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们只读了其中的一页
奥古斯丁说过: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们只读了其中的一页。一个喜欢旅行的人,他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更加与众不同!
赏风景
美丽的风景,是远方永远不变的吸引。“宇宙之大,品类之盛”是王羲之的快乐源泉。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我有一个同学,他每年一半时间工作,一半时间旅行,不足而立之年,却已几乎走遍世界。他不善言谈,也不喜交际,唯独远方的风景是内心的执念。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相处,熟络之后才听他讲起,在纽约时代广场等待新年零点的烟花是怎样的煎熬,在南美洲度过三个月能经历怎样的故事,在皇后镇蹦极跳下的瞬间有多恐怖,在南极面对成群的企鹅有多味儿……
可是,当他翻着那一张张照片时,我分明看到的是满足,他不在乎这中间发生的任何事情,只要在最对的时间看到了他最想看的风景,那便是了无遗憾,如果有遗憾,没关系,住下来,等下去。
此生之年,我们很难赏遍世间风景,若你还有想去的远方,那么就赶紧出发吧。
阅人生
在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趣的导游、滑稽的同伴、冷酷的司机、搞怪的大厨……他们性格迥异,或小心翼翼、或洒脱不羁、或不温不火,就这样经营着他们各自的人生,如果恰好你们相遇,你便有机会看到这不同的人生。
还记得读书时有次去龙门石窟,遇到一位来自澳门的叔叔,他酷爱爬山,就专门安排了一次到内陆的爬山之旅。
从广州开始,罗浮山、丹霞山、西樵山、鼎湖山,然后一路北上,黄山、泰山、华山……中间还穿插着各地的一些小山、石窟等,每天都定时买后天出发的车票,他的行程单,满满打印了5页A4纸。
那天同行的,还有一位阿姨,门口买票的时候我兴颠颠地拿出学生证买半价票,随后阿姨不紧不慢地掏出了老年证。
重点是我们三个结伴走之后,阿姨一度都超过了我这个所谓的年轻人,跟爬惯了山的叔叔竞不分伯仲,后来才得知,她退休前是铁人三项运动员,退休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旅行了,当时已到过20多个国家。
不过,她还是更喜欢中国,在中国旅行会遇到更多有趣的事儿。
这只是万千次旅行中的一次,正是那一次次在路上的经历,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也更明白了世界这本奇妙的书有多广阔。
经磨砺
钱钟书先生一生都活得像个孩子,在《围城》中他写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必现的时候。
也的确如此,在短暂的时间里,要定制行程、交通、住宿、景区、餐饮……桩桩件件都琐碎至极,无论是一个人的旅行,还是结伴的旅行,都是一场考验。而在这一次次的考验中你会成长、会懂得爱、会懂得放手、会懂得应对大大小小的问题,也会明白什么才是最适合你的。
待到两鬓斑白再回忆起来,整个人生不就是一场旅行吗?
见自己
旅行的三大境界,第一重:观天地, 旅行的最初动力,出发就是为了看看远方的风景,第二重,遇众生,我们想看看,在同一片蓝天下,远方的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第三重,见自己,走了这么多路,看了这么多风景,见了不同的人,我们最终想弄明白,自己究竟想到怎样的人生。
旅行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而人生,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人生也是一场旅行,如果有时忘了自己,某一天,在旅途中看到了在路上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人生的旅行,若是迷惘了,寻一座霓虹灯迷离闪烁,灯红酒绿的城市,登上楼顶,俯视万家灯火,在繁华中体会热闹;若是厌倦了喧嚣,寻一处宁静的幽谷,找寻隐藏在山间的纯净风景。
无理由
这句话,不知道给了多少人出发的理由,是啊,探究了那么多意义,其实人生之事,何须件件都有意义?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也曾说过,“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于我而言,也同样如此,远方的风景依然有它的魅力,但远方的故事和人却更有致命的吸引力,叫我见得越多,越想一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