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 (5卷) 选入64篇古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目录:

七言绝句 (1)

七言绝句 (2)

七言绝句 (3)

七言绝句 (4)

七言绝句 (5)

七言绝句 (1)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介绍】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则天证圣时进士。曾由张说奏荐,入丽正殿修书,后迁太子宾客、秘书监,故称贺监。

他性旷达,善谈笑,晚年尤放诞,自号四明狂客。最后还隐镜湖。也善草隶书,为当时爱重。其诗今存十九首,绝句淡而有味,时出巧思,如《咏柳》。

作者八十六岁时,因病还乡,玄宗命臣僚饯行,并亲自作诗送之。诗的内容很平凡,原共两首,所以能为人传诵,就因亲切的人情味,常常来自平凡的生活,朴实的感情。

桃花溪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作者介绍】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市)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性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号张颠。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的热狂程度,如民间说的“入迷”。

他从担夫争道、歌女舞剑上获得书法的变化意蕴;又在“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行留客》)两句诗中,揭开了自然界的秘密。他确实能把生活和艺术打成一片。

这是衍用陶潜《桃花源记》为题材。诗里的桃花溪,其实是当作桃花源来写,但作者也知道桃花源本是虚构的,所以末句就用疑问的口气。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两句本是写自己在怀念故乡的兄弟,所谓“倍思亲”,正见得平日也是在思念,后两句则是逆写兄弟们在想他。主中有客,客中有主,诗之好处在此。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的“入吴”,各本说法不一。究竟入吴的是谁,辛渐?作者?还是主客两人?《中国历代诗歌选》解为寒雨,最稳,即假定在寒雨连江前两人已在润州。

一夜寒雨,到天明登楼眺望,江水更满了。“寒雨”和“冰心”,似又微相照应。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写上层妇女一刹那间引起的感情的波动。

在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少妇应当是“不知愁”的。可是这时登楼临窗,一见柳色,就陡地感到春天来了。于是本来耐心地梳妆的人,就有了悔心。她当初要丈夫去觅封侯,也无非为了使自己更光彩些,到这时才觉得封侯不如闺中之共处。

作者另外写了好些从军的诗,其中有以雄伟的笔意写出将士的昂扬气概,如“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教胡马渡阴山”,“已报生擒吐谷浑”。但也写了“更吹羌笛《关山月》,无奈金闺万里愁”这样的诗句。即是说,生活本来是复杂的,他也能多方面地来描写它。

春宫怨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这是借汉代卫子夫得宠故事为题材的宫怨诗,实际也适用于唐代以至历代宫闱。

题目叫《春宫怨》,在字面上却看不出有怨意,只是从侧面写新人之受厚宠,如沈德潜所说:“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与后面的《长信怨》是同一手法。

凉州曲

王 翰

蒲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介绍】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睿宗景云进士。曾任秘书正字、驾部员外郎。年轻时以博戏饮酒为事。并州长史张嘉贞颇加礼遇,他感激之余,撰乐词以进,于席上自唱自舞。张说也善待之。说罢相,他出为汝州刺史。至郡,又日与人纵禽击鼓,于是又贬道州司马,卒。《旧唐书》(作王澣)入《文苑传》,并记其枥多名马,家有妓乐,发言立意,自比王侯,盛气凌人,故也为人所嫉。其人之傲慢轻躁可见。其诗多古体,《饮马长城窟行》苍凉奔放,也是讽开边之作,并于此见其才情,使人想起李白的《战城南》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古风》。《凉州曲》虽写的是边情,多少也表现他的性格。

施补华《岘佣说诗》评此诗云:“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这里所谓“谐谑语”,也含有视死如归的旷达之意。从诗的技巧上说,则颇得顿挫之法。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在唐代也是一个胜地,孟、李分别于此,时间是暮春三月。若到江南,正草长莺飞时节。第三句才写出离情: 人走了,先是孤帆远影随波而去,望到碧空尽头,连孤帆也不见了,就只有长江滔滔,流着友情。

下江陵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是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白帝城,忽闻得赦,还江陵时作。

