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大埔(镇、场)地名由来的美丽传说,果断收藏!
大埔县
大埔县名的来历,在旧志记载中有两种说法:
一是以大埔村得名。清乾隆四年(1739)张廷玉撰的《明史·地理》载:“大埔,嘉靖五年以饶平县大埔村置,析
洲、清远二都益之。”民国20年(1931),吕式斌撰、柯昌泗检署的全国《今县释名》载:“明嘉靖五年,以饶平县之大埔村置县因以为名。”民国32年(1943),温廷敬撰的《大埔县志》载:“明史地理志潮州府大埔,嘉靖五年,以饶平县大埔村置,析
洲、清远二都地益之。廷敬案,大埔得名以此,今在城甲尚有大埔上下村。”
二是清乾隆九年(1744)《大埔县志》载杨缵烈《邑名音义考》云:“邑曷为以大埔名?盖俗呼有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旷高原仅宜果瓜蔬麻者曰埔。……埔者俗音俗字,字书尚未补收者也……茶山之麓,弥望平原,无虑数十百顷地,总呼曰埔。埔固坱莽矣哉。大埔之名,俗所由称也。当时建斯邑者即以斯名名邑云。”
湖寮镇
传说,在很久以前,湖寮中心村(今龙岗、古城、新寨、下坜、岭下、黎家坪)是个湖泊,一片汪洋,只有五古山(现称五虎山)下鸦鹊坪及岗头坪因地势较高是陆地,那时的先民们于湖边高地搭寮居住,故人们将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湖寮”。不知过了多少年,湖水退去,裸露出大片陆地,这些地方便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湖寮”了。
泰安楼客家文化产业园
双髻山蜜柚公园
百侯镇
百侯人杰地灵,各姓祖先在宋朝末年随客家民系第三次大迁徙,辗转到此,繁衍至今。百侯旧称“白侯”、“白堠”,清朝期间,百侯进士杨之徐倡仪改为“百侯”,取“白侯辖地,出百位封侯”之寄意,至民国初年大埔辖置正式改为“百侯”名入志。
百侯风光
省级文物肇庆堂 邓小川摄
枫朗镇
关于枫朗地名的来由,相传有二:
根据《大埔县地名志》述称:古时候枫朗岭有大枫树,在阳光照耀下“银光碧影,翠盖生辉”,故名枫朗。
按《黄氏族谱》的记载,地名的确另有成因:先祖光裕公因元人兵下南方,大破宋室,民不聊生。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见兵贼扰攘,家宅不宁,兄弟相携来潮避乱。路从“凤卵”经过,闻名思义,悟及卵象天地,其白如天,其黄如地,剖卵而分,各执其半,决定分手择地开基。公与妣刘氏落居凤卵。遂将‘凤卵’改为“枫朗”。这也是长期以来,本地及附近群众将枫朗叫成“分卵”或“凤卵”的缘故。
枫朗风光 摄影:李超海
枫朗西岩山风光
大东镇
据民国《大埔县志》记载:旧为大产甲和白寨甲之一部分。民国以前,称大产、大塘头(亦叫塘市)。明朝嘉靖5年(1526年)在塘市曾设大产巡检司署。民国时隶属百侯区,建国后归侯云区管辖,1957年分出另立大东乡,1993年秋撤乡建镇改为大东镇。
花萼楼 大东联丰村
摄影:浣溪沙
坪山千亩梯田 大东坪山村
摄影:蔡志勇
高陂镇
明、清《大埔县志》载:明嘉靖以前,有一水源远至20余里,源自白芒畲(今桃源镇与丰顺县边境),经桃源流至九龙湾入韩江,溉田200多亩。其水源高处筑陂圳叫高陂,受这高陂水灌溉田的村寨就叫高陂村。民国《大埔县志》载:高陂圩在韩江东岸,老圩原在高陂寨(今高陂中学校舍旁),清乾隆三十年移此,初称乌槎圩,惟各乡出入市者因习惯多呼旧名,故仍称高陂。
高陂陶瓷文化墙
高陂古渡
桃源镇
桃源镇境内瓷土资源丰富,且质量上乘,故清以前称泥源,后又称黎源。民国以黎源、象墩(上墩)合为桃源乡,属古源甲六乡之一。又谓高陂以下韩江东岸有桃花村,风景殊胜。从桃花村沿溪而入,约十余里,可见一盆地纵横数里,四周青山护绕,阡陌交通,村舍俨然,洞天福地,如同陶渊明笔下所谓“桃花源”者,故名桃源。
远眺桃源
桃源狮子石风光
