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初期军事家伏波将军:马援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 )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援在讨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逝世。死后遭人构陷,被刘秀收回新息侯印绶,直到汉章帝时才获得平反,追谥“忠成”。唐德宗时,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被加封为忠显佑顺王,位列武庙七十二将。清圣祖时从祀历代帝王庙 。

伏波将军只是鉴于个人能力的的称号。第一位出任伏波将军的即汉武帝时候的路博德,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第三位荣任伏波将军的是汉末建安时候的陈登,继陈登之后,建安时期还有一位伏波将军,那便是曹魏的夏侯惇,曹魏立国后,还任命过四位伏波将军:满宠、甄像、孙礼、卢钦。任期最长的伏波将军是西晋的孙秀。晋代另外还有伏波将军三人。著名的炼丹术士 葛洪 另外两位伏波将军,则都是晋军都督陶侃手下的属将.最后的伏波将军是南朝陈代的王飞禽。

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伏波其命意为降伏波涛,历朝历代中曾出现多位被授予付伏波将军的人物,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战国时,各国多以卿、大夫领军。秦置将军,掌征伐战斗,往往事讫即罢。汉初承秦制,虽设将军,但不常置。至汉武帝时,战事频仍,将军广置,名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次是前、后、左、右将军,还有名目众多的封号将军,如强弩将军、拔胡将军、浚稽将军、贰师将军、横海将军、楼船将军、将屯将军、护军将军等。伏波将军即是这众多封号将军中之一号。

诫兄子严敦书

【作者】马援 【朝代】汉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马援是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后裔,本姓马服氏,后简化单姓马。

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是西汉武帝时的大臣。马通与其兄长马何罗同宠臣江充关系友好,并参与巫蛊之乱。后来,武帝反思巫蛊之祸,开始对参与制造巫蛊之乱者的惩处。马何罗忧惧不已,于是铤而走险,与马通、马安成合谋,企图刺杀武帝。但其阴谋被金日磾发现并阻止,马何罗兄弟宗族遂被诛杀。

马通虽死,马通之子马实却没有被处死。马实于汉宣帝时“以郎持节,号使君”;马实生马仲,官至玄武司马;马仲生四子,第四子就是马援。

建武八年(32年),刘秀亲征隗嚣。马援在光武帝面前用米堆成山谷沟壑等地形地物,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路部队进退往来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无不毕现,对战局的分析也透彻明白。刘秀大喜道:“敌虏已在我眼中了。”第二天,光武帝挥军直进,占领了天水的16座属县,隗嚣军主力基本上被汉军消灭。此战,马援“堆米为山”是此战取胜的重要原因,这在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建武十一年(35年),刘秀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马援派步骑三千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数百人,获马牛羊一万多头。马援还派羌族豪强杨封说服塞外羌人,让他们与塞内羌族结好,共同开发边疆。建武十三年(37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各部联合,杀死官吏,发动叛乱。马援率四千人前去征剿,断绝羌人的水源,控制草地,并以逸待劳。羌人水草乏绝,陷入困境,首领们带领几十万户逃往塞外,剩下的一万多人也全部投降。从此,陇右安定。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六年,恩威并施,使得陇西兵戈渐稀,人们也逐渐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建武十六年(40年),在交趾也就是今越南北部发生了“二征(即征侧、征贰)起义”。而东汉王朝给出的应对措施则是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前去讨伐,经过三年的时间马援便予以平定。在平定二征并将其斩首后,马援被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还京师后更是被赐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拜将封侯,荣宠加身。可以说此时的马援已真正到达人生的巅峰,但在这看似光明的人生局面之下却早已涌动着危机的暗流。

