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骗你读这些书(是系列但不承诺更新)
本来是学校布置的一个任务,写几本书的导读,要求有趣一些,能引起 低年级本科生兴趣的那种。我挺乐意做这件事的,果然也确实写得挺嗨。
《枪炮、病菌与钢铁》
近代以来,中国人有一个焦虑,就是中华文明曾经那么辉煌,怎么会落到西方之后了呢?还有些特别有民族自豪感的朋友,则有另一个不甘,中华文明是个古老的文明,但在古老的文明里,却是起步晚的,为什么华夏文明就没有比埃及、两河更早呢?
《枪炮、病菌和钢铁》这本书,尽管关于中国的篇幅不算多,但某种意义上看,倒是回应了这两个问题。
而且,第一它的答案至少看起来相当有说服力,第二它的答案应该也会让大多数中国人比较舒适。
简单说就是,中国人种没问题,绝不比西方差;中国文化也没问题,事实上大多数文化问题都是伪问题。
因为归根结底是地理问题。
按照作者的观点,不管哪个文明,发展总之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首先要有农业,即种植庄稼和养殖牲口。
有了农业,人类养活自己的能力才会大大增加,人口总数才会增长。而人口总数增长后,才会有复杂的社会结构,才会产生专门的统治者,才会需要文字之类的工具,而这些正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有了农业,有一部分人才可以从生产食物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于是这批人的聪明才智被释放出来,去进行各种发明创造。
有了农业,具体说是经常和各种牲口接触,于是就会被动物传染上各种疾病,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没有抗体的就病死了,活下来的都是筛选过的,——那么,将来养过牲口的去和从没养过牲口的打交道,疾病就会是你的盟友:比如欧洲人征服美洲,手段固然是凶暴已极,但杀死印第安人的速度,还是没有病菌快。
总之,农业是一切文明的基础。
但是,如果你生活的地区没有足够的耕地,没有合适的植物和动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农业。而且,早期农业生活一点也不舒适,从获得营养的角度看,也不如狩猎-采集,所以如果你生活的地方碰巧资源丰富,一个猎人也不会甘心沦为一个农民。
由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步比埃及、两河晚,其实是我们的祖先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可以更晚一点堕入农业之苦。当然同理,欧洲到公元1000年很多地方还跟石器时代没有本质区别,倒也不是欧洲人蠢。大家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罢了。
人类社会发展到文明阶段,后来好多文明却又崩溃了,其实也不是后人愧对祖先的伟大智慧,而是人类社会的运转,一不留神就会超过自然环境承载的上限,然后就只有崩溃一途了(作者另外还有本书就叫《崩溃》)。从这点看,中国人和欧洲人同属幸运儿,因为这里的生态系统特别复杂,都比较经得起折腾。
至于近代欧洲领先,原因则是欧洲地理天然适合分裂,中国地理天然适合统一。分裂有一个好处,就是有更多试错机会。比如说,郑和下西洋这事,被后来的明朝皇帝叫停了,于是中国的航海事业也就真停止了;哥伦布提出往西走到东方的思路,被葡萄牙国王否定了,他却还可以去西班牙碰碰运气。
当然,统一自有统一的优势,中国倒也不必羡慕欧洲。贾雷德·戴蒙德还特别看重一点,就是你的地理位置,是否容易分享别人的发现和发明。欧亚大陆历史上之所以一直以来是最发达的大陆,一大原因就是占有这个优势。以现代交通、通讯之发达,看着别人去试错,然后集中力量办大事,倒也不失为一个良方。
本书1998年获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至今已经20多年过去,细节论证或许有过时的地方,但总体思路,仍然颇有启发性,并确实深刻影响着众多学人和一般文史爱好者,比如前些年影响巨大的《人类简史》,诸多观点就显然处于此书笼罩之下。
《盐铁论》导读:
首先要说明,这并不是本讲化学的书。
盐和铁,今天听起来都没什么高大上的色彩了。但第一,这两件东西是所有人生活的刚需,第二,古代生产条件下,要从事盐铁行业,有相当高的技术门槛。所以,能进入这两个领域,就是暴利。
汉武帝时代,雄才大略的皇帝要出击匈奴,要四面开拓,还要大兴土木修建宫室,要在方士身上大笔投资求长生不死药,要在到访的其他民族的人身上花钱展示中国的富强……当然,由于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和其它因素,皇帝也要赈济灾民。总之,朝廷非常缺钱。
有人就向汉武帝建议,对盐铁行业实行国家专卖政策,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
汉武帝于是就推行了这样的政策,果然,财政赤字问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但同时,国家垄断导致盐和铁的价格飞涨,官府所产的盐,有的又苦又涩,根本没法吃;官府所产的铁器,规格很单一,不能符合民间多样化的需求,质量还差到有时割草都割不断。
汉武帝去世后,儿子汉昭帝即位,他接手的是一个幅员空前辽阔,同时人民疲惫不堪的国家。掌控朝廷实权的霍光,于是决定召集地方上道德学问都很优秀的儒生(所谓“贤良文学”),来和国家财政部门的官员辩论,要不要政策转型。
