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健康红宝书》:中医语录第六章 藏象——脏病难治,腑病易治

    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中医谚语
    1.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中医理论认为,心的功能是主阳气,主血脉、主神志。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主神志。因而心脏如发生病理变化,首先是阳气方面的亏损,其次才是血脉的损害。
    主阳气
    中医学认为,心脏不停地跳动,是靠“心主阳气”的功能来实现的。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阳中之阳,心也。”“心属火”。《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为火脏。”所谓“夏气”“太阳”“阳中之阳”都是指心脏中存在着一种阳热之气,相当于“热能”,所以,古人都用“火”来形容它。这种具有火热性质的阳气,经常要保持一定的量来维持生理功能,诸如血液的循环、脾胃的运化、肾水的温煦等,都不能缺少这种阳气。这种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主血脉
    心之大脑为人体中枢,一分一秒不可断血,而且占人体供血量之大部,是重点供血对象,血脉就成了心大脑的“衣食父母”,如鱼与水、草木与阳光,血与心大脑在功能上密切联系,为不可分割的一个系统。反过来,心大脑对血脉必然有强大的管理机制。如此就形成了系统科学的命名,称为“心主血脉”。其次,精指核酸、蛋白质、细胞及其形成的脑髓,心大脑以肾精之脑髓为体,在功能态时,发生了“精动为血”的变化,静态的肾水变成了动态的心火,肾精化气或释放元气,元气作功成为心的神明。故心大脑对“精动为血”非常关注,有相关机制保障及时足量的精动为血,谓之心主血。上述证明,都是向心供血,也可以说是心大脑以血为食,即心食血。
    主神志
    神志,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但中医学认为,心主神志。所以,《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说:“心者,精神之所舍也。”《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又说:“任物者谓之心。”也就是说,能担任反映客观事物这种功能活动的是心脏。这一认识,几千年来广泛流传于人民群众之中,故有心情、心意、心思、心愿等词语,成为人们的习惯语言。而心所营运的血液,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脉,就是血脉。可见心主神志的功能与它营运血液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心所营运的血脉充盈,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旺盛。
    总之,心主神志的功能必须在心主阳气、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时,才能相互为用,互相促进。心脏具有充分的阳气,才能营运血脉。有足够的血脉,才能蕴蓄阳气,安神定志。只有具备宁静的神志,才能较好地支配阳气和血脉的正常生理功能。
    【贴心提示】
    简单改变一下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这里有一些您可以参照的非常有效的预防办法,包括合理饮食、坚持锻炼、营养补充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第一,合理饮食。选择能降低胆固醇和有益于心脏健康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包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大豆,坚果和全谷类的面包、食物。
    第二,坚持锻炼。预防心脏病最好的药方就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扩张血管,因而能降低高血压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第三,65岁以前,建议您应该至少每隔一年检查一次血压。到了65岁,就至少要每年检查。这样预测心脏病发作风险的效果比以胆固醇含量的预测效果要好。
    【语录链接】
    心痹者,脉不通。——《黄帝内经·素问·痹论》
    诸血者,皆属于心。——《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
    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朱震亨
    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黄帝内经·灵枢·邪客》
    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中医认为,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助心行血而贯通血脉,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输精于皮毛,主一身之表。
    主气
    肺统司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语音、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积于胸中,它既是营养人体的物质,又是人体机能活动的动力。肺是主管呼吸的,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从自然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实现了体内气体的交换,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如肺的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呼吸无力等症状。
    助通
   肺脏娇嫩,不能耐受寒热,容易被邪气侵袭。鼻子是肺脏的外窍,与喉相通,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关口,所以外邪侵袭肺脏时,多从鼻喉而入,出现鼻塞、流涕等。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人体的防御屏障,依赖肺所转输而来的营养物质来濡养,所以感受外邪,首先犯肺。若肺的功能失调,则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减退,容易感冒、多汗等。
    肺喜润恶燥,六邪中的燥邪最容易伤肺,灼伤肺津,出现干咳少痰、喘息胸痛等。饮食不当会使机体正气损失,防御功能减退;悲伤过多也会导致肺气耗损;痰饮淤血也会影响肺脏功能的正常发挥。
    【贴心提示】
    按中医的五行学说,肺属金,秋天正是肺的脏气最旺,功能最强的时候,因此建议您养肺最好在秋季进行。
    【语录链接】
    五脏六腑俱受气于肺。——巢元方
    肺为五脏之天。——汪绮石
    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程国彭
    肺为清虚之府,其气能下行,以制节诸脏。——唐容川
    肺清则气行,肺浊则气壅。——李用樟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唐容川
    3.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和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
    主疏泄
    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
    (1)调节精神情志。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如烦躁易怒、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等。