在建武十九年(43年)得封新息侯后,马援对着自己的从属作了一番充满感慨的演讲,表明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慷慨大志,又表露了对下属的感激之情,而这番演讲的结果则是“吏士皆伏称万岁”。鉴于王莽篡位教训,光武帝一生“总揽权纲”,“政不任下”。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对权力极度迷恋,不愿放手,实际上也是对手下大臣的一种猜忌和不信任的表现。如今面对声威如此鼎盛以至于被军士伏称万岁的马援,很难想象光武帝不会产生猜忌的心理。后来的事实表明光武帝对马援的猜忌是存在的,而马援最终的悲剧命运,光武帝几乎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建武十九年(43年)秋,马援还在交趾前线之时,听闻两个侄儿马严、马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于是便语重心长地写下了传唱千古的《戒兄子严敦书》,在信中,马援强烈地反对两个侄儿议人长短,谆谆教导他们谨言慎行,不要效仿豪侠杜季良的行为。但是令马援没有想到的是,这封本来是劝诫侄儿谨言慎行的家书却产生了一个戏剧性的结果,便是这封家书被杜季良的仇人所获,至于马援的家书为何会为外人所得,我们已不得而知。杜季良的仇人以这封家书为证,上书光武帝指责杜季良的不当行为,同时提出与杜季良相结交的窦固与梁松二人与其一起“败乱诸夏”。光武帝随之指责窦梁二人,并将讼书和马援的家书出示给二人,最终的结果则是“松、固叩头流血,而得不罪。诏免保官”。马援由此间接得罪了两个非常要害的人物:窦固和梁松。众所周知,窦固出身于汉朝传统大族和皇室宗亲窦氏,属于当朝显贵。而梁松则是刘秀女儿舞阴公主之夫,贵为帝婿,地位亦十分显赫。马援得罪他们无疑是极为不利的,而后来梁松更是寻机报复了马援。

建武二十四年(48年),武威将军刘尚前去讨伐今湖南武陵地区的五溪蛮,惨败而归。马援便希望自己能够替其前行。光武帝最初以其年事已高予以拒绝,但最终马援以62岁高龄披甲上马打动了光武,于是便有了这位百战老将的最后一次出征。在马援的副将名单中,有马武和耿舒等人,这些都是光武帝嫡系的代表人物,正如前文所述,马援和他们素非同路,关系也似并不和睦。果然,在进军路线的选择上马援便和他的部将发生了分歧。当军队来到下隽(今湖南沅陵县东北)时,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由壶头(今沅陵县北)进军,路途较近但是水势颇为险恶;另一条则为由充(今湖南常德市境)进军,这条路线道路较平但路线较长。马援主张由第一条路线进军,而耿舒则主张第二条,事闻于光武帝,他从马援之策。但因为水势的险要和气候的炎热,马援的军队遭受到了挫折,他自己染病,许多士兵病死。

南宁伏波将军马援庙

如此,本来便与马援意见不和的耿舒自然十分不满,写信给自己的哥哥耿弇发牢骚,并暗示马援有拥兵自重的嫌疑。耿弇将其上呈给光武帝,刘秀针对这种情况便派出梁松前去责问马援。当梁松到达五溪蛮前线之时,马援已经病死,这位纵横沙场一生的功勋老将先于即将到来的危机而去,已是不幸中的万幸。而梁松果然做出了构陷之事,光武帝闻之大怒,收回了马援的新息侯印绶。当初马援还在交趾之时,发现食用那里的薏苡能够抵御瘴气,又因其果实较大,品质较优,便带回一车返京。人们均以为马援带回的是南方的珍宝,权贵们更是猜测不已,只是由于马援正当宠,便无人深究。而此时这件事却被翻了出来,说那是“明珠文犀”,而属于南阳系又为马援征五溪蛮下属的马武等人也上书证实确有其事,光武也愈加愤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冤案“明珠之谤”。

马援家人惶恐不安,宾客故人不敢相会,马援遗体也只能暂时草葬,后来马援的侄儿马严与马援的妻子以草索相连前去请罪,并先后六次上书鸣冤,才得以让马援正式下葬。一代忠臣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由得让人唏嘘不已。马援墓位于现在的陕西省,马援墓的具体位置在宝鸡市扶风县城,地处关镇伏波村西。

马援与其他开国功臣不同,大半生都在“安边”战事中度过。马援为国尽忠,殒命疆场,实现了马革裹尸、不死床箦的志愿。他忠勤国事,令人钦佩。马援进身朝廷,没有一个人推举荐拔,全靠自己公忠为国。后来居于高位,也不结势树党,堪称一代良将。

历代评价

刘秀:瞿铄哉是翁也!