全诗只有二十八字,干净紧凑之中,却蕴涵着诗人的多少喜悦,一种绝处逢生的心情,真是不啻若自其口出。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天宝八载(749),作者前往安西时旅途中作。末了两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本来也碰到过,却被诗人写成了绝唱。善于写平凡是需要大手笔的。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约代宗大历五年(770)作。这诗也像《剑器行》一样,从乐工舞人的前后遭遇上,抒写沧桑之感。蘅塘退士云:“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这一年冬天,杜甫即死于从潭州向岳州进发的湘江舟中。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的西涧并非一个名胜,这首诗却成为名篇。古代的许多诗和画,就题材本身说,其实都是很平常事物,下面《枫桥夜泊》也是一例。是诗人的审美才能,才使渡船横到他的笔底。

七言绝句 (2)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介绍】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大历末,以检校员外郎为洪州盐铁判官。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除描写景物外,也有反映当时兵荒马乱中民生多艰之作,如《阊门即事》、《送郗绍充河南租庸判官》等,皆很有针对性。其诗不假雕饰,却情致清远。

本来是很平常的一座桥,一行树,一条水,经过诗人的题咏,便成为流传古今的胜迹,但诗的本身必须在艺术上站得住,才能赋予无情的自然以有情的生命。

这首诗纯用白描,本不难晓,自从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了“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的话以后,议论就多了,好多学人都提出了唐代偏偏就有夜半钟相辩驳,说是“欧公不察”,这里不再例举(详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大概张继也以夜半钟为异,故特写在诗中。宋人孙觌有《过枫桥寺》一绝:“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则宋时尚有此习。

寒 食

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①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或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焚山时抱木而死,因而禁火,寒食。实则无据。御柳,指宫内杨柳。

据孟棨《本事诗》: 当时因起草制诰一职缺人,中书省提名请御批。德宗批曰:与韩翃。但因这时有两韩翃,又以两人之名同进。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

唐代于寒食节赐近臣火烛事,诗文中多有记载,如《唐辇下岁时记》之“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元稹《连昌宫词》之“特敕宫中赐燃烛”,韦庄《长安清明》之“内官初赐清明火”等。

特权常常表现在生活的享受上。诗从侧面来写,蕴藉而巧妙,是古代讽刺诗的杰作。

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介绍】

刘方平,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时人。生平未出仕,故《唐才子传》以刘先生称之。也善画山水。其诗今存二十余首,本书中却占了两首。另外七绝《送别》、五律“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的《秋夜泛舟》,都算是好的。

诗词里写的多是秋虫的凄厉之声,这里却让这些小动物叫出了大自然的变化可爱,生趣横溢。写“感觉”就需要诗人的灵感,而灵感也正是诗人平时对事物的细致感受,蕴蓄于心,刹那间爆发的现象。

春 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诗里用“金屋”典故,可见原先是一个宠妃。“黄昏”、“春欲晚”、“梨花满地”,比喻她的迟暮衰落。因此自伤之余,就不愿开门见到满地落花,也说明光是金屋,并不能使她消除泪痕。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作者介绍】

柳中庸,名淡,大历时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仕洪府户曹。《唐才子传》称为“处士”,并作京兆人。《全唐诗》录其诗十三首。其较佳者尚有《河阳桥送别》、《凉州曲》。

此诗不但句与句相对,一句之中也自相对搭,如“金河”与“玉关”,“马策”与“刀环”,又如以“青冢”对“黑山”,“黑山”又对“黄河”,虽都很工整,却感到有些拼凑,且一连用了许多实词,虚词就少了;但虚词的出入变化,却是表现古典诗歌技巧和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宫 词

顾 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 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 水精帘卷近秋河。

【作者介绍】

顾况,字逋翁,海盐(今属浙江)人,因海盐当时属苏州,故也作苏州人。肃宗至德进士。曾任江南判官,著作郎。性诙谐,常嘲弄人,因此遭人嫉恶,被劾贬饶州司户。他本有道家思想,后乃携家隐润州延陵的茅山,自号华阳山人。《唐诗纪事》说他“志尚疏逸,近于方外”。卒年当在元和前后。

他的诗,方面较广,其中也多反映社会生活之作,如《囡》(用四言)、《弃妇》、《公子行》等。诗风也常有变化,有的诗朴质冲淡,并吸收方言口语,这也和他把诗看做“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也。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短歌行·自序》)的主张相合。严羽说:“顾况诗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风骨处。”

