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满分作文深度解析(新高考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满分作文:

疫情期间,我们的心更近了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柳叶刀》总编霍顿在隔离期间,反思疫情的意义。他认为疫情中因为隔离虽不能与他人相近,但彼此并未疏远,反倒心更近了,更靠近彼此。身处异地,心却紧紧相连,反思疫情的意义,我们发现,抗疫密切了我们彼此的联系。

疫情期间,我们彼此相近,感受温暖,传递温情。

你我隔离在家,彼此不能相见,但情意从未疏远。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份默默的鼓励,让我们在疫情期间倍感温暖。隔离病毒,却不隔离爱。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审视彼此,虽不能见面,但心更贴在一起,更加珍惜彼此情谊,任何一份纯真的情感都感觉弥足珍贵。在湖南,一位小姐姐得知邻桌是4名援鄂护士时,悄悄地为他们买了单,还留下一张画着笑脸的暖心纸条:你们的负重前行,换来了我们的岁月静好,谢谢你们!这些平凡的举动,传递着治愈人心的能量,在感受别人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在传递温暖,让温暖和善意留在更多人心里,让彼此靠近,心连在一起。

疫情期间,我们心手相牵,汇聚成共克时艰的力量。

隔离在家,窗前远望,透过小区门口一个个背影,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眼中的坚毅和心中的暖流。是疫情唤醒我们封闭的内心,让我们知道人与人应该温柔以待、温暖相伴。你我虽素不相识,却命运相连。面对疫情,努力将自己活成一束光,然后去照亮另一束光,用你的行动唤起别人的行动,用你的温暖感受别人的温暖。人人如此,心手相牵,汇聚成共克时艰的力量。

疫情期间,全世界都心手相牵。

《礼记·礼运》曾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说法,从古至今,无论遇到战争还是危机,我们总能看到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中国亚丁湾和索马里护航编队支援非洲各国,维护和平;日本、巴基斯坦在疫情的紧急关头,给中国送来物资;各国人民互帮互助,形成一条爱之链。每个国家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互助也是其中一项。面临着重大的突发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肩负起重任,每个人都应怀有一颗爱之心去帮助在痛苦中挣扎的人。如同著名小说《爱之链》中所描述的一般,将美好的接力棒不断地传递下去,这样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它会洋溢着温暖。而你我便是守护笑容的重要一环,让我们携手共进,传递着爱之链。

来自国外的每一次帮助和加油都让中国人在这个格外难熬的冬天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当然,“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际,中国政府、中国人民的涌泉相报,也让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每一个隔离之中的人们感到温暖、获得慰藉。虽身隔异地,但我们心在一起,永不分离。

身被隔离,但我们可以反思疫情的意义。隔离中,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善与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因之更为紧密,我们深知每一个人的安全隔离、岁月静好背后是无数人的负重前行。让我们珍视这一切,珍惜眼前所有,用自己的无畏付出将中国故事汇聚成伟大的中国力量,盛世中华,江河必然无恙,爱与温暖从不缺席!

深度解析:这篇文章有这么几个突出的亮点,是获得满分的要害,给我们高三考生以启迪:

(一)结构清晰,行文自然流畅。文章题目是“疫情期间,我们的心更近了”,此题属于概括性题目,虽不算华丽,没有运用修辞,但准确贴切,有统摄全文的力量,而且给人一种温情。在行文过程中,作者视野由近到远,写身边,写社区,再到写世界,很有层次感。文章开头化用泰戈尔诗句,引用《柳叶刀》总编霍顿的话,提出观点很有深度,很权威,很有说服力。结尾运用祈使句“让……”这样的句式,结尾如“豹尾扬鞭”,非常响亮。

(二)材料丰富,内容充实丰盈。作者阅读积累可以说相当丰富,而且也巧妙地运用到了作文中。文章引用有六处之多:泰戈尔诗句、霍顿言论、《礼记》句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小说《爱之链》、《诗经》句子。还有丰富的生活内容:一位小姐姐善待援鄂护士、小区隔离期间人们友善的目光;作者还写到支援非洲、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支援我国抗疫等国际事件。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看似普通的一篇考场满分作文却浸润着作者十年的辛苦努力。没有长久艰难的积累,没有丰富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经验,作者是不可能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么多材料巧妙地编织起来,形成这样一篇佳作的。

所爱纵隔山海,同根亦紧相连

荆楚一疫,牵动全国肌理;防控命令,责任力压万钧;防控病毒,口罩与居家筑起隔离的“万里长城”;抗击疫情,团结与同心满溢“上下同欲”的温暖汪洋。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始终无法磨灭的根脉中的信仰,此刻筑起防疫病毒的隔离“高墙”,纵使相隔山海之遥,爱亦让我们紧密相连。

