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教无定法,“以学定法”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无定法,“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 教育 思想的体现。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每一位地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内涵,熟练掌握课程标准,同时针对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 发展 的起点,联系教师自己的特色,依据课程标准,详细设计教学案例,多设计几套方案,以便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促使学生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新课程倡导的教学实践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普通高中地理教师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走进中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传统的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 考试 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倾听成为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种教学方法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而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高一级的学校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3.“文本式”教学到“田野式”教学        地理课本中的许多内容本身是由问题引出的,可以让学生边学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新课程强调的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在每一部分知识学习之后,教师都可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选6《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一节前,联系学生的社会实践课,我让学生设计一个有关“城镇河流的污染调查及处理”调查表,要求学生在放月假时同镇的同学组成调查小组,可到居民家中、工厂访问了解,调查本镇河流的污染源有哪些?询问居民及工人是否知道这些污染源会造成什么环境问题?也可通过对河流内生物的生长状况判断河流的污染情况。并根据收集的资料,推断这些污染物需要多长的时间才可以消除?若不消除会造成怎样的危害?放假结束每一小组交一份调查报告。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可采用什么措施消除这些污染?怎样才可以还我们一个青山绿水的社会环境?若你是镇长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治理这些污染?       在这样的体验性实践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他们成为学生答疑解难的朋友,及时给学生方法的指导,协助学生解决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偏差和问题。向学生进行普及研究方法的教育,使参与的学习者明确体验性学习常用的方法与步骤: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搜集信息、资料,得出结论,撰写 论文 、报告等。并且对具体课题的调查内容进行指导。将指导的重点放在“指导方法,解答疑难”上,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当教师真正让学生去进行研究性的体验学习,才能使学生经历知识探索和发现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养成 科学 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正如《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的体验性教学,使学生不仅可发现生活污染物、农业污染物、 工业 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性,也可掌握公众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观念走向实践这一地理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使学生将地理知识真正用于生活中。由此看来,怎样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改变普通高中学生的地 理学 习方式,是新课程对每个地理教师的新要求。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当然教师要达到这一境界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多种学习方式,能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了解、感受、审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去畅想未来生活的种种可能,使他们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有责任感、有能力的人。

(0)

相关推荐

  • 课改使师生都受益 ----课改心得体会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改变了过去的一言堂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和理念,要求我们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课程目 ...

  • 巧用材料入课程

    胡 栓 开设地方课程时,有许多可供使用的课外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往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也受制于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不能真正理解这些材料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并探讨如何科学利用课外资源, ...

  •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倡导研究性学习

    郑志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逐步深入,作为现代教育理念集中体现的研究性学习,除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依托在综合实践课程形式存在外,还必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渗透于各学科教学 ...

  • 激励式:评价上的心花怒放

    蔡呈腾 ---感受新课程之六 那句让所有教师觉得无奈.让所有学生受得恐怖的话"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一直在以内萦绕,而这句话所表达的教育意义也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们 ...

  • 新课程教师备课的新策略

    教学策略是沟通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一.学生发展的策略 新课程备课首先要定位在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上,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这一学习内容学生会怎样学?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学?"教&q ...

  • 地理教学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合理运用

    金穗 一.灵活运用教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第一,上好第一堂地理课,让学生感到地理有用.有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一学生,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笔者联系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 ...

  • 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便会主动去学习地理学科.地理学科是一个文理双兼的学科,有许多内容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课堂上我探索了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谜语教学 在讲行政 ...

  • 地理教学中材料探究式学习的实施策略

    周雪忠 地理教学中材料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问题情景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蕴含丰富地理信息的材料,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主动获取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进而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由于教师提 ...

  •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学生主动学习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 ...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蒋承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 ...

  •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自学能力

    一.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 首先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如怎样理解题目,怎样读懂课文,怎样掌握重点,怎样分解和突破难点,读前质疑,明确读书"三要素",即有什么?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

  •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倪强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 ...

  •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王飞涛 一.困惑 曾经一度中国的外语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倍受指责,"费时较多,收效较少"八个字让举国上下外语老师压力倍增.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外语教师开始也觉得挺委屈,但仔细一想,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