光德镇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县志载,漳溪村、乌岭村(富岭旧称)隶属清远都平原社;清乾隆九年(1774)县志载,漳溪村、乌岭村隶属清远都源高甲;民国17年(1928),光德乡、富澄乡隶属高陂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属高陂区管辖;1957年1月,光德乡、富澄乡合并成光德乡;1958年,光德乡并入高陂公社;1961年1月,光德从高陂析出建立公社;1983年,撤公社成立区公所;1986年冬,撤区公所改设光德镇。
光德鸟子石风光
光德陶瓷
大麻镇
相传,大麻因古时圩镇附近地势低盛产大麻(中药,又叫火麻)而取名。明、清沿称大麻社,民国时期设区,旧时大麻地域包括银江一带,1949年建国后仍之。1952年银江另立一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银江复归大麻,1962年再时度析出自立银江公社。1978年,以韩江东岸的恭州片另立恭州公社;1983年撤公社为区,恭州片地域仍归大麻。1986年冬,大麻区改镇。
大麻码头
阴那山万福寺
三河镇
三河始称于唐,自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历七个朝代,为千年古镇。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内交汇,三河坝因此得名。
三江交汇 摄影:许乔振
汇成民居 摄影:孙成毅
银江镇
旧称银溪,明清时称银村、昆仑,民国后改称银江,传说因“江水如银”而得名。
银江龙市
洲瑞镇
洲瑞镇以往由“洲田”和“百瑞”两个自然村庄组成,相传,三洲坑境内陆下储藏黄金矿,其地形有如盆状,遂取名金盆乡,后又改为“洲田”。赤水,属红壤土质,雨季坑水呈红色,因而得名。因“赤水”与“尺水”谐音,一尺之水则少财,不吉,遂于清光绪年间取“百福呈祥,瑞气盈村”之意,改为“百瑞”。解放后,从“洲田”和“百瑞”中各取一字命名“洲瑞”。
洲瑞山村
瑞山风光
灵岩寺
茶阳镇
茶阳的名称来由,是明朝嘉靖五年(1526)大埔立县后有的,阳者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当日立县时县衙设在茶山之南,即茶山之阳,故简称茶阳。
国家级文物“父子进士”石牌坊
茶阳古骑楼街
石上盘榕 摄影:张俊藩
西河镇
漳溪河,又名大靖河,发源于福建永定县东华山,纵贯西河全境至茶阳西门仙基桥汇入汀江,故漳溪河又称西门河,西河由此得名。西河镇是粤闽边界的商贸集散地。
漳溪河水绕人家 摄影:何小康
张弼士故居 摄影:阿旺哥
西河本草源菊花基地
青溪镇
明嘉靖时称虎头沙、清溪社、坪沙社;清乾隆时则为虎头沙甲、永青(原清溪)甲、坪甲;民国时期合并为石上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溪镇与长治镇同属埔北区,区署先后设在虎市(虎头沙)、青溪村和长治花窗村。1957年青溪、长治各自分立一乡,青溪乡址在青溪村。1958年,青溪乡并入埔城公社。1961年,复置青溪公社,社址设在桃峰村,1965年迁至坪沙。1983年,撤公社设青溪区。1986年改设乡。1993年改设镇。
青溪风光
青溪水电站
青溪江畔人家休闲度假村
丰溪林场
丰溪林场取名于“丰村”与“溪上”两个自然村,该场创办于1958年,原属汕头地区管辖,1963年下放为县办国营林场,1984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丰溪林场风光
林间水流
活动
“移动杯”大埔县美文美图微信大赛火热进行中,本次活动奖励话费由中国移动梅州分公司(微信号:CMGDMZ)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