马援半身像

孟冀: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朱勃: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度江海,触冒害气,僵死军事,名灭爵绝,国土不传。

吕种:马将军诚神人也!

葛洪:邓禹马援田间诸生,而善於用兵;萧何曹参不涉经诰,而优於宰辅,尔则知人果未易也。

范晔:①马援腾声三辅,遨游二帝,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然其戒人之祸,智矣,而不能自免于谗隙。岂功名之际,理固然乎?夫利不在身,以之谋事则智;虑不私己,以之断义必厉。诚能回观物之智而为反身之察,若施之于人则能恕,自鉴其情亦明矣。②伏波好功,爰自冀、陇。南静骆越,西屠烧种。徂年已流,壮情方勇。明德既升,家祚以兴。

王由礼:二帝已驰声,五溪还总兵,受诏金鞍动,论功铜马成,唯称聚米势,无惭薏苡情,虽谢云台影,犹传千载名。

刘禹锡: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汉垒磬鼯斗,蛮溪雾雨愁。怀人敬遗像,阅世指东流。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

《宣和画谱》:昔人论人物则曰:白晰如瓠其为张苍,眉目若画其为马援,神姿高彻之如王衍,闲雅甚都之如相如,容仪俊爽之如裴楷,体貌闲丽之如宋玉。

张预:孙子曰:“亲而离之。”援陈祸福以离嚣支党。又曰:“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援聚米为山谷,而汉帝谓“虏在吾目中”。又曰:“绝山依谷。”援据水草而羌困败。又曰:“攻其所不戒。”援陈军向山而绕袭其后。又曰:“涂有所不由。”援从壶头而军不利是也。

刘祁:马援书诫兄子,使之效龙伯高,无效杜季良,所为则善矣。虽然,杜季良仇人讼书引援诫为证,竟免官,而梁松、窦固因之被难,梁松由是恨援,死后构陷,至妻子不敢归葬。若是,则初时戒子侄好议论人长短,而不知先以此陷于祸也,悲夫。

陈亮:昔者马援率景舒进击武陵溪蛮,军次下隽,其道有二:一曰壶头,一曰充。壶头则路近而水险,充则涂夷而运远。舒欲从充,将以正合也;援欲从壶头,将以奇胜也。……帝遂舍舒而从援,援既进兵,贼乘高守险,欲前不可,欲退不能。已而暑甚,士卒多疫,卒不战而自败。嗟夫,若援者,可谓不明乎履险之术矣。吾以为当声言从充,纵其降口,使归以告。多张疑兵,鸣鼓鼙、盛旗帜,若从充进。贼必悉众出拒,吾密遣轻兵乘舟急进径自壶头以掩其无备出其不意则贼气丧胆沮不知所以为御者矣五溪诸蛮可以一战而擒也不知出此而明明履险其败也固宜然援则失矣而议者方以景舒之计为得是所谓见牛而未见羊也故从援则必败从舒则未必胜从吾之计则发必中攻必克。……始援谋隗嚣于掌握之间,击诸羌于指顾之顷,破交趾、平峤南,出奇制胜,前无坚敌,不可谓非一时之杰也。然至此而失,岂其终老而智耄耶?