这次辩论背后,当然涉及到不便宣之于口的政治斗争,但不管怎么说,双方唇枪舌剑坦率交换了意见,对汉武帝时代的国家战略尤其是经济政策,进行了非常全面深入的探讨。
非常幸运的是,会议纪要保存了下来。
到汉宣帝时代,一位叫桓宽的学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也就产生了这部今天我们所见的《盐铁论》。
贯通起来说就是,《盐铁论》是汉宣帝时代的学者根据汉昭帝时代的一次会议的纪要整理出来的关于汉武帝时代的政策的重要文献。
和代表更高端的精神的著作比如说先秦诸子比,这本书给人的启发,可能更加直接。
比如主管国家财政的官员,只想着怎样更有效率地汲取民间财富,而对这些敲骨吸髓的政策对普通民众会造成多么惨痛的伤害,根本不屑介怀。
比如仿佛代表社会良心的“贤良文学”,痛诉民间惨状时表述极具感染力,但一旦问及该如何走出国家必须的面对困境,他们就两眼一抹黑。——甚至说出只要我们搞好大汉的道德建设,就能让匈奴主动归顺我们这样的奇葩观点来。
也许更可悲的是,现在看许多媒体上对类似问题的争论,不论左派还是右派,都有很多人思想认识就停留在二千年前的水平上,而陈述事实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还大为退化。
当然,专业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肯定是要精密深透多了。所以,还是要少刷媒体多看书。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古希腊被视为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
希腊世界的崛起,是因为一场战争:希腊人击退了此前急速扩张的波斯帝国,从此希腊各城邦自信心大增,民族荣誉感爆棚。近代以来的西方作家,也喜欢极力讴歌这次胜利的伟大意义。
希腊世界走向衰落,则就开始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雅典在阿提卡半岛,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从雅典人的角度说,和斯巴达人开战,就是对伯罗奔尼撒的战争,这是这场战争得名的由来。
所以谈到这场战争,近代西方人也常常痛心疾首。
正因如此,某种意义上说,理解这两场战争,堪称是了解西方的两把密钥。
关于这两场战争,古希腊历史学家,各提供了一部伟大的著作。
讲述希腊与波斯的战争的,是希罗多德的《历史》。那是一部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注重常识却不怎么讲究抽象的理性,洞察人性却有点过分讨好读者(其实是听众,因为希罗多德是公开讲述自己的作品的)的书,换句话说,这是一部读惯了《左传》《史记》的中国人,读起来也会觉得特别亲切的著作,一比较还会发现,原来左丘明、司马迁的结构意识是这么好。
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却完全不同。他的著作,清晰,明辨,注重史料来源,尤其是对历史因果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要对这样一部杰作进行整体评价,是颇为困难的事,这里仅提几个特别引人兴味的点:
雅典和斯巴达之间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修昔底德详细梳理了许多具体争端出现的因果。修昔底德告诉读者,当时敌对双方本来颇为克制,是诸多偶然因素造成了严重后果,并且最终使局面变得不可收拾。但他同时指出,不要被这些细节蒙蔽了眼睛,竟以为战争本来可以避免。实际上当时斯巴达和雅典注定一战,因为斯巴达是希腊世界固有的霸权,而雅典是一个新崛起的强权,新强权必然要挑战旧霸权,而旧霸权也必然会回应这种挑战,这样战争将会变得不可避免。这个规律,被后世学者概括为“修昔底德陷阱”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和古希腊大多数有教养的人士一样,修昔底德对民主制度没有好感。他推崇的雅典领袖是伯利克里,伯利克里著名的《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那段被广泛引用的台词:“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云云,其实很可能不是演说原文而是修昔底德创作的,但修昔底德同时又强调,伯利克里之伟大,正在于他引导人民,而不是被人民引导,俨然是只有虚伪的民主才是好民主的意思。
伯利克里之后,雅典激进民主派的领导克里昂的演说风格则截然不同,他只使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型,观点十分极端,赤裸裸的鼓吹雅典的利益而不加道德说辞的掩饰,演说时辅以夸张的动作制造效果,这强烈的画面感,今天的读者可能尤其觉得如在眼前。
还有就是,修昔底德的文风,给人感觉是十分客观冷静,以致于有人说,如果不知道作者的身份,你很难判断他是雅典人还是斯巴达人,甚至于仿佛是个对这场战争绝对超然的外星人。但仔细寻味他对一些事件的叙述,还是可以发现他的雅典立场其实极为坚定。如何把你的宣传做得不像宣传,这可能是一门格外需要学习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