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重读鲁迅之《故乡》‖ 黄建国

重读鲁迅之《故乡》
黄建国

我看过很多写故乡的作品,但给我留下记忆的很少,鲁迅的《故乡》是其中印象很深的一篇。最初读这篇小说,是初中时语文课本上读到的,距今也是四十多年过去了。后来也重读过几次,但已是过去很多年了。这些年鲁迅的作品与我们渐行渐远,时代与鲁迅作品的隔膜似乎越来越大,看鲁迅作品的人也越来越少。我最近一次读到或者是听别人读到鲁迅的《故乡》,是在中央电视台一个叫做《朗读者》的节目上,著名乡土作家刘亮程朗读了这篇作品。

刘亮程自称为是老农民作家,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描写山村,被人们誉为是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乡村哲学家。刘亮程朗读《故乡》前和主持人董卿有一段谈话,“你住在城市,家乡已远,青葱远去。那个内心中的乡,永远是一个隐隐约约的,犹如天边的云朵一样的内心存在,我们就是怀着这样一个内心的乡在城市中生活。乡村会消失,但是乡愁不会……”

刘亮程朗读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但很有感情:“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记得的故乡……”不知怎的,听刘亮程读到这里我已是泪流满面了。

与其说是刘亮程的朗读感动了我,还不如说是《故乡》这篇作品给我带来的那些回忆触动到了我,每次读鲁迅的《故乡》或听别人讲读《故乡》,都会被深深地感动。讲读《故乡》这篇作品给我记忆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上初中时语文老师讲《故乡》时的情景,还有一次是上大学时文学写作教授给我们讲析《故乡》时的感动。

《鲁迅故乡》 吴冠中 作

我上初中正值“文革”时期,初中老师给我们讲读课文更多的是从政治意义上去讲的,老师讲《故乡》这篇课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闰土和杨二嫂,都是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的,通过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来说明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改变。老师说鲁迅通过《故乡》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贫苦、落后、愚昧的无可奈何;因中国农民的生命力、活力被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扼杀而悲伤;因人性的扭曲而痛苦;因农民的贫苦生活而同情。

初中老师讲《故乡》时为了加深我们对鲁迅作为“文化革命的先驱”的认识,还给我们讲了鲁迅先生的一些背景,说鲁迅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是鲁瑞,所以为何鲁迅姓周名树人了。鲁迅的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老师有点炫耀知识地对我们说,周敦颐你们可能不知道多少,但他的《爱莲说》你们就不可能不知道了,犹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那几句可谓经典。老师还发挥想象地对我们说,也许是莲花的“骨干”遗传了鲁迅,才有了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腑首甘为孺子牛。”刚直不阿的骨气。

上大学时,大学教授讲鲁迅的《故乡》则又是另一番感受了,教我们文学写作课的老师是董味甘教授,董教授是专门研究鲁迅文学作品的,鲁迅的很多作品他都能背下来。董教授鲁迅作品特别偏爱,给我们上写作课时,范文都是用的鲁迅作品,而选的更多的是鲁迅的小说和散文,讲的多是像《故乡》和《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这样怀旧而抒情的作品。这使我对鲁迅作品有了新的认识。

过去多是看鲁迅的杂文,加上那个时代宣传鲁迅的文章多是“投向封建主义的投枪和匕首。”是“讨伐反动势力的战斗檄文。”使我们对鲁迅的作品形成了一种“偏见”,好像鲁迅的文章都是文锋锋利的那种战斗檄文。听了董教授对鲁迅作品的讲解,我们才知道鲁迅作品还有他“铁骨柔情”的一面,才真正理解到鲁迅先生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真性情。

董教授讲鲁迅作品,可以不看讲义就能熟练地背诵出来,至今我还能回忆出他给我们上课时的样子。他朗读鲁迅作品时,双手背到背后,从讲台前走到教室的最后一排,边走边读,而后又一边走一边读走回讲台。董教授是川东那边的人,普通话有很浓的川东口音,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川普”那种感觉,他朗读时的那种认真和感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董教授讲鲁迅的《故乡》,与我们初中时语文教师讲《故乡》有很大的不同,他更侧重作品的文学性,所以听董教授的课给人一种“享受”感觉。

《鲁迅乡土》吴冠中 作

董教授给我们讲授的《故乡》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海边有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在这里,没有一种色彩不是鲜艳明丽的,任何两种色彩之间的对比都是鲜明的,它们构成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月光下的大自然是那么静谧,那么安详,但在这静谧的世界上,“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它幽静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杂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自然,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

少年闰土

董教授这样的讲授,使我们既感受到了故乡的美,又感受到了少年时代闰土的纯朴、活泼开朗、热情诚恳、勇敢能干、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这同后来讲到鲁迅重回故乡看到成年时的闰土“迟钝呆滞、吞吞吐吐、谦恭卑贱、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像一个木偶人”的景象,形成巨大的反差,曾经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闰土的一声“老爷”更使鲁迅感到“心碎”。《故乡》通过闰土少年到中年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贫苦、落后、愚昧和对人性的扭曲。

从初中到大学,两次听老师讲读鲁迅的《故乡》,两次由于自己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当时的境况不同,我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两次老师讲授的角度和侧重不同,我对鲁迅《故乡》的感悟是不一样的。就像鲁迅曾说过的那样:“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生活实践、社会地位和文化知识的不同,理解是不一样的。

年龄、生活、文化和历史,都会使我们对《故乡》有着不同的感情和认识。

我今天重读鲁迅的《故乡》,又有很多和过去不一样的感情,也许是人上了年纪的原因,怀旧和乡恋的情感更多了。

一般而言,故乡就是自己的出生地。从地理概念上说,故乡其实就是家乡,是长时间生养我的那片土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童年、少年乃至自己生命中的许多岁月,都是在故乡度过的,那里不但有自己的家、亲人,更有自己家族的记忆。一个人的经验积累以及情感与性格,都与家乡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

故乡给人以无尽的乡愁和情恋,无论时间多么久远,无论你身处何方,你都不会忘记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乡音可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会逐渐淡忘,但乡愁不会,它将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加浓郁。

故乡在我们的心中,故乡在我们的梦中。魂牵梦萦故乡情,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那一份难舍的牵挂!

作者简介

黄建国,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至今已在国家、省级数十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和诗歌五百余篇。出版个人小说集《情感世界》和长篇小说《金黄色的油菜花》等多部作品。作品曾获五台山文艺小说奖、阳翰生文艺奖、谢晋文艺小说奖等奖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