徐钧:还书万里诫诸郎,毁誉翻成悮季良。说道谨言元不谨,谤招薏苡亦堪伤。

陈元靓:南征交趾,西破芫戎。于谁之德,伏波之功。老当益壮,心存匪躬。天长地久,人仰英风。

胡三省:马何罗为逆于汉武之时,而马援贵显于东都再造之日。沈充失身于王敦,而沈劲尽节于司马。恶恶止其身,追罪异代之臣而并弃其子孙,此盖出于一时之爱憎,姑以是说而借口耳。

梁周翰:邓禹败于回溪,终身无董戎之寄;马援死于蛮徼,还尸阙遣奠之仪。

唐愈贤:千古英雄绝可怜,云台无用说蝉联。苍藤古木撑晴日,短牖残楹锁暮烟。万里音书严画虎,满天风雪阻飞鸢。而今矍烁翁何在,独立秋坛一怅然。

归有光:光武承王莽之乱,奋迹南阳,恢复旧物,则有邓禹、吴汉、贾复、寇恂、马援、冯异、岑彭、来歙之徒宣其力。

李贽:援初为书与嚣将杨广,使晓劝嚣,其言甚美。朱勃之上书白援无罪也,其言亦美。然援实侠之豪,其为书与严、敦,反令其效伯高,不欲其效季良,何哉?然卒以此书得改葬,则此书信不为无意矣。范氏谓其“戒人之祸,智矣,而不能自免于馋隙”,此言非也。夫扶波,节侠也,既自许于马革裹尸矣,又何畏乎壬人?何畏乎馋说?嗟乎!功名之际,理自宜然。

黄道周:马援大志,少便莫伦。益坚益壮,时时自陈。阳蛙井底,嚣挟奸心。及见光武,知帝有真。聚米指形,帝喜进兵。西羌内寇,边害频频。拜援陇守,击破先零。金城欲弃,援苦请存。归民乐业,羌来和亲。宾客故旧,日满其门。征侧、征贰,二女不驯。伏波伐之,传首立勋。裹尸明志,矍铄报恩。壶头失利,受责虎贲。怒收印绶,叹杀功臣。

王夫之:①马援,倜傥之士也。②能任也,则不能让,所谓豪杰之士也,韩信、马援是已。

曹雪芹: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郑观应:古之为将者,经文纬武,谋勇双全;能得人,能知人,能爱人,能制人;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凡古今之得失治乱,阵法之变化周密,兵家之虚实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无不洞识。如春秋时之孙武、李牧,汉之韩信、马援、班超、诸葛亮,唐之李靖、郭子仪、李光弼,宋之宗泽、岳飞,明之戚继光、俞大猷等诸名将,无不通书史,晓兵法,知地利,精器械,与今之泰西各国讲求将才者无异。

易顺鼎:四十里雪浪飞来淘尽千古英雄有鸦阵神兵犹传部曲,廿八将云台在否赢得五溪祠庙与裘号首分占江山。

金虞:南征一曲武溪深,凄绝骚人币古心。裹革勋名谁得似,站鸢风景客重临。群山尚作论兵势,万里常怀教子。毕竟何如乘款段,拜来床下独沉吟。

黄彭年:①张良之运筹帷幄,薛公之策英布,李左车之说陈余,马援之聚米为山、指画形势,谋之正也。②魁梧之壮士或外强而中干,委鄙之野夫或怀奇而负异,无以貌举也。马援矍铄,尚思马革以裹尸;终军少年,即欲请缨而击越,无以年举也。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张良、赵充国、邓禹、马援、诸葛孔明、周瑜、鲁肃、杜预、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

蔡东藩:①马援笑述为井底蛙,而劝嚣事汉,已料二子之不足有为。及东至洛阳,见光武帝之脱帻相迎,即有君择臣臣择君之语,一见倾心,愿效奔走,援诚不愧智士,抑光武帝之驾驭英雄,令人心服故也?②彼征侧征贰,以南方之妇女,敢尔称兵,想亦由戾气所钟,故有此异事耳。幸而伏波往讨,务绝根株,千里奔波,一年耐久,卒得擒二妇于窟穴之间。倘非坚持不敝,贯彻始终者,亦安能若是耶?伏波铜柱,照耀千秋,宜哉。

