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打坐静心,对小孩子神散、下焦虚会有帮助? -《儿童健康讲记》连载21

通过打坐安神

听众:老师,小孩神散属于中焦问题还是下焦问题?

李辛:神的问题,和下焦关系最大。中医说精和神,神的状态也体现精的状态。当下焦精虚的时候神会散,当神散的时候下焦就会虚。

忙乱的工作和环境以及长期疲劳会导致神散,我们有必要养成早晚打坐的习惯,上班的间隙也可以,如果没有大段的时间,只要花五分钟坐一下静一静,能起到安神和收聚神气的作用。

家长能够安静下来,对小孩子的健康特别重要。有时候家长带着孩子来看诊,我看家长急躁忙乱的,心里面就有点沉重,因为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孩子不好治。

我在学心理学的时候,学过儿童心理生理的一些原理。小孩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尤其是头几个月,他几乎没有自我意识,妈妈是什么状态,他就是什么状态,类似无我状态。如果妈妈状态很差的话,小孩的状态也会很差。现在很多小孩的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跟他说话不好好听,走神,这些跟家长的关系非常大。

专注才能做好事情,养育孩子也是。打坐能让我们专注,专注就能让我们观察到重点和细节,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你很清楚,他每次出问题你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中医起什么作用?西医起什么作用?其他的方法起什么作用?这些都很清楚的时候,心里就会有底。

我常讲的一个病例,2002年我的朋友带着刚一个多月的宝宝从美国回北京参加亲人的追悼会。宝宝参加完追悼会之后开始发烧,三天不退,跑到协和医院,找不到原因,也处理不了。过来后,宝宝一看就是心神不定的样子。问了才知道,宝宝长得可爱,谁见了都要摸摸她,那天很多参加追悼会的朋友都摸了她,她的神就乱掉了。参加人数很多的聚会,神被扰动,是很多神气敏感的孩子发烧生病的原因。

我给她开了一个经典方:六一散加朱茯苓(滑石甘草加朱茯苓)。滑石把火带下去。很多矿物类药能让人镇静安神。过去很多大房子用石头建造,让人感觉特别稳当,石头能够镇摄虚浮的神气。茯苓是松树根部附近的一种菌,安神和补中焦,方子里并没有退热的药,主要是安神。我跟家长说这几天宝宝谁都不能见,就你陪着她,你也尽量不见人。结果第二天晚上就退烧了。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神乱造成小孩子发烧的问题。

矿物类药能让人镇静安神。比如龙骨、朱砂。中医之所以看重朱砂,神农本草经把朱砂列为上品矿物类第一味药,正是因为它含有重镇的矿物类的信息,能让人镇静安神。但近年来,有人认为朱砂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汞,火煅时可析出水银,所以是剧毒药,不能服用。这是误解。以通常的汤药煎煮及外用法还达不到析出汞的温度条件。如果日用量在0.1g-0.5g之间(更少量即可起作用),并且不大量或长期服用,是安全的。外用涂敷也有很好的效果。

教大家一个收摄身心的基本打坐方法。坐五分钟,感觉一下自己的身体。

坐的方法很简单,放松地盘坐,可以坐在适当的高度的垫子上,帮助脊背自然直,左脚在上或者右脚在上,或散盘都可以,年纪大的人盘不了就自然地坐着,姿势不要强求,以放松舒适为好,内外衣裤宽大一些。

坐的时候干什么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自己,身体是不是放松的,心里面是急躁的、兴奋的、不安的,还是安静的。脑袋里是不是有很多想法冒出来,但我们只是观察,不跟随,不评判。养成打坐的习惯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

初学打坐不要太严肃,要放松,不考虑对错、好坏。你听到外面的声音,知道就行了,不用特别注意它、关注它。同样,你身上有任何感觉也是这样,因为它一直在变化,你知道就行了。这会儿脸上有点痒,过会儿脚趾头有点冷,不用盯着它,不用控制它,也不用分析它是什么原因,也不要试图改变它,只是知道就行了。

