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考上北大奖20万,读书有用不能靠刷分证明

文| 徐媛

据媒体报道,贵州毕节考生陈印,去年首次考上北京大学护理系,高中母校织金育才学校奖励10万元。因为专业不理想,陈印退学再考,回到高中母校复读。今年他再次被北大护理系录取,也再次选择放弃就读。因为他联系了新的学校复读,母校承诺的10万奖金迟迟未兑现,这让陈印寒心不已。

在媒体的介入下,陈印最终收到了10万奖金,但他的选择引发了不少的争议。据陈印介绍,第二次高考成绩出来后,他的分数虽然很高,但对于考取北大来说,并不是很有竞争力。他本打算降低第一志愿的要求,填取其他学校的心仪专业。但经不住校长的再三恳求,答应继续填写北大护理系,自己则换个学校继续复读。

虽然陈印说自己的选择多半是出于师生之情,但若没有这10万元的奖金承诺,估计他也不会贸然答应校长的请求。情的因素固然重要,但“利”的考量不可或缺。因为10万元,就放弃就读北大或其他名校的机会,多付出一年的青春继续苦学,这笔交易真的划算吗?

陈印的高中母校

展开剩余73%

陈印多次复读的选择,让人想起过去被广泛讨论的“高考专业户”。在重奖的刺激下,一些地方的高分状元、尖子考生,多次考取清华北大,又弃读再考。于公于私,这样的选择都是不值得提倡的。于公,他们占据了公共资源,浪费了招生的名额,对应届生构成不公平。于私,多年来反反复复地学习高中的知识,在同一个阶段重复投入,停滞不前,何尝不是浪费时间?

当然,复不复读,为什么而读,是个体的选择,旁人无从干预。关键是这些个体的现象,折射出了一些普遍的公共问题和微妙的社会心态。比起高等教育带给人的学识教育、思维锻炼、眼界培养、心境提升等长远的益处,更愿意抓住当下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金钱利益。这是一种短视的功利主义思维,何尝不是“读书无用论”的一种表现。

“读书无用论”的甚嚣尘上,背后有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原因。但这一观念本身,显然有失偏颇,且有害无利,它会过早地断送掉一些农村子弟的求学梦想,限制他们向上攀升的可能性。本来,像陈印这样的高分考生,是破除“读书无用论”的最好例证。他们向人证明,就算在社会板结化的今天,贫寒子弟依然有通过缝隙出人头地的可能。可陈印的选择,与其说他是在证明读书“有用”,不如说恰恰印证了读书之“无用”。

按理来说,作为高分考生中的佼佼者,陈印即使不上北大,也能上另外的名校,他的选择机会比一般人要宽广得多,也能比很多人更有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更有能力实现阶层的跨越。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会为了10万块钱,轻易改变了自己的志愿,一再放弃辛苦拼来的“鲤鱼跃农门”的机遇,延长人生奋斗的赛道。他是对自己太有自信,觉得下次有更好的录取机会?还是对高等教育太没有自信,不相信它能带给自己的长远收益,至少不如眼前的生财之道靠谱?

需要说明的是,提出这一问题,不是要去苛责个人选择,而是要去看到这一选择背后的社会土壤。每个人的选择多多少少会受到环境的限制,就陈印而言,他家庭条件困难,想要通过奖金来迅速套现,帮助家庭摆脱贫困,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农村,他和他家庭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若对“知识改变命运”缺乏足够的信心,也是意料之中。而织金育才学校的奖励制度,正好乘虚而入,混淆了学子的视线,模糊了陈印求学的初衷。

织金育才学校对高分考生的重奖,看似说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考上名校,改变命运。但是陈印的选择并不是如正常学生那样,选择心仪学校和专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进而改变命运。而是利用政策优势,填报符合重奖要求的学校,拿到奖金之后继续复读。高等教育未能成为必选项,反而高中教育成为备选项。

看起来学校是在鼓励学习,但结果却只是高分学生与学校的合谋,用重奖来买下他们头顶上“清华北大”的光环,为日后招揽生源。与高等教育潜在的收益相比,陈印更在乎的是唾手可得的现实利益,这恰恰就是“读书无用论”逻辑,与需要不断投入的教育相比,辍学打工所换取的利益更为现实。陈印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早已超出了一般的师生情谊,变成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利益耦合。所以,陈印换了学校复读,往日温情脉脉的师长立刻翻脸不认人。

路该怎么走,是个人的事,但这种奖励制度,也是在推波助澜。可以说,它契合了寒门子弟迫切想要改变处境的心理,直接诱发了他们的短视思维,让他们一次次付出重复的努力,成为学校的宣传机器、地方的教育荣光。只要“读书无用论”还有存在的土壤,对“知识改变命运”缺乏底气的陈印们,还是会做出类似的选择。如果连陈印这样的高分学生,尚且不能绝对相信“读书改变命运”,面对学校诱人的奖励,甘愿放弃名校机会,一年的光阴,那我们还如何去反驳“读书无用论”的荒唐逻辑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