李景星:马援自是东汉一奇男子,其自命奇,其为人谋奇,其持论奇,其立功奇,其一生之结局亦奇。以世家子弟而就边郡田牧,役属宾客,分散亲故,此其自命奇也。先投隗嚣,力陈祸福;后归光武,高参计画,此其为人谋奇也。曰“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曰“死于边野,马革裹尸”,此其持论奇也。西破诸羌,南平交阯,镇三辅地而使之不惊,击五溪蛮而迄于垂成,此其立功奇也。建勋生前,蒙谤身后,以轻财始,以诬赃终,此其一生之结局奇也。

白寿彝:班超、马援是东汉早期立功边区的名臣。

(0)

相关推荐

  • 【溯源甘肃】伏波将军马援在陇上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44年),在平定交趾(今越南)二征之乱,与越人申明约束以后,伏波将军马援振旅回到京师,获赐新息侯爵位和朝见位次九卿的奖赏.他却不求自安,几年间,先是带兵出屯襄国,巡行北方边境障塞 ...

  • 多面手马援和他的一封家书【北京眼镜架价格协会】

    (一) 数年前游岳麓山,在蔡锷墓围栏上看得一幅阔达恢弘的对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它是孙中山写给蔡锷的挽联,上联说的是投笔从戎的班超,下联说的是马革裹尸的马援,巧的是 ...

  • 东汉开国元勋马武真是个口无遮拦的炮筒子?

    作者:许云辉 东汉帝都洛阳春暖花开,莺歌燕舞.光武帝朝会后心情大好,放低身段与功臣诸侯们闲谈,有意无意问:"诸位爱卿,今儿咱们玩儿个真心话大冒险怎么样?诸君畅所欲言,如果当初大家不是追随朕建 ...

  • 东汉开国元勋的伏波将军马援殒命疆场,为何却遭诬陷蒙冤三十年?

    马援字文渊,东汉开国功臣之一,虽不在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却也不比他们的功劳低.一生追随刘秀南征北战,东汉王朝的建立离不开他的赫赫功劳,最终他实现了自己"死于边野,马革裹尸"的誓言,却 ...

  • 东汉初期刘秀手下大将-云台二十八将

    星宿二十八将 云台二十八将,是指在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建立东汉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 ...

  • 伏波将军马援

    马援将军 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去世.马援年少而有大志,几个哥哥感到奇怪,曾教他学<齐诗>,但马援却不愿拘泥于章句之间,就辞别兄长马况,想到边郡去耕作放牧.谁知没等马援起身,马况便去世了.马援 ...

  • 中国古代名将046伏波将军 马援

    中国古代名将046伏波将军 马援

  • 纸上谈兵赵括,伏波将军马援,三国英雄马超,竟都是此人后代

    马姓,如今大约1120万人,在中国人口中排名第十七位.鲜为人知的是,尽管如今马姓人口众多,但与其他姓氏相比,马姓历史并不悠久,而是始于战国赵括之父赵奢.所谓赵括,就是纸上谈兵的那位,铸就了白起人生中最 ...

  • 云台二十八将(东汉初期刘秀手下大将)

    云台二十八将 东汉初期刘秀手下大将共2个含义 东汉初期刘秀手下大将 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图书 收起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大将.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 ...

  • 「溯源甘肃」伏波将军马援在陇上

    [溯源甘肃] 伏波将军马援在陇上 马援收伏羌人故事连环画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汪受宽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44年),在平定交趾(今越南)二征之乱,与越人申明约束以后,伏波将军马援振旅回到京师,获赐新 ...

  • 伏波将军马援创造的成语

    史记 刘秀手下大将众多,号称"云台二十八将",以应天上二十八星宿.但有一个人,北击乌桓,南征交趾,功勋卓著,却不在这二十八将之列,他就是马援. 马援在王莽的"新" ...

  • 伏波将军马援的两次“面试”,为何选择并不“气派”的刘秀?

    东汉有所谓的"云台二十八将",但说实话,这二十八个人加起来的名气都不如伏波将军马援,论军事能力也没人能超过他. 那为何马援没能进入"云台二十八将"呢?一部分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