如果脑袋里有很多杂念,或者情绪起伏,那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这也是你平时的状态,只是现在安静下来,它变得明显了而已,不需要去控制它,也不必认为“我不能想,我要无念”。这些都是内在的噪音。你知道就行了。

初学打坐的人,觉着身体紧张的时候,可以稍微调整一下,让自己舒服一些,不要过于认真、用力地坐。平时有三五分钟空闲的时候可以经常坐一坐。这就是培养我们的觉知,也能起到收摄精气神的作用

坐的时候,我们身上的各种感觉自己会知道,也知道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房间的温度、味道都能感觉到。脑袋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念头,有的很快过去了,有的好像会跟着想一会儿,同时你也知道你心里是什么状态,情绪怎么样,有的是觉得身体的某个部分有点紧张,有的是觉得有些气脉的流动很明显,还有一些自己无法描述的东西......这些都不要管。

这些感受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身体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部分的状态,平常就是所有这一切成为一个混合体,有时候是以情绪为主导,有时候是思想为主导,有时是以身体的感受为主导的状态。平时这些都同时在那里,只不过你会只关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其他的都忽略了。当我们相对静下来的时候,这些就会被放大。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每天空出一点点时间坐一坐,不用去管这些好像放大了的感受和好像变得很多的念头和想法。如果你发现,你特别在意某个声音,觉得它干扰我打坐了,那有问题的其实是你自己,是你的抗拒反而让你抓住了这个外面的噪音,是你的抓取影响了你。

打坐就像你站在十字路口,你知道很多的车开过,周围也有各种的东西走过,甚至还有飞机飞过,但是你没有专注的去看哪一样东西,也没有跟着它跑,也不会评价这个是好车,那个不是,你只是很放松地站在那里,你都知道,这个就是打坐的状态。

初学者不要逼着自己坐很久,每天可以少量多次地坐,你一天只坐五分钟,但每天都坐,就会有很大的收获。它不光能够帮你把精气神往回收,也能把我们的身、心和意自动地趋于统合,它会自动帮我们平衡。

西方医学的研究发现,这个状态是植物神经系统在发挥作用,是在修复的状态。白天我们是开的状态,处于交感神经过度的应激状态。

经常打坐的人,专注力、觉察力和判断力也会提高,不太容易被外界干扰。从小的方面来说,你去超市不会买回多余的东西;从大的方面来说,你人生中的迷惑会相对少一些。

当你需要选择的时候,你能一下子在一堆事物中找到你要的,那么在生活中你也会更容易地去找到答案,不需要老上谷歌或者是问专家,或者是反复思考。

如果你大多数都是跟从你的直觉来生活的,那你离你的内心比较近,

满足感也会多一点,生活会更简单一点,一切都会形成良性循环。

听众:我一天到晚忙很多事,打坐的时间比较少。早上孩子上学去了,睡个回笼觉没睡着。在床上静静躺一躺,这样是不是相当于打坐呢?

李辛:躺一躺很好,这就是休息一下,收收神。打坐跟躺一躺不一样的地方是,躺一躺很容易就睡着了。如果睡前我们身心还是在思考或者是在情绪中,那么你还是在那个状态下睡着了,就像我们没有关机就把电脑合上了,其实还是在耗能状态。实际上,打坐是把我们一天发生的事情自然地逐一关掉。

听众:早上或者白天工作比较累的时候,或者睡前都可以打坐吗?还有每天打坐的时间、频率是怎么样的?

李辛:对于初学者来说,培养一个收摄身心的习惯很重要,所以,

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可以。如果你有专门的时间,安静的环境,没有人打扰你,这当然更好。

听众:有的人坐着坐着就睡着了,这种情况是接着睡呢,还是怎么处理?

