距离,赶走了一路奔波的辛苦与困乏。如果有烟无茶,人家同样认为咱怠慢他了,没把人家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以后就很难说话了。

也许是这个缘故,父亲从陪人喝茶开始,慢慢养成了自己每天都喝茶的习惯。也因如此,父亲身体虽有些消瘦,精神却很好,冬天也很少感冒。家里有一个曾祖父留下来的茶壶,父亲视其为宝,尽管茶碗已经更换了多个,茶壶在父亲的精心保管下却一直是好好的。

当然,好茶离不开好水。

小时候,老家周边盐碱地居多,村里打出的五口井,三口是“咸水井”专供牲畜饮用,两口“甜水井”分列村子东西两头,供全村老少喝水、做饭。每天清晨,来村头井台上取水的人络绎不绝,胡同口总会传来水桶提手与扁担挂钩摩擦发出的“吱扭吱扭”的声音,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井水挑回去,倒在大水缸里,就是泡茶的上等水源。

即使在今天,家家通上了自来水(黄河水),也有专卖大桶水的小超市,还有许多人像父亲一样坚持把小水缸挑满,慢慢地饮用。

父亲说,喝茶就得喝热茶,冰红茶怎能算的了茶呢。“喝茶不烫嘴,不如喝凉水”。

他还说,喝茶不能急,尤其是第一杯茶千万不要急着端起来喝,要打开壶盖再倒进茶壶里,让漂浮的茶叶“打个滚”,这样壶内的茶叶泡的更均匀,茶味才会更久、更香。

那时,年轻的我却不以为然,年轻人更喜欢冷饮的痛快和直接,更喜欢新式多样的体验。

我是临近几年才知茶的好处,与父亲不同,我更喜欢喝绿茶。年长的同事说,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久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

前段时间有幸拜读了于丹老师的《趣品人生》,对茶的认识和感悟也随之上了一个台阶。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爱茶,也留下了许多茶诗。尤其是唐朝诗人卢仝,爱茶成癖,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与著作《茶经》的“茶圣”陆羽齐名。

唐元和六年,卢仝收到好友谏议大夫孟简寄送来的茶叶,又邀韩愈、贾岛等人在桃花泉煮饮时,著名的“七碗茶歌”就此产生。诗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喝茶到了一定的境界,就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顿悟。

古人常讲,“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这也是我对《趣品人生》最大的感悟。其实不会休息休闲的人算不上会工作,只有松弛有度,才会有时间思考,工作才会有效率、有质量。

要知道,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些空隙是用来装一些与生活无关的东西的。它们的存在,也是不错的风景。

喝茶如此,养鱼、养花亦如此。

作者:王冬良,山东滨城人,喜欢读书与写作,供职于西王糖业有限公司,企业内刊优秀通讯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