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东“新渔业大棋”布局下,这些发展思路尤为关键…
----- 广告 -----
----- 广告 -----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文/图 水产前沿 何鸿浩
10月27-29日,作为2020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广东水产种业创新联盟、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广东水产学会联合主办“广东省海水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东惠州召开,论坛邀请了全省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广单位、涉渔企业、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水产科技工作者参加。本次论坛主题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助推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旨在发挥学术交流引领作用,搭建政企研高端科技对话平台,促进广东海水种业创新“芯”动力,助推种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现场
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张海发主任致辞
广东水产种业创新联盟、广东水产学会吴灶和理事长致辞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陈文二级巡视员致辞
本次种业论坛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助推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探讨,强调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精良设施装备为支撑,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质量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创建具全国先进水平的现代水产种业体系,筑牢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基础,布局广东“新渔业大棋”。
在致辞中也提到,广东水产种业要走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前端,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并行,围绕政府重视引导、产业配套推广、产学研结合重点布局,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水产种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从而全面促进广东省水产种业的绿色发展。
部分前排嘉宾
报告环节
惠州学院生命学院周立斌院长担任本次论坛主持人
报告主题:广东海水鱼种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报告嘉宾:中山大学李桂峰教授
广东省2015-2019年海水鱼养殖产业规模逐年发展,五年时间增长了74%,总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同时,广东海水鱼种业也遇到了许多发展问题,例如:
1、广东海水鱼种业地位尴尬;
2、缺乏全产业链的供应体系;
3、土苗多,良种少;
4、生产方式落后,处于生殖操作的初级阶段;
5、科研人员面向产业的技术研发思路未能切合产业关键和重要需求,成果落地数量和成效有限;
6、海水鱼类种业企业发展的理念落后;种苗产业一线缺乏或能留得住有能力的人才;
7、省级良种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显著;
8、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良种推广体系不完善、不健全。
同时,针对以上发展问题,有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1、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明晰双方的责、权、利;推动企业主导的种业创新格局,给广东海水鱼种业发展提供空间。
2、强化各级良种场的作用,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以产学研合作方式联合办场,按现代种业标准规范省级良种场的运作。
3、科研人员要以目标为导向,找准产业技术开发的思路,解决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
4、提升、创新种业制种方法与技术。
5、种业企业的条件改善,开展种业企业条件建设,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6、开展种质管理计划,加强种业的执法监督,设立水产种质检测体系,从种质质量入手提高水产种业经营门槛,保障水产种业的种质质量。
7、针对广东省海水鱼产业主导品种发展的需求,制定良种培育与产业振兴计划。
8、建立以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下以企业为主题的良种推广体系。
报告主题:对虾种业发展现状及育种实践
报告嘉宾: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研究员
据渔业年鉴统计,现在中国主要养殖虾类(南美白对虾、克氏原螯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青虾)已接近500万吨。而且,虾类育苗量占水产育苗量的32%,南美白对虾育苗量占虾类育苗量83%。其中,广东海水虾类在全国占比达36.1%,淡水虾类在全国占比达9.3%。
虽然对虾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品种有15个,但占审定水产新品种数量少,而且当前对虾种质遗传与育种研究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许多其他动植物常用的育种技术尚未在对虾应用或取得成功。
对虾选择育种还需要对目标种质(经济性状)进行深层挖掘;研究目标性状(优良种质)的高效聚合;建立表型和基因型遗传机制(连锁关系)。概括来说,就是对对虾经济物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育种材料个体标识关键技术,配套营养与水质调控技术,建立家系配套杂交选育技术和建立性状分子标记开发技术。
报告主题:贝类种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报告嘉宾:广东海洋大学刘志刚教授
2018年,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就达1444万吨,占海水养殖产量的71.09%,稳居海水养殖第一位,年产值逾千亿元。其中,广东省贝类养殖产量1895千吨,占全国13%,在沿海11个地区位列第四。
目前,广东省贝类养殖占比最大的3个类别分别是牡蛎(生蚝)、蛤类、扇贝,各品种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其中,近江牡蛎天然种苗供应缺口巨大、缺乏耐高盐品种;扇贝种质出现严重退化;优良品种开发缺乏力度,新品种引导及推广力度不足;缺乏规模化、规范化的贝类种苗场;政府政策层面缺乏引导等。
针对以上产业现状,广东省贝类种业可发展方向主要如下:
1、开发近江牡蛎人工种苗;
2、选育近江牡蛎耐高盐品种;
3、开发近江牡蛎三倍体,培育“四季肥”广东生蚝;
4、选育耐高温华贵栉孔扇贝;
5、培育墨西哥湾扇贝杂交新品种;
6、培育与建设省级国家级贝类良种场;
7、推广贝类养殖良种良法。
报告主题:水产种业发展新途径——工厂化循环水育苗技术
报告嘉宾: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张海发教授级高工
在当前背景下,发展工业化养殖是解决海水养殖业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工业化养殖也是渔业生产中工业技术应用水平最高的生产方式。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补充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求,减少海洋捕捞量、节地、节水、减少养殖病害和污水的排放,对高效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生态意义。
循环水养殖系统具有产能高、节水节地、污染排放可控、产品品质可控等优点,但同时也有系统投资偏高、运行能耗较高、技术要求高、管理要求高等缺点。
但实际上,工厂化循环水模式非常契合种业生产,可以巧妙地将循环水处理技术高位嫁接到工厂化育苗模式上,育苗全程实现育苗用水“全循环”、“不换水”,以此保持水质优良、稳定、阿安全,再配套浓缩小球藻在育苗中的应用、轮虫高密度培养、配合饲料在育苗中的应用等辅助技术,从“水质”和“营养”两个层面最大限度地满足海水鱼仔稚鱼的生长需求。
报告主题:南美白对虾“中兴1号”选育与近期的选育进展
报告嘉宾:恒兴研究院水产种苗与养殖研究所所长李色东
李色东介绍了恒兴近期的南美白对虾选育相关工作并提到了“中兴1号”在2021年的工作计划,包括抗病纯系群体及其后代的遗传背景分析,研究其遗传稳定性;抗病纯系群体及其后代的生长、抗病等表现性状的测试和评估;抗病纯系群体亲本养成、虾苗生产和中试;抗病纯系群体与快大品种的杂交生产和中试,验证杂交后代的性状复合效果等。
报告主题:U鱼平台方案介绍
报告嘉宾:优鱼(广州)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锦江
林锦江介绍优鱼是一家以水质监测、智能终端和智慧渔业管理平台为核心的物联网平台服务公司。U鱼平台在水产养殖领域中力求从养殖户需求出发,利用硬件设备收集数据,再通过U鱼软件平台进行数据整合,继而再到金融资金投入和保险引入降低风险,最终将多个产业环节组成一个生态闭环,让养殖得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同期活动:广东水产种业研讨交流会
研讨交流会现场
同期活动:水产良种健康养殖技术讲座
讲座现场
本讲座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惠州学院王江勇研究员担任主持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冯娟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铿副研究员作报告
聚焦 |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