这也是写宫怨的诗,从玉楼的笙歌笑语上,对比自己的冷落。

章燮云:“此诗不言怨情而怨情显露言外。若无心人安得于夜深时犹在此间一一闻之悉而见之明耶。”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和杜牧《边上闻笳》的“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怎)禁十九年”,同为写边声的绝唱。《唐诗纪事》说当时曾将此诗度曲入画。也确实是作曲绘画的好题材。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为《金陵五题》之一。施补华《岘佣说诗》评三四两句云:“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春 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这也是写宫怨。

细致地梳妆完毕,下楼而去,到了院中,却不见皇帝到来,一院春光,也像是深锁在愁思中了。无聊之余,只好走近花丛去数花朵,不料蜻蜓倒来欣赏新妆。从侧面更写出处境之冷落。

宫 词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熏笼坐到明。

封建宫闱中的宫女,都是皇帝玩弄的对象,也往往是宠妃的前身,她们的命运全看皇帝是否宠爱,诗里写的是一个失宠宫女的心理状态: 因为自伤冷落,睡不着觉,又起来了,这时已是深夜,却还听到前殿的歌唱之声,正阵阵按着节拍,不禁感到两者之间的苦乐又如何不同。伤心之余,就倚着熏笼坐到天亮了。

此诗题目一作《后宫词》,作意也更明确些。次句“按歌声”是虚写,目的为了侧写“前殿”的欢乐。

作者对宫女的痛苦生活深有同情,名篇如《上阳白发人》即其一,还上过《请拣放后宫内人》疏。

赠内人

张 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 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救飞蛾。

写宫女在夜静时的无聊心情,实也是宫怨诗。由于冷落,就只好把感情移注在宿鹭和飞蛾上,却使飞蛾重生了。

集灵台二首

张 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 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 太真含笑入帘来。

杨贵妃本寿王(玄宗子)妃,后由玄宗命她先为女道士(诏令中却说成是贵妃自己要求),再纳为贵妃。这里所谓“新授箓”,实即开始受玄宗恩宠之意,故下有含笑入帘语。盖必先出家受箓而后方能入帘受宠。诗原为讽喻而作,与当时具体的历史情节并不完全符合。

作者七绝中,咏杨贵妃的有好几首,如《马嵬坡》云:“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也含婉讽之意。《玉环琵琶》中的“回顾段师非汝意,玉环休把恨分明”,更是直呼她的小名了。

另有一首《宁哥来》诗:“日映宫城雾半开,太真帘下畏人猜。”也可参看。

虢国夫人承主恩, 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 淡扫蛾眉朝至尊。

虢国夫人在当时原是一个名声败坏的人。在封建社会里,妇女而在平明骑马入宫,既说明她的骄纵,也见得玄宗之昏。她原非后妃,却居然能“承主恩”。《通鉴》记她与堂兄杨国忠“并辔走马入朝,不施障幕,道路为之掩目”。安禄山反,国忠又使她入宫,劝玄宗奔蜀。

七言绝句 (3)

题金陵渡

张 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州?

作者原是写乡愁,结果却写出了那么可爱的江乡夜色。

诗里的小山楼、斜月、两三星火,加上小小的瓜州,都是有零落意味的景物,因而“自可愁”便非浮文。

宫中词

朱庆余

寂寂花开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作者介绍】

朱庆余,字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人。宝历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又曾客游边塞。他的诗趣很近张籍,张籍也是他的知音。他回乡时,张有诗送之。他的《中秋月》末云:“孤高希此遇,吟赏倍牵情。”也可见其当时的情怀。

百花盛开时,宫院的门却寂寂地紧闭着。两个宫女并立廊下,本来想互相谈谈心事,却又因鹦鹉在前,怕它会学舌泄露给别人听。

作者不曾在深宫中生活过,却生动地写出了宫女的内心隐衷。可见想象在诗人的创作中实占很重要的地位。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籍名望颇为当时所重,士人皆录所作求他推荐,朱庆余乃作此诗以献。籍又以诗答之:“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从此,朱庆余的诗名便为人所知。