李辛:打坐其实是身心的能量都在往回走,如果在打坐的时候觉得特别困,可能是因为疲劳显现的缘故,这时候不如去睡觉,等清醒了再打坐更好。我们现在的打坐还是为了身心相对健康的初级打坐,如果以后还想要进一步的深入学习,那么,先养成清醒的时候打坐的习惯是有好处的。

听众:子夜是胆经和肝经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非要在子夜打坐?

李辛:子午流注和道家的打坐是两回事。道家比较重视在特定的时辰打坐,它是讲人体跟天地间的交流。在我们还没有条件使自己身心放松,按照正常的节奏走之前,先不用半夜起来打坐。

听众:打坐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有数息的,有守意的,也有念咒的,念佛的,等等。什么样的方法比较快捷一些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李辛:这些方法都可以用,都是入门的方法,但打坐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是“不用力”,身体和意念都不要用力;第二是“无期待”。初学者往往有很多期待,但是打坐和平时我们做事情很不一样,要达到某个深度,往往是在你的意识自然不用力了,也没有任何期待和想法的时候,以思想意识为中心的程序才会消融,或暂退幕后,另一套才会显现。比如,大人本来在教孩子怎么玩耍,然后因事出去了,小孩子开始按着自己的方法玩开了。这个才是自然的、真正的玩耍。

打坐其实只是为了把我们习惯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跟外界的连接先松开。我们平常习惯的快速运作的思维程序,让它自然地慢慢减慢,还有情绪,让它自然地慢慢平静。这几样东西减弱了之后,我们内在的生命力才会起来。它什么时候起来,我们是不知道的。

第三是“关于焦点”。现在有很多的打坐方法,它是需要聚焦的。比如,要专注在哪里或者观想一个东西,或者观息、数息,或者念咒,或者观想光,或者意守这里、那里......这些其实都是方便法门,或者叫系念,一念代万念,是初学者很好的入手方法。

为什么?聚焦有它的作用。因为我们平时的思想到处跑,看到这个也好,那个也好,野马奔腾。那么现在用这一个桩子,把你拴住,但是,等拴住了以后,还是要渐渐松开,回到不用力、无期待的状态下打坐。

听众:我们在汉堡没有指导老师,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打坐更安全?如果打坐一个小时,感觉到背很痛,这种状况是继续坚持,还是就此结束?打坐的时间慢慢地会越来越长吗?

李辛:你觉得还能坐下去就继续,你不想坐了就停下,记住“不用力”。打坐的时间长短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质量。比如你坐了五分钟,觉得已经比较平静了,这就很好。但如果坐一个小时,一直在想我要坚持我要坚持......可能还不如放松地去散散步。

我们是初学者,容易把平时用力的习惯转移到打坐这件事上,所以为什么我建议大家学一下中国文化的其他部分,比如练太极,越用力越打不好。所以中华文化的好处,能让我们在这些愉悦的活动中,体会到如何敏锐地、精确地使用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因为它能让我们的感受更加细微,这样学习就很好玩了。如果说仅仅是因为老祖宗传下来的,必须永远背着它,那太沉重了。

大家对打坐有兴趣深入的话,可以去看南怀瑾老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和《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大家有兴趣可以买一套《南怀瑾全集》,这属于人生中不可不看的好书。

大家再有深入往内走的兴趣呢,可以看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这本书比较深入地介绍了禅修打坐的步骤。这本书也有很好的译释本,是苏树华老师解释的,讲得很清楚。

看书不用管它是哪门宗教的东西,就像我们在中国要用中文,在德国要用德语。在我来看,不同宗教的内在传递的讯息是最宝贵的,而且同出一源,即使表述有差别,也能滋养你、完整你的视角。

这个部分就像空气,它就在这里,你信或者不信,都在呼吸,就像水,你信还是不信,喝了就能解渴。

(未完待续)

作者李辛,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著有《儿童健康讲记》《经典中医启蒙》《精神健康讲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