    (2)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
    (3)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若肝失疏泄,气滞血淤,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血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
    主藏血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贮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就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开于目
    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经脉又上连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
    主筋爪
    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导致一系列症状。若热邪炽盛,灼伤肝的阴血,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中医称之为“肝风内动”。“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软薄,或凹陷变形。
    【贴心提示】
    养肝的最好方式是食疗调理,如感到困倦、胃脘胀闷,可服用香薷、厚朴、扁豆等;如感到气短、咳嗽、胸闷等,可服用太子参、黄芪、山药等;如感到口舌干燥,或发热咳嗽等,可服用玉竹、贝母、百合、枇杷叶等;如感到肝区胀闷不舒,可食用一些酸甘之品,既润肺燥,又补益肝气,如酸枣仁、枸杞、五味子、麦冬等。日常饮食方面则要多吃含丰富纤维的蔬菜,如冬瓜、木耳、芹菜等,肉类尽量选择禽类,如鸡肉。可多吃鱼,因为蛋白质好消化,但过多的高蛋白食物也会加重肝脏负担。
    【语录链接】
    心为生血之源,肝为藏血之脏。——吴 昆
    肝木由脾土而升,胆木由胃土而降。——吴 达
    肝气条达,气机调畅,则脏腑气机升降有序,出入有节,气血和调。——中医谚语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肝主身之筋膜,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黄帝内经·素问·痿论》
    4.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其形呈囊状,若悬瓠,附于肝之短叶间。中医认为,胆有经脉与肝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故枟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枠说:“肝合胆”。其生理功能是贮藏并排泄胆汁和对事物的决断能力。
    藏排胆汁
    胆汁,别称“精汁”“清汁”,来源于肝脏。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之,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而入于小肠。胆汁“感肝木之气化而成,入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中,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若胆汁不足,则精粗不分,粪色白洁而无黄。”肝胆同属木行,一阴一阳,表里相合。“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故胆腑亦具疏泄之功,但胆的疏泄须赖肝气疏泄而行其职。
    贮藏于胆腑的胆
    汁,由于肝的疏泄作用,使之排泄,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若肝胆的功能失常,胆的分泌与排泄受阻,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而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若湿热蕴结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胆气以下降为顺,若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则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
    胆主决断
    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精神心理活动与胆之决断功能有关,胆能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情志。肝胆相济,则情志和调稳定。胆气豪壮者,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且恢复也较快。所以说,气以胆壮,邪不可干。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常可从胆论治而获效。
    调节气机
    胆合于肝,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气机,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肉,升降出入,纵横往来,并行不悖,从而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胆的功能正常,则诸脏易安,故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说。人体是一个升降出入气化运动的机体,肝气条达,气机调畅,则脏腑气机升降有序,出入有节,而阴阳平衡,气血和调。胆为腑,肝为脏,脏腑之中脏为主。因为肝为阴木,胆为甲木,为阳中之少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阴为阳基,阳为阴统,阳主阴从,即阴之与阳,阳为主导。胆为阳木,而肝为阴木,阳主阴从,故谓“十一脏取决于胆”。
    总之,“十一脏取决于胆”旨在说明在思维活动中,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胆相互为用,而非指胆具“五脏六腑之大主”的作用。胆之决断必须在心的主导下,才能发挥正常作用。
    【贴心提示】
    许多事实证明,胆道疾病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这里为您提出以下的养胆建议。
    第一,做到清淡饮食,最好是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食品、肉汤等,以避免胆囊过度紧缩和胆汁分泌增加。
    第二,养成经常饮水的好习惯。大量饮水既可稀释胆汁,使胆汁不易形成胆石,也可在胆汁代谢失衡,即胆石形成初期将胆石前期物质或小胆石冲刷入胃肠而排泄掉,防止了胆结石的发生。
    第三,要做好定时进餐,餐间避免零食,以防止胆囊不断受到刺激而增加胆囊收缩和胆汁分泌。
    第四,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减轻对胆囊等消化器官的负担,如面片、玉米粥、豆浆、蛋类、菠菜、小白菜等。
    第五,饮食不宜吃得太饱,以免胆囊过度收缩,使胆汁分泌增加。
    【语录链接】
    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东医宝鉴》
    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二铢,盛精汁三合。——《难经四十二难》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脾胃论》