其实,就诗论诗,那感情也还干净而深挚,所以,就把它看做描写新婚夫妇的亲爱之作,倒更好些。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 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

宣宗大中四年(850),作者由尚书司勋员外郎出任湖州刺史时作。以宛转口吻写出自己的牢骚: 身为地方长官却去爱云爱僧,其心中抑郁可见。末句是望开国英主之墓而感慨于晚唐之衰颓。

他另有一首《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消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也借汉陵之荒芜以寄慨。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任黄州刺史时作。纪昀曾说:“讥公瑾之倖成,自是僻论。”就字面看,作者确是把东风的作用夸大了,但诗人的原意,恐是说赤壁之战若不取胜,则二乔就有被俘的危险。在这场战役中,周瑜领兵决策的作用,作者是知道的,二乔、铜雀云云,只是诗人们爱藻饰的故习,却也表现他构思的奇巧。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去,秦淮河一直是金陵纸醉金迷的地方。作者在夜泊时,还从船中听到隔河的歌声,可见当时这一带的夜市仍很热闹。但诗一开头即点明水月的凄迷,接下去又用《后庭花》的典故,虽然这时离唐亡还有六七十年,但一个衰朽的时代,已进入诗人心中了。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文宗大和七年(833)到九年,作者在扬州淮南节度使府任推官,转掌书记。此为离扬州后作。作者另有哭韩绰诗,首句云:“平明送葬上都门。”则其人后死于长安。

遣 怀

杜 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作者三十一二岁时,曾在扬州淮南节度使幕中,时作冶游,也颇受责备,后因惭悟而作此诗。

秋 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里描写被冷落的宫女的心情。崔颢也有“班姬此夕愁无限,银汉三更看斗牛”句。

首句的“冷”字,已透出凄清的气氛,于是就以扑流萤来排遣她的无聊,到后来只好带着羡慕的眼色,仰望渡河的双星了。

蘅塘退士评云:“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赠别二首

杜 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娉娉,袅袅(niǎo),皆柔美貌。十三余,十三四岁。② 豆蔻句,豆蔻至初夏开花,二月初尚未开,故以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梢头,喻娇嫩。③ 卷上珠帘句,意谓一路上珠帘卷处,看到的女子,总不及作者所赠别的那一个。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像彼此无情。② 樽,酒杯。

此为大和九年(835)离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分别之作。

作者在扬州时常游妓院,生活放荡,后升御史,节度使牛僧孺为他饯行,以此为劝,并出街卒密报示之,乃大为感服,终身感激牛僧孺。

金谷园

杜 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在洛阳时所作,看到金谷园的荒芜遗址而兴吊古之思。首尾四句,都扣一“散”字。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洪迈《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即是寄给妻子王氏。冯浩、张采田系于宣宗大中二年(848)秋商隐游巴蜀时。一说应是商隐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时作,即大中五年七月至九月间。其时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详见岑仲勉先生《玉溪生年谱会笺平质》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李商隐诗选》。

此诗佳处,在于情思委曲,以现在之景预期未来,又期未来重显现在。末句“巴山夜雨”,于重出中则绾实有与虚拟之景。

七言绝句 (4)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 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 茂陵秋雨病相如。

令狐绹于武宗会昌四年(844)任右司郎中,作者于次年曾赴郑州,后归洛阳,携家同住,时方多病。令狐绹有信来问候,便作诗答之。旧注说:“其词甚悲,意在修好。”所以,第三句的“休问”,一面是感谢他的关心,一面是正意反说,希望令狐绹不要冷待他。

为 有

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 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 辜负香衾事早朝。

寒尽春至,本来更不必怕,但春夜既短于冬夜,丈夫又是佩金龟的高官,不得不离开云屏而匆匆去早朝。宵指未明之时,也可见早朝之早,难怪她要怕了。

这诗和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用意相似。

隋 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此诗既写隋炀帝的奢淫,又写其昏暴,而这也是互为因果的,并可与卷六同题的七律参看。

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义山七绝以议论驱驾书卷,而神韵不乏,卓然有以自立,此体于咏史最宜。”此论也甚公允。本书七绝部分,以杜牧、李商隐选得较多,其中两人咏史之作,既具规戒,又见才情,在宛转中显得严正,确不失为古代讽刺诗的杰作。

