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平台。微信:chencjn168,申请入群请附名片
氢云链获悉,11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三项液氢国家标准:GB/T40045-2021《氢能汽车用燃料 液氢》、GB/T40060-2021《液氢贮存和运输技术要求》、GB/T40061-2021《液氢生产系统技术规范》正式实施。
5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就发布了这批液氢文件,并在11月如期实施。现阶段,这三项液氢国家标准发布意义重大,进一步完善了氢能标准体系,使液氢民用有标可依,为指导液氢生产、贮存和运输,加强氢燃料质量管理,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标准支撑。
在国家双碳“1+N”政策体系中的“1”发布后,液氢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西北地区大规模风光电建设将极大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发展,大规模氢气运输必然对液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阶段液氢标准的推出,让“西氢东输”有了更多的可行性,对于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中东西部城市的协作、互动也有实质性的推动。
标准缺位问题一直被认为是阻碍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液氢可显著降低氢气储运成本,降低站售氢气价格,扩大副产氢销售范围,但由于标准、技术等问题,长期以来液氢局限于军工领域,民用领域近乎空白。标准的建立,除了产业发展有据可依之外,更重要是的“发令枪”式的意义。与液氢相近的储氢容器领域,就是由于IV型瓶标准、45MPa储运标准尚未发布,各企业尽管已经在实验室完成了样品生产,却难以向市场化阶段进一步推进。此前各企业由于标准束手束脚,基础标准的发布,毫无疑问是在宣布“大家可以放手干了”。在本批次液氢标准发布前,国内仅有2014年3月发布的一项“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标准(GB/T 30719-2014)。比较两次标准发布情况,可以侧面反映了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从标准内容看,《GB/T 30719-2014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针对的是车辆加注环节,是一个点;本批次的三个标准,则是车用液氢本身、液氢生产制造及运输,具有一定的纲领和引导的意义。后续随着液氢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项目持续性的投运,液氢生产、储运、使用中各项问题逐渐暴露,国标委与相关单位将会针对性的出台相关细则标准,更好地推动液氢产业发展。从标准应用领域看,《GB/T 30719-2014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显然是针对液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尚未触及其他领域的液氢储运、使用问题。而本次发布的三项标准,已经直接涉及到液氢生产、储运范畴,大大增强了泛用性,对产业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看,2014年的国家标准《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主要起草单位同济大学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主要是科研院校参与了该标准制定,其中仅有一家企业参与,而作为车用燃料标准,却没有车企、车用动力系统等相关企业参与。而在2021年的三项标准中,起草单位的数量明显增多。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科研院所以外,企业参与程度大幅提高,江苏国富氢能、北京海德利森、深圳国氢新能源、广东普发氢能源科技、北京航天雷特机电、山东威海湛威新能源、山东冰轮海卓、山东普发氢能等为成为主要参与单位,均是在车用动力系统、深冷气体、制冷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企业。
显然与氢从“汽车”到“能源”的转变一样,液氢标准已经脱出了车用领域,向更具泛用性的方向发展。参标单位从科研机构占绝对地位,到企业占据相当比例的话语权,更加反应出企业对于民用液氢发展的迫切需求。
需要提出的是,对比国外,国内液氢产业标准尚难以支撑产业发展。占据了液氢产能85%的美国有12项液氢相关标准,我国目前有4项。而且其中三项是在2014年的7年后才再次发布,说明我国液氢标准建设还需要继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