    5.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膻中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膻中一词,最早见于枟黄帝内经枠,但含义综合各家观点,有以下三种。
    部位名
    人体部位名,指前胸正中,两乳之间的部位,为膻中穴所在之处。其部位近心肺,为宗气发源地,能助心肺运输气血,协调阴阳,使精神愉快,故比喻为臣使之官。
    经穴名
    经穴名,出自枟黄帝内经?灵枢?根结枠,别名元儿、上气海。属任脉。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指心包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心主包络,位居膻中,而代君行令,故为臣使之官。”
    【贴心提示】
    膻中穴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其主治病症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治病时,膻中穴上常施指压法。指压要诀是一边缓缓吐气,一面用力按穴位6秒钟,如此重复6次。
    另外,与下列穴位配伍,可治疗更多疾病。
    配华盖,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短气不得息、咳喘。
    配厥阴俞,属俞募配穴法,有宽胸利气,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痛、失眠、怔忡、喘息。
    配大陵、委中、少泽、俞府,有通经活络,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乳痈、胸痛。
    配少泽,有通经活络,益气养血的作用,主治乳少、胸胁闷胀。
    【语录链接】
    膻中者,在胸中两乳间,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气,以分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王 冰
    主化气而承治节,宣神明者也,是行君相之令,故曰臣使。——吴 昆
    膻中者,为气之海。——《黄帝内经·灵枢·海论》
    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黄帝内经·灵枢·海论》
    6.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是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如果胃的这一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因而又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通,就是通畅。降,就是下降。饮食物经食道进入胃中,经胃受纳腐熟后再下传小肠,在这一过程中,胃必须保持畅通状态,才能使饮食物的运行畅通无阻。保持“通”的状态,有赖于胃气的推动作用。
    胃主通降,相对于脾的升清而言,则是降浊。浊,此指饮食水谷,如《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说:“受谷者浊”,“浊者下走于胃”。胃主降浊,主要是指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糜,在胃气的推动下而下降肠道。
    胃失通降,即为病理状态。若胃气虚弱,传送无力,致饮食停滞胃中,产生胃脘胀满疼痛、食少等症;若胃气不降,甚则上逆,产生胃脘胀满、嗳气、呃逆、呕吐等症。
    在藏象学说中,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活动。胃气的通降作用,不仅作用于胃本身,而且对整个六腑系统的消化功能状态都有重要影响,从而使六腑都表现为通降的特性。胃与其他的腑,一通则皆通,一降则皆降。在中医学中,对小肠将食物残渣下传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活动,也用胃的通降来概括,将大便秘结也列入胃失通降之症。因此,胃之通降,概括了胃气使食糜及残渣向下输送至小肠、大肠和促使粪便排泄等的生理过程。
    【贴心提示】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主要就是需要保持有节制的饮食,这其中包括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并且不能暴饮暴食等。
    【语录链接】
    五藏皆禀气于胃。——《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
    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李中梓
    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张介宾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余师愚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叶 桂
    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叶 桂
    脾土湿则清气不升,胃土逆则浊阴不降。——吴 达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
    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则胀满。——《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黄帝内经·灵枢·论痛篇》
    7.脾者,谏议之官,智周出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脾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于腺胃右侧,呈不正的球形。呈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时,易破裂出血。中医认为,脾属脏,其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和统摄血液。
    主运化
    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精微,即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2)脾的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这一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就是能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
    主升清
    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2)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所以若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病症。
    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出现某种出血症,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的减退或口味的异常,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实际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体现。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动正常与否。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萎软松弛,四肢则萎废不用。
    【贴心提示】
    由于体力主要是指四肢的活动能力,因此,能够补脾、健脾、养胃的食物皆可增力。补脾、健脾的食物和中药有山药、榛子、牛肉、狗肉、葡萄、大枣等。