那看似变远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防疫的关键之举,更是责任与爱的最好诠释。

失去了城市烟火气的街道,没有了喧嚣吵闹声的市场,停止了朗朗读书声的学校。一个个蓝白色的口罩下遮掩着一双双谨慎的眼睛,一条条橙黄的“一米线”构筑起一道道隔离的屏障。人们保持着距离,“深居简出”。有人曾盲目怀疑,“这样好吗?人们的情感因为隔离变得愈发冷漠。”也有外媒的居心叵测,“隔离究竟在隔离病毒还是在控制国民?”然而疫情之下的中国人保持着应有的科学与理性,因为我们知道,此刻的隔离只是暂时的不相遇,这看似变远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长城”,是每个人用责任与爱撑起的与病毒作战的“保护伞”。

那紧密千家万户的联系,是抗疫的温情时刻,更是同心并蒂、共克时艰的华夏之魂。

从奋战一线,医者仁心的抗疫医护,到请战湖北,无畏逆行的人民解放军;从消杀采购,无所不能的抗疫志愿者,到有序复工,坚守使命的各行各业工作者;从第一声划破武汉长夜的列车鸣笛,到现如今繁荣稳定的地摊经济......华夏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团结与共情,经历了五千年风风雨雨建立起的默契与信念,让伟大先哲荀子的“群力胜牛马”化为如今铿锵有力的“召必战,战必胜”;让相距千里的中国人并蒂固心,迸发出强大的团结力量。这种亲密的联系,是即使相距万里也无法阻挡的灵魂皈依,是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

但诚如先秦古哲老子的“对立统一观”,疫情下的距离与联系又何尝不是看似矛盾对立,实则根脉相连?他们的背后共同熠熠着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不灭的众志成城与责任担当。那湖北隔离小区里万众齐唱的国歌,唱出的不是隔离的孤独,也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中华民族愈是艰难困苦,愈要携手奋进的的团结力量。全民抗疫,每个人都是“一线战士”,用分隔距离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14亿中国人坚守各自“阵地”,升腾起的强大洪荒之力,将地理距离变为心灵无间,然后化为浩浩正气,相连古今中外,相连世事人间。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距离是万水千山,更是茫茫大义;联系是相依相守,更是虽身在四方,亦跳动着同样节奏的心脏。所爱纵使隔山海之遥,然有华夏根脉中的团结与爱,让距离不再遥远,让人心彼此相连。

深度解析:这篇满分作文观点明晰,激情充沛,是一篇很有感染力的妙文。其取胜之道有以下两个:

(一)文脉清晰,情理并重。文章题目运用时下流行的对比式的题目,工整醒目。文章用一组排比句开头。采用排比造势法,让文章起笔不凡,格调高雅。在接下来的行文古城中,作者既有当下小镜头的捕捉,比如“口罩”“眼睛”“逆行者”等等,但更多的是作者古今中外的联想,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让人在感受作者激情的时候能引起更深广的思考。文章情理并重,趣味盎然,挥洒自如。

(二)语言灵动,思维活跃。首先是排比句的运用,从开头到结尾,作者一直都用到排比句。其次是设问句和反问的运用,文章三处使用设问反问句。这样自然会引起读者思考,让作者和读者一起思考,把文意引向深入。文章语言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采用引号,活用了好多词语,比如“万里长城”、“深居简出”、“阵地”、“保护伞”等词语,表意贴切灵动,能激发读者的想象。文章还有一定的引用,结尾采用祈使句,有号召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语言优美,激情充沛。语言是写作第一关口,要使文章语言优美,就一定要注意语言积累,平时也在行文时要注意语言运用的策略,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文章才会吸引住读者的目光,抓住读者的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一定要在文章语言上下功夫,这是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王智魁简介:

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读写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学历。 致力于写作教学和教师成长工作。 主编散文集《岁月深处》,学生作文书《中学生读写新讲堂》《高考满分作文特快》《中学生话题作文优化题典》《高考作文临场决胜必备》《中国初中生优秀议论文大全》等30多本书。曾任陕西师大《写作导报》编辑部主任,《学子读写》报总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连续十多年参加陕西省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深入中学校园做过100多场关于教师成长和读写教育的报告。担任国培班、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教师。

电话: 15129278490   13228024705   QQ:971366352     微信:2285814202

电子信箱:xueziduxie@163.com  QQ群读写教育研究:12239563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