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论语》讲习录之摘录《八佾》第三

八佾第三

1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千万别翻译成“婶儿可忍,叔不可忍”。此“忍”,是忍心、狠心的意思。《八佾》篇第一则,怎么突然出现孔子评价季氏(季孙氏)的话呢?

季氏是周王下面鲁国的权臣,周王、鲁国君、季氏,差着三个等级呢。八佾:八人行列共六十四人的舞蹈,只能天子(周王)用。诸侯(鲁国君)能用六人行列共三十六人的舞蹈,而像季氏这样的诸侯之下士大夫,只合用四人行列共十六人的舞蹈。但,季氏在家居然享用了八佾之舞,孔子有感而说:这种事都忍心做,还有什么事(他)不能狠心做出来呢!是呀,这和“楚王问鼎”有什么区别?

现在我们去孔庙旅游,还能看见祭孔典礼表演的“八佾”舞,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精神。而这也正是这一篇的重点,孔子主张的“礼”。而礼的根本也是孔子一生做学问的所在。这一篇就是把《学而》和《为政》综合起来的内学外用的文化精神。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不单季孙氏敢如此做,还有孟孙氏、叔孙氏……此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乱的厉害。孔子不禁感叹: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这样,有人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的根本太大了,就好比哲学的最高问。孔子没有跟他讲哲学,只就小的方面回答了他关于礼仪问题——礼仪宁俭不奢,丧事宁戚不易——哦,我们现在的好多人好像正好反着来的:面子问题讲排场,要奢华;丧事不从悲戚,赶紧送火化场完事。

全世界,为什么只有中华民族能延绵继续五千年呢?因为文化。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音:无)也。有政权的存在而没有文化的精神,存也同无。你说,咱们为什么要过春节?因为它是阴历新年,因为它是文化传承。

又是那个季孙氏,野心越来越明显了,孔子几乎是在骂人了: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难道说泰山神(正直的泰山神会拍林放的马屁吗?)还不如林放吗?

春秋很乱,天下有争,但孔子反对权术与阴谋。他著《春秋》晓大义,使“乱臣贼子俱”。

16,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唉,这就是孔子提倡的“礼争”:射箭比赛开始前,对立行礼——礼让(都别谦虚)。然后比赛进行。比赛结束,彼此对饮一杯,赢的说“承让”,输的说“领教”。君子之争也。

以此“礼”推广开来,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这样的:

17,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所问出自《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 hù)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意思是:(姑娘)手柔如新荑,肤色似凝脂。美颈赛蝤蛴,齿白瓠子齐。宽额又弯眉,巧笑倩男儿,美目盼情宜。

这画幅美吧!子夏认为形容的过分了,来问孔子。孔子说“绘事后素”,告诉他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孔子的意思就是:画一幅画要懂得留白,布置一个房间不能太满,人生总要从绚烂归于平淡。子夏一下子就明白了(真是个好学生),他追问“礼仪之后还有个(礼的根本内涵)吗?”孔子肯定高兴,他问对了——“起予者商(子夏: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也”,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啦!

“绘事后素”,就是孔子认为的“礼”的精神。穷源溯本,礼有来处;知往途长,礼存诚敬。

18,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祖真就如同祖先在上,祭神真就如同神在上。孔子说:(如果)我不能亲自参加祭祀,(让别人代劳)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孔子,其为人也尚健,自助者天助: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其为政也将心比心: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其为情也合乎中道: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待事也宽容: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故,有人评价孔子:

19,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地名;封人,管理诸侯封地的人;丧,失去(官职);木铎,以木为舌的铃。这是说“斯有乱世,孔子代天言(作圣言)!”。这个时代呀,为什么会这样呢?孔子感叹,也开出了药方:

20,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0)

相关推荐

  • 教学相长—马氏论语正义:八佾篇1-8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翻译: 孔子说季氏:"让六十四个人在走廊上跳舞,这如果都能忍受得了,还有什么忍受不了的?" 重点词解: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5

    (一)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字面翻译: 有子说,礼的作用啊,最重要的是让人心境安顺,处事自 ...

  • 【珠溪写作】邓敏|《论语》微写作十

    品质    语文     生活 [<论语>微作文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对今世仍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在<论语>中有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八佾第三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 ...

  • 46.自身有污点心再诚也不灵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这句话说的又是有关"季氏" ...

  • 论语:季氏旅于泰山(3-6)

    "林放问礼之本"得到孔子的高度称赞.林放这个人还知道探究礼的根本,而季氏家族却频频僭礼,孔子对此一直持批评态度.对于自己的学生冉有,作为季氏的家臣,却不能有效制止季氏的种种僭礼行为 ...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礼的根本与“君子无所争”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孔子这一部分谈到了礼的根本以及"君子无所争"等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原文]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 ...

  • 9《论语》讲习录之摘录《泰伯》第八

    <泰伯> 此一篇,相当于<为政>的引申注解,上有圣人做榜样,下有学子为借鉴. 泰伯是谁?周文王祖父是大王,生子泰伯.虞仲.季历,季历生子文王.泰伯为了让王位给季历,逃走到了吴地 ...

  • 1《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本人主张以经解经,所以此文为一家言.这是我讲给我女儿的,仅供他人参考.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角落,聚居的意思.)邑(今 ...

  • 2《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看注释,我们很容易理解这则语录的意思:有子,孔子的学生 ...

  • 3《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第一篇<学而>是内修,到第二篇<为政>就是学问的外用了."为政",只是人做事中的一种而已,它不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是孔子所提的"为政"教化 ...

  • 6《论语》讲习录之摘录《公冶长》第五

    公冶长第五 本篇形式对话居多,内容则是评价居多.有老师捧学生的,也有学生捧老师的,还有评价他人的.总的来说是讲"仁"道以为用.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 ...

  • 7《论语》讲习录之摘录《雍也》第六

    雍也第六 <公冶长>是讨论.评价的上部,那<雍也>就是下部.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在孔子弟子中,他认为道德.学问都好的是颜回:好勇.军事第一的是子路:政.经.外第一的是子贡: ...

  • 8《论语》讲习录之摘录《述而》第七

    <述而> <论语>之成书,每一篇都编的连贯而美,自成章法.今天我们试着顺其章法读一读.假设,这是孔子作的一篇讲演报告,模拟孔老师的话,用"加下划线"的字记录 ...

  • 10《论语》讲习录之摘录《子罕》第九

    <子罕> 本篇还是孔子教育的引申,重点就在第一则.<乡党>是记录孔子当时的生活,有些还值得借鉴,所以选取几则为参照. 47,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从<论语>及孔子著 ...

  • 日常练字 | 小楷 论语·八佾(三)

    论语·八佾(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