瑶 池

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全诗假托《穆天子传》故事。穆王别西王母后,既至三年,西王母开窗而待,却不见其来。不来就是死了。

唐代帝王多迷信神仙,乱服丹药以求长生,结果却送了命。此诗即有感于此而作。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诗过去注家众说纷纭,究竟指的什么就难说。这里姑且就诗论诗,试作这样理解: 嫦娥到了天上,每夜看到的也只是冷冷清清的碧海青天,反而要懊悔自己不该奔月了。就是说,神仙的生活其实并不如何可以羡慕。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求贤而不能用贤之所长,问鬼神而不问苍生,故诗人有“虚前席”之慨。但他还是把文帝当作明主来写,因为他还能“访逐臣”。全诗虽是议论,但第三句又使我们看到烛影摇曳下的形象的活动。

瑶瑟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 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月自明。

此诗也是宫怨或闺怨。蘅塘退士云:“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钱起有《归雁》诗:“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命意有相通处。钱诗为雁不胜怨,却犹飞来;温诗则为雁实无情,远啼而去,空令月明。

马嵬坡

郑 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 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 景阳宫井又何人。

【作者介绍】

郑畋(823—882),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武宗会昌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中书舍人。刘瞻罢相,黜为节度使,畋所草制词中,却有美词,中云:“安数亩之居,仍非己有;却四方之贿,唯恐人知。”懿宗怒,贬畋为梧州刺史。僖宗即位,召还为兵部侍郎,后又拜相。卒于其子凝绩陇州刺史郡舍。史称其待人荣悴如一,以德报怨。又善诗文。

诗以陈后主偕张、孔之投井,衬唐玄宗在马嵬坡能让杨贵妃缢死,对照之下,则玄宗还不失为“圣明天子”,和杜甫的“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用意类似。据说当时人读了郑畋此诗,以为有宰相之器。但将后主和玄宗相比,即使胜过,实也所胜有限。

已 凉

韩 偓

碧栏杆外绣帘垂, 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 已凉天气未寒时。

【作者介绍】

韩偓(844—923),字致尧,小名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十岁为诗,曾受其姨父李商隐称赞。昭宗龙纪进士。任左拾遗、中书舍人。为昭宗功臣,曾迁兵部侍郎。朱温窃权,他因不依附,两遭贬谪,故有“报国危曾捋虎须”句。后曾诏复其故官,他不敢入朝,携家依闽中王审知,卒。时当在梁乾化后。

他因受知于昭宗,故常写宫苑游宴,又时值丧乱,既被外贬,接触了地方一些劫后景色,故也有感时伤乱之作,如《过泉州》的“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春日经野塘》的“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并在《寒梅》中以“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自喻,虽然诗写得拙直一些,却有一定风骨。另外一些香艳诗,却糜烂轻薄,流于恶趣,开了所谓“香奁体”的不正之风。

诗以末句头两字为题,和李商隐《为有》以首句头两字为题一样,都与内容无关。

每年夏去秋来之际,都有那么一个已凉未寒的过渡阶段;它已经消除了炎威,带来了凉快,却还不使人感到寒意,似乎也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时期。

这诗和刘方平的《月夜》一样,都是“写感觉”的代表作品。但作者原意却不是写天气。

金陵图

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作者生当唐亡前夕,故吊古而兼伤今。诗虽非咏画的诗,却也是一幅有韵的好画。

此诗题目《全唐诗》作《台城》。用《金陵图》为题的,是“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的另一首七绝。

陇西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作者介绍】

陈陶,字嵩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曾举进士不第,乃浪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其《闲居杂兴》有“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语。孙光宪《北梦琐言》称其诗“似负神仙之术,或露王霸之说”。宣宗大中中,避乱入南昌西山,学道求仙,所以他的结局,便有一些神怪的传说。其卒当在昭宗前。

原诗共四首,此录其一。前半或用李陵提步卒五千败于匈奴事。从这类边塞诗上,可以看到一点: 战争带给古代妇女的伤痛特别惨重。她总以为,她的梦境迟早会成为现实。

七言绝句 (5)

