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新语丨秋冬养阴正当时,介绍几款中医药粥
作者:山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 于成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生于天地之间,必须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方能身体健康,益寿延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四季阴阳变化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顺应阴阳变化的关键。《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大家经常会出现眼干、口干、皮肤干燥脱屑等干燥的表现。另外,秋冬季节,衣物增加,内热较盛,大家也经常会吃像火锅、牛羊肉等温热的食物,吃的过多就会耗伤阴液,所以秋冬季节更容易出现阴液的耗伤。
火热內盛是现代人常见的体质。全球气温变暖、自然环境污染充斥着雾霾等火热之气、熬夜加班、生活起居不规律、嗜食辛辣油腻之品、肆意吸烟饮酒等等皆会化生火热邪气,耗伤人体的真阴。阴液亏虚可以导致失眠、头痛、中风等多种疾病。《素问·五常政大论》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所以养阴是我们养生保健的重要方式。
民以食为天,药食同源,很多药材都可以直接做饮品、做食物服用,以发挥养阴的作用。现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饮品、食物来做日常调理,以帮助大家养护自己的阴液,享受一个健康长寿的品质人生。
1 养阴饮品
雪梨浆《温病条辨》
制作及服用方法:一个大雪梨,切成薄片,放在凉水中泡5分钟,只喝梨水。
功用和适应范畴:清热养阴,生津止渴。最适合热盛阴伤,口渴的患者。风热感冒后口渴尤为适合。
五汁饮《温病条辨》
制作及服用方法:梨汁、荸荠汁、藕汁、麦冬汁、鲜苇根汁等分混匀,直接饮用。
功用和适应范畴:甘寒养阴,生津止渴。适合于热盛阴伤,口渴较重,伴有小便又黄又热的患者。
2 养阴药粥
莲子粥《太平圣惠方》
制作及服用方法:莲子肉30g,糯米100g煮粥,一天喝三次。
功用和适应范畴: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健脾止泻。适用于失眠多梦、慢性腹泻、夜间多尿、遗精等证属心肾阴虚,脾胃虚弱者。
小麦粥《饮食辨录》
制作及服用方法:小麦30-60g,粳米100g,大枣5枚。将小麦打碎与枣、米同煮食用。一日服用2~3次皆可。
功用和适应范畴:养心神、止虚汗、止烦渴、补脾胃。适用于妇女心烦、心悸、自汗、盗汗等属心胃阴虚者。
枸杞子粥《太平圣惠方》
制作及服用方法:枸杞子30g,粳米60g,二者一起成粥,一顿服完,一天吃2~3次,温服。
功用和适应范畴:补肝肾,益精血,坚筋骨,明目安神,令人长寿。适用于头目眩晕、视物模糊、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等证属肝肾阴虚者。
百合粥《本草纲目》
制作及服用方法:百合30g,粳米60g,冰糖适量。将其同煮,加入适量冰糖。一顿服完,一日服2~3次。
功用和适应范畴:润肺止咳,养心安神。适用于虚热烦躁、心悸、干咳咯血等证属心肺阴虚者。
麦冬粥《南阳活人书》
制作及服用方法:麦冬20~30g,粳米60g,冰糖适量。先将麦冬加水熬成汁,再将粳米煮至半熟,加入麦冬汁和冰糖,共同煎煮。一顿服完,一日2~3次。
功用和适应范畴:滋阴润肺,生津止咳。适用于干咳少痰、潮热盗汗、口干证属肺肾阴虚者。
酸枣仁粥《太平圣惠方》
制作及服用方法:炒酸枣仁30~45g,粳米50g。先加水煮炒酸枣仁,煮熟后留取酸枣仁汁。再将粳米煮粥,加入酸枣仁汁,同煮为粥。一次服完,一天服2~3次。
功用和适应范畴:养心安神。适用于失眠、心悸怔忡、自汗盗汗属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者。
芝麻粥《锦囊秘录》
制作及服用方法:黑芝麻15g,粳米30~60g。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同粳米煮粥。一次服完,一天服2~3次。
功用和适应范畴:补肝肾,润五脏,益精明目,久服轻身不老。适用于头晕、目眩、贫血、头发早白、大便干结等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简单易行的养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养生防病。但是养阴绝非易事,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医生的辨证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如此方能真正的养生。另外,养阴亦需功夫,坚持不懈方能成功。
最后用《黄帝内经》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作者简介:
于成,医师、医学硕士。师从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丁元庆教授,系统学习中医脑病理论,擅长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失眠、头痛、神经痛、眩晕、鼾眠、面瘫、颈椎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等脑科常见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颈肩腰腿痛、湿疹、痤疮、肠易激综合征、等疑难杂症。现任山东针灸学会疼痛与神经运动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8篇,参与课题5项。
门诊时间:省中医东院区(千佛山院区)周日上午,扁鹊楼4楼中医经典科
栏目介绍: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号召,做好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工作,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中医新语》报道专栏,栏目设置了【中医人】和【中医养生】两个板块,围绕普通中医从业者和中医大咖访谈,时节养生保健等,展示新时代的中医形象,讲好新时代的中医故事,做好接地气的中医科普,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认可中医。
【中医人】申报要求:1、中医药行业从业者;2、具有医学(药学)背景,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3、被采访人有一定的故事性。【中医养生】投稿要求:科普文章要求字数在1500字以内,内容为原创;短视频MP4格式,大小不超20M,分辨率不高于720p,时长2分钟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