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论语》讲习录之摘录《八佾》第三
八佾第三
1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千万别翻译成“婶儿可忍,叔不可忍”。此“忍”,是忍心、狠心的意思。《八佾》篇第一则,怎么突然出现孔子评价季氏(季孙氏)的话呢?
季氏是周王下面鲁国的权臣,周王、鲁国君、季氏,差着三个等级呢。八佾:八人行列共六十四人的舞蹈,只能天子(周王)用。诸侯(鲁国君)能用六人行列共三十六人的舞蹈,而像季氏这样的诸侯之下士大夫,只合用四人行列共十六人的舞蹈。但,季氏在家居然享用了八佾之舞,孔子有感而说:这种事都忍心做,还有什么事(他)不能狠心做出来呢!是呀,这和“楚王问鼎”有什么区别?
现在我们去孔庙旅游,还能看见祭孔典礼表演的“八佾”舞,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精神。而这也正是这一篇的重点,孔子主张的“礼”。而礼的根本也是孔子一生做学问的所在。这一篇就是把《学而》和《为政》综合起来的内学外用的文化精神。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不单季孙氏敢如此做,还有孟孙氏、叔孙氏……此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乱的厉害。孔子不禁感叹: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这样,有人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的根本太大了,就好比哲学的最高问。孔子没有跟他讲哲学,只就小的方面回答了他关于礼仪问题——礼仪宁俭不奢,丧事宁戚不易——哦,我们现在的好多人好像正好反着来的:面子问题讲排场,要奢华;丧事不从悲戚,赶紧送火化场完事。
全世界,为什么只有中华民族能延绵继续五千年呢?因为文化。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音:无)也。有政权的存在而没有文化的精神,存也同无。你说,咱们为什么要过春节?因为它是阴历新年,因为它是文化传承。
又是那个季孙氏,野心越来越明显了,孔子几乎是在骂人了: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难道说泰山神(正直的泰山神会拍林放的马屁吗?)还不如林放吗?
春秋很乱,天下有争,但孔子反对权术与阴谋。他著《春秋》晓大义,使“乱臣贼子俱”。
16,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唉,这就是孔子提倡的“礼争”:射箭比赛开始前,对立行礼——礼让(都别谦虚)。然后比赛进行。比赛结束,彼此对饮一杯,赢的说“承让”,输的说“领教”。君子之争也。
以此“礼”推广开来,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这样的:
17,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所问出自《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 hù)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意思是:(姑娘)手柔如新荑,肤色似凝脂。美颈赛蝤蛴,齿白瓠子齐。宽额又弯眉,巧笑倩男儿,美目盼情宜。
这画幅美吧!子夏认为形容的过分了,来问孔子。孔子说“绘事后素”,告诉他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孔子的意思就是:画一幅画要懂得留白,布置一个房间不能太满,人生总要从绚烂归于平淡。子夏一下子就明白了(真是个好学生),他追问“礼仪之后还有个(礼的根本内涵)吗?”孔子肯定高兴,他问对了——“起予者商(子夏: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也”,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啦!
“绘事后素”,就是孔子认为的“礼”的精神。穷源溯本,礼有来处;知往途长,礼存诚敬。
18,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祖真就如同祖先在上,祭神真就如同神在上。孔子说:(如果)我不能亲自参加祭祀,(让别人代劳)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孔子,其为人也尚健,自助者天助: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其为政也将心比心: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其为情也合乎中道: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待事也宽容: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故,有人评价孔子:
19,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地名;封人,管理诸侯封地的人;丧,失去(官职);木铎,以木为舌的铃。这是说“斯有乱世,孔子代天言(作圣言)!”。这个时代呀,为什么会这样呢?孔子感叹,也开出了药方:
20,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