寄 人

张 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 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

【作者介绍】

据《全唐诗》,张泌,字子澄,淮南人。在南唐为句容县尉,官至中书舍人。《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均无传,当因他是南唐人之故。陆侃如先生的《中国诗史》,则以为或许即前蜀舍人词人张泌。李良年《词坛纪事》就是作为同一人看待的。

据清李良年《词坛纪事》,张泌早年与邻女浣衣(名)相爱,曾作《江神子》词。后经年不相见,却于梦中相遇,乃作此诗。诗其实是写感情上的干扰。

杂 诗

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 著麦苗风柳映隄。

等是有家归未得, 杜鹃休向耳边啼。

寒食是清明前一天或两天。寒食将至即是清明将至,自己却有家难归,却还要听着“不如归去”之声,实也为“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意。

乐 府

渭城曲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列入《近代曲》,题作《渭城曲》。他书也名《阳关曲》。乐府曾以作者此诗入谱,成为当时流行歌曲,有《阳关三叠》之名。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句,并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句。苏轼据以考证当时《阳关三叠》的唱法是: 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但也有认为只是三唱末句。

沈德潜云:“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因为这样,这一杯故人之酒,也更值得喝了。

秋夜曲

王 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乐府《杂曲歌辞》。一作王涯诗或张仲素诗。

原诗共二首,第一首的末两句为“秋逼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则似是写妇女怀念远出的丈夫。空房,也是心的空虚的反映。

长信怨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 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封建宫廷中的妇女命运,主要不决定于她们本身的品德才能,却决定于能不能受到皇帝的宠爱,而皇帝的宠爱,又只是凭着一时的冲动。赵飞燕和卫子夫,本来都是歌女,都是在一个偶然机会中被皇帝看中的。

作者写了好多首宫怨诗,以这一首最好,好就好在末两句。构思的精巧,想象的奇特,表现出作者高度的智慧。

另一首“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以玉枕无色侧喻被弃,同工。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是歌颂汉代的名将,意实深慨唐御边之无人;只要有一两个卫青、李广那样的将军,敌骑还敢来侵犯么?所谓闻鼙鼓而思将帅,老将们正是国之干城。征人之未还,也正因国无良将,边乱未息之故。

清平调三首

李 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杆。

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沉香亭前木芍药(即牡丹)盛开,唐玄宗和杨贵妃前往赏览,乃命李白别创新词,于是写成这三首诗。

宋乐史《李翰林别集序》,记高力士因衔脱靴之耻,借此向杨贵妃进谗,说是诗中的赵飞燕即指杨贵妃,是故意侮辱她,李白因此遂为贵妃所恨。《新唐书·李白传》也有类似记载。萧士赟还把巫山云雨说成是讥刺杨贵妃曾为寿王妃事。王琦以为二说皆不足信:“巫山云雨,汉宫飞燕,唐人用之正为数见不鲜之典实。”李白当时又是新进,也不至“批龙之逆鳞而履虎尾”。他还举了些很可信服的理由,这里不再转述。虽然就李诗修辞用典看,也难免使后人有此猜疑。

出 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写凉州之险僻,城在丛山之中,真是春风不到地方。原诗共两首,另一首末两句为“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则似也写当时之征边,故明杨慎《升庵诗话》云:“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故首两句合“河山”言之。

此诗前人有“旗亭画壁”的传说,但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以为不足信。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作者《全唐诗》作无名氏。杜牧《杜秋娘诗序》说是唐金陵人,原为节度使李锜妾,善唱《金缕衣》,曾入宫,有宠于宪宗。后又回乡,穷老无依。故旧时又以杜秋娘泛指年老色衰妇女。大概因她善唱此曲,故题其名。

诗实是劝人爱惜少年时的大好光阴,并非教人及时行乐。

唐人七绝,明清人推为压卷的,有王昌龄“秦时明月”及“奉帚平明”,王翰“蒲萄美酒”,王维“渭城朝雨”,李白“朝辞白帝”,王之涣“黄河远上”,李益“回乐峰前”,刘禹锡“山围故国”,杜牧“烟笼寒水”,郑谷“扬子江头”。见《唐诗别裁集》卷十九《凉州词》注。本书中唯刘、郑二绝未收入。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原诗如下: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0)

相关推荐

  • 『绝句采珠』一群风骨自由开,彩蝶临窗知己来。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绝句采珠』 第562期 组稿:黄梅桃 苏颖 制图:王淑梅 绝句采珠 作品辑录 支持扬州抗疫 作者/孙忠凯 怕我神州好疫苗,诸般变异作潜逃. 活该欠了诗人帐,命丧江南廿四桥 ...

