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学习|太阳、阳明表里同病,麻黄汤的用法

46

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到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一定要很注意有汗无汗,这条的证状是标准的伤寒,八九天了还没解,表证还在,必须要发汗,排出寒气,后面服了药,证状轻一些了,但是药力不够,表未全解,邪热还盛,不得从汗出,入了血分,迫血妄行,肝血上清窍,出现眼睛昏花、流鼻血,血其实也是汗,汗血同源,汗从毛孔出来,血热上逆,从鼻子里出来,都能解表散寒,这也是身体自我修复的一种机制。

仲景是善萨心肠,他会描述什么情况下不能喝麻黄汤,什么情况下不能喝桂枝汤,有禁忌性。如果本身血虚就不能喝麻黄汤,喝下去出汗如同出血,方身上有痔疮,痔疮经常出血,久了血就虚,或者刚开完刀的人血很虚,喝麻黄汤会出大问题。

47

第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者愈。

所以看到感冒流鼻血不要害怕,事实上是阳气足,就算汗憋住出不来,内热可以导致流鼻血,自我调节,相当于流红汗,一样把邪气排出去了。

48

第48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燥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很多人风寒感冒很严重,发汗不彻底,现在到处都有空调,邪热郁在里面久了就开始往阳明走,太阳病没好传阳明了。又不怕冷又自己冒汗,已经是内外俱热的阳明证了。

这时候不能一看见有点阳明证就攻下,如果表还没解,前几条我们说表里同病的时候,要先解表,现在是二阳并病,就是太阳阳明同时受病。既然前面汗没出彻底,那就要先发点小汗。“面色缘缘正赤者,脸像血色那么红,为什么红?因为表还未解,玄府没开,又有阳明内热,这股热量循足阳明胃经上冲到面部,也是一种发越于表的内在机制,应该帮助它从汗出。当汗不汗,阳气战斗化为郁热,开始烦躁,这股邪热要找出路,就顺着阳明经到处游走,搞不清楚自己哪里不舒服,一下好像在肚子,一下在四肢,按压又跑掉了,胸闷气短,很难受,这些情况都是因为汗没出透。

这时候还用脉来印证,涩是什么原因呢?涩是瘀阻不流畅,汗堵在皮肤下面和肌肉里,瘀堵了,出现瘀滞的脉象,这印证了汗出不彻。在已经不恶寒的状态下,判断有没有表征,可以用脉来确诊,阳明证的脉洪大,病人现在不是洪大,是涩,就区别开了。要小发汗,因为已经有阳明内热,这时候如果麻黄汤加点薄荷,用清透的,不要那么死板,加点薄荷醒窍清热。

声明信息:

本文摘编自谢国仲解读伤寒论《医圣心印》(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篇幅有限,仅摘选部分,若需全篇阅读,可购买书籍。

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

谢国仲老师

拜武当全真教龙门派第二十七代传人周高仙道长门下,修习武当中和派性命双修丹法,悟得甚深妙义。后隐居山林数载,并辗转各地禅、道、密参学专修。

◆ 在院校任教十年;志于修行,兼通歧黄之道、医药之理,救治疑难广布道心,近年常居江南掩门讲学著书

◆ 著有《黄帝人生观》《老子禅解》《庄子玄解》与《医圣心印》等书

◆百草箱国医班教授,主讲国医班五运六气课程;研修班传统文化实修实证研修课

中医在千年来的传承下,已经走过了很多人的经验体悟,花开万家,前人经验对于我们现在学中医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希望开启一个新的栏目“中医大观园”,与朋友们,一起博采众长,体悟自己的中医路。本阶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伤寒论》。

学中医就是学一切

国医三年班欢迎你

学制三年,系统性地学习中医理论,以四大经典为基础,学习期间还将安排与课程相结合的健康养生营、草药游学、药房体验、临床跟诊实习等实践内容。

所学内容回归经典,回归传统中医,理解并实践中医的系统观与整体观,为将来有临床学习需求及深入学习中医文化的学人打下坚实基础。

【百草箱】

赖世伦老师遵师嘱托于2005年回国,2006年创办百草箱至今。秉承“办教育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精神,投身传统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事业中。

风雨十五载,也是百草箱的公益十五年,平台所有的课程活动结余均投入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相关公益慈善项目中。2020年成立百草箱专项公益基金,愿携更多有识之士,践行大医“普救众生含灵之苦”的精神,以医济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