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买房,我跳过了很多坑

正文共2398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讲在前面
2016年我从成都回来以后,意外进入金融行业工作。2018年第一个宝宝的到来,家里开始了三代人同住的生活。与曾经潇洒不羁、单身自由的生活相比,我陆续接触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为了换房,我研究了购房政策、投资策略、二手房市场、新房市场,还研究过装修设计和收纳规划。为了拉近与同事们的差距,我也在恶补行业知识和金融知识。这些务实的事儿,让我变得很有人间烟火气了。
去年解散读书会群以后,我专注的做了这几件事:换房、投资、装修、考证(银行从业、基金从业、中级金融、国际金融理财师)。
现在也会有朋友主动来问我买房装修的问题以及如何理财。我干脆把自己的经历和心得写下来,这样更方便分享。

今天从第一次买房的经历开始讲。

01

刚毕业的时候,我根本没考虑过三十岁以前结婚买房。我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攒钱去旅游、去玩儿。攒够机票钱就敢离职。也没玩出多少花样,但是充分的体会了什么是自由。

老天或许不想让我这么一直贪玩下去,让我早早遇到二师兄。他是一个很踏实、上进的人。

我还记得他跟我搭讪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听说你们公司是做房地产的?

2014年,二师兄想跟我结婚。于是我们开始了试探性的看房之路。

02

第一个认真去看的楼盘就是现在著名的烂尾楼“别样幸福城”。项目位于巫家坝一号线地铁口,均价不到八千,上班也方便,很难不心动。

但是回来一算账,发现我们根本买不起均价八千的小三室。我们手上的公积金、存款加上可能借到的钱还不到十万,首付都不够。

后来我们看遍了昆明的新盘、二手房,从北边龙头街的俊发城,到南边斗南对面的东盟森林,东南西北都转了一圈。没经验,看哪都觉得好。但是每次都因为钱不够,不得不放弃。

在2014年、2015年的时候,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调整期,处在一个非常低潮的阶段,昆明市场上也没有多少新房供应。而我们去看过的这些楼盘,大多数都是本地小企业开发商提供的,后来陆陆续续爆出了很多负面消息。

贫穷使我意外地躲开了这些雷区,否则无数个买房的坑我都会一头跌进去。

03

讲个小插曲。

2015年初,有一次我和二师兄周末看完房子去吃烧烤。

我一边喝啤酒一边忍不住吐槽,为啥要买房?有这钱,去体验生活不好吗?买了房以后要还三十年房贷,连换工作的自由都没有了,就算不买房我也不会跟你分手啊。

我还问二师兄:哎,难道你就没有梦想要实现吗?

不知怎地,二师兄听完居然哭了。天呐我第一次见他哭,我也好心慌。

那天晚上我们好像喝醉了,我们还说好不再去看房。

第二天早上醒来,二师兄觉得浑身轻松,似乎卸下了一副重担。而我睁开眼回想起昨晚说的那些话,突然就崩溃了。我跟二师兄说我每次看房,都会想象未来一起生活的样子,好像那样的生活马上就能实现了。我特别想买房!

二师兄哭笑不得,意思是害得接着看呀!

这可能就是,我想和这个男人过一辈子的时刻。

04

好在这一年多的房子没有白看,我们积攒了一点点选房的经验和心得,快速振作起来,重新制定了买房的计划:

首先,划定一个选房的片区,只从这个区域里面挑选适合的房子。

我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半径,划定了一个选房区域,大概是从环城南路到日新路、南亚到民航路之间,南二环附近。我们比较喜欢住在南边,这里距离工作的市中心也不远。这一片有不少次新房,环境好,居住品质也不错。

其次,严控预算。

根据我们能筹到的首付款(加上父母的赞助大约有三十万),和我俩每个月工资流水(加起来一个月有七八千),计算出我们负担得起的房子价格最高不能超过100万,月供不超过4000元(高了银行也不给贷)。

最后,做一个评分表,把我们觉得不错的楼盘小区的优势、劣势都放到表里进行对比,给每一项设定一个加权分。

有了这三条辅助线,我们看房的目标就明确多了。不再盲目奔波,也不会因为中介推荐就去看,而是有选择的去看。收获也比以前多。

05

这个决策的思路有一定的参考性。

买房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有很多很多需求必须满足,希望有好的学校,还想上班方便,楼下有菜市场……但是往往能买得起的房子都不可能满足所有条件。而且常常容易受表面因素影响,比如喜欢那个大飘窗。

所以最好先梳理清楚自己的需求,然后制定一个选房标准,每次看房的时候记得对照这个选房清单,可以保证理性决策。

不同的人买房的需求不一样,所以决策路径不一样,我总结了一下两种决策方式,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从刚需的角度来讲:(刚需指的是结婚、孩子上学等人生特殊阶段所产生的购房需求)

学校/学区 > 交通/配套 > 小区年限/物业管理 > 价格 > 户型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

区位 > 交通/配套 > 价格 > 小区条件 > 户型

刚需房大部分是跟学位绑定,且自住时间长。如果是投资的话,买的便宜比买得好更重要。

不论以上哪一种情况,我认为户型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设计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06

最终我们选择了南二环边上的盛高大城。

有公立小学学位,不论生几个孩子都可以上这个学校。周边好的公立、私立幼儿园都很多,只是没有小学近,送娃上幼儿园需要花一点时间。

交通方面,出小区就可以直接上二环,小区三个出口分别对着二环高架、滇池路和前卫西路,都是交通干道。

至于很多人心里膈应高架噪音问题,其实这算不上什么大问题,装修就可以解决,不影响生活品质。

我们选这里其实并没有考虑学校的因素。我想等我孩子上小学,应该还有十年的时间,不着急。现在想想,还好当时选了个学区房。

我单纯是因为小区环境好,而且房子本身干净整洁,价格又刚好在我的预算范围内,就买了。实际住了几年以后,才慢慢发现这个小区的好。才明白过来,当初的选择其实是有根据的。

看得多,有原则,就已经锻炼出了买房的直觉。

END

留言区说说你买房最难忘的事呗,大家一起来吐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