  • 王维很有名的一首诗,语短情长,至今广为传诵!

    如果说唐诗是一座璀璨的宝库,那么送别诗定是其中一颗夺目的明珠,千年后仍然熠熠生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人借送别题材不仅写出了美的艺术,也写出了美的人情.或骨肉亲人 ...

  • 关于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江苏南通一中  陆精康 最早提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这一问题的是明代的李攀龙.李攀龙为"后七子"领袖,编有<唐诗选>.在<唐诗选>中,李 ...

  • 《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八十首《登楼寄王卿》(韦应物)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登楼寄王卿      [中唐·韦应物·七言绝句]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 ...

  • 唐人七绝压卷之争

    "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王世禛<万首唐人绝句选序>),在这三百年中,宫掖所传.梨园弟子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大都是当时名士创作的绝句,其中尤以七绝最多.可以说,除五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略说大唐才子李涉及其咏润州诗

    □ 郭殿忱 李涉遇盗赠诗 <唐才子传>载:"李涉,洛阳人,渤之仲兄也.自号'清溪子'.早岁客梁园,数逢乱兵,避也南来,乐佳山水,卜隐匡庐香炉峰下石洞间.尝养一白鹿甚驯狎,因名所居 ...

  • 『绝句采珠』庭前竹影护芳丛,幽客新妆半颊红。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绝句采珠』 第560期 组稿:黄梅桃 苏颖 制图:王淑梅 绝句采珠 作品辑录 山海关老龙头 作者/郁犁 听涛恍若问君前,古月何曾恁地圆? 垛口依稀思社稷,天开海岳信其然. ...

  • 『绝句采珠』笑靥如花梦里来,芙蓉几点为君开。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绝句采珠』 第563期 组稿:黄梅桃 苏颖 制图:王淑梅 绝句采珠 作品辑录 望月 作者/孙忠凯 两个汪汪水蜜桃,廿年红肿未曾消. 望乡人害青光眼,借我嫦娥手术刀. 山中 ...

  • 《唐诗三百首》七言律诗 (7卷) 选入56篇古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目录: 七 ...

  • 《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 (3卷) 选入37篇古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目录: 五 ...

  • 《唐诗三百首》七言古诗 (10卷) 选入29篇古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目录: 七 ...

  •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 (8卷) 选入79篇古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目录: 五 ...

  • 『唐诗』唐诗三百首 第十卷:七言绝句

    第十卷:七言绝句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张旭:桃花溪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闺怨 王昌龄:春宫曲 王翰:凉州词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早发白帝城 岑参:逢 ...

  • 『唐诗』唐诗三百首 第十一卷:七言乐府

    第十一卷:七言乐府 王维:渭城曲 王维:秋夜曲 王昌龄:长信怨 王昌龄:出塞 李白:清平调词 王之涣:凉州词 杜秋娘:金缕衣

  • 『唐诗』唐诗三百首 第八卷:五言绝句

    第八卷:五言绝句 王维:鹿柴 王维:竹里馆 王维:送别 王维:相思 王维:杂诗 裴迪:送崔九 祖咏:终南望余雪 孟浩然:宿建德江 孟浩然:春晓 李白:静夜思 李白:怨情 杜甫:八阵图 王之涣:登鹳雀楼 ...

  • 『唐诗』唐诗三百首 第六卷:七言律诗

    第六卷:七言律诗 崔颢:登黄鹤楼 崔颢:行经华阴 祖咏:望蓟门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李颀:送魏万之京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

  • 『唐诗』唐诗三百首 第五卷:五言律诗

    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张九龄:望月怀远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骆宾王:在狱咏蝉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沈佺期:杂诗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王湾:次北固山下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岑参: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