    【语录链接】
    四季脾旺不受邪。——张 机
    脾胃乃百病之源,然每恶寒而喜热。——戴 良
    脾为百骸之母。——汪绮石
    泻皆本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李中梓
    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张介宾
    升降之机者,在乎脾土之健运。——章 楠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叶 桂
    8.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大肠是从盲肠到肛门这一段的肠体。大肠的肠腔表面有许多囊状膨隆,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在腹腔内围成框形,腔的大小与其内容物的充盈有关。中医将大肠归属于腑,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贮存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
    盲肠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下端为膨大的盲端,左侧与回肠末端相连,上续升结肠,以回盲瓣与升结肠及回肠为界。回盲瓣是由回肠末端突入盲肠所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瓣。此瓣的作用为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盲肠位于右骼窝内,高位盲肠可在骼窝上方,甚至到达肝右叶下方,低位盲肠可到达小骨盆内。
    结肠
    结肠有吸收、分泌、消化和排粪作用。结肠的吸收功能以后半结肠为最强,主要吸收水分和钠,也吸收少量钾、氯、尿素、葡萄糖、氨基酸和一些药物。结肠每日吸收460ml钠和350~2000ml水。虽然24小时通过回盲瓣到盲肠的食糜500~1000ml,但经过结肠和直肠吸收后仅从肛门排出150ml。若结肠功能发生紊乱,就可影响吸收,甚至发生腹泻、便秘和腹胀等。若吸收过量,又可导致水中毒、血氯过高和酸中毒等。结肠黏膜内有杯状细胞,可分泌碱性液体,保护结肠黏膜,润滑大便,以助排便。
    结肠不产生酶,无消化作用,但有细菌消化作用。结肠内有很多细菌,大肠杆菌占70%,厌氧杆菌占20%,此外还有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也有少量原生物和螺旋体。肠细菌对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有重要作用。如食物内缺乏维生素时,在肠内可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合成维生素,这些细菌消化纤维素,合成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K、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H、维生素B12等。如长期用抗生素,可导致维生素合成和吸收不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直肠
    直肠的主要功能是贮存粪便、引发便意及排泄粪便。粪便进入直肠后,直肠通过其肠壁的感受器发出冲动,冲动经神经传至大脑而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正常人的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具有一定的阈值,当压力达到此值时,就可以引发便意。但如果经常对便意予以制止,使直肠不能及时排空,直肠长期接受粪便的压力刺激,直肠便会对这种刺激失去敏感性,因而也就不能引发便意,加之大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又能加重排便困难。这是产生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
    【贴心提示】
    许多事实证明,食用淀粉类食物越多,小肠、胃、结肠和直肠癌的发病率就越低,因为,食用淀粉能够直接抑制大肠细菌繁殖,防止大肠内壁可能致癌的细胞产生,所以,为了肠道健康,请适当吃些淀粉类食物。
    【语录链接】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医学谚语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李 杲
    9.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小肠与心互为表里,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中医认为小肠属腑,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受盛化物
    受盛,即接受、贮盛,凡胃所受纳之饮食物,皆受盛于小肠;化物,即消化饮食物。由于小肠比较长,所以,饮食物在小肠中停留较长一段时间,进行着进一步的消化,这就是小肠的“化物”。小肠接受胃所传递的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须在小肠内停留比较长的时间以利于进一步消化,故称其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受盛化物的功能与脾、胃、肝、胆有着密切关系。胃受纳腐熟后,初步消化过的食物在胃气下降的前提下,才会有小肠的受盛。小肠内进行的化物,又是脾主运化功能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在肝胆的疏泄作用下,将胆汁排入小肠,参与小肠的化物过程。经过这样的进一步消化过程,原先的食糜就变化为可以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食物残渣的混合物。
    泌别清浊
    泌,即分泌,使包含的液体流出;别,即分别,使不同的物质分出;清,指水谷之精微;浊,指食物之糟粕。泌别清浊,就是指小肠将消化好的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
    另外,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与尿液的量有关。如果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大小便正常;如果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大便变稀薄,而小便短小,也就是说,小肠内的水液量的多少与尿量有关。
    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功能,实际上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小肠功能失调,即可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症,又可引起清气在下的便溏、泄泻等症。
    【贴心提示】
    消瘦的人,如果没有脾胃原因,多是由小肠吸收不好引起的,为此,建议您可以采用食疗进行恢复。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一定要克服过辣过咸的饮食习惯,因为过辣过咸对胃损害比较严重,同时不要空腹喝茶、咖啡,也不要有喝浓茶的习惯。肉类以一天100~150g为宜,不要采用煎、炸的烹调方法,用蒸、煮、烧、炖的烹调方法。
    【语录链接】
    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类经藏象类》
    小肠较大肠细而长,上接于胃,下连大肠,居腹之中部。凡胃中所纳食物,皆输于小肠,由小肠下口分别滓秽入大肠,水液入膀胱,故曰受盛之腑。——《中国医学大辞典》
    10.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中医学认为肾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五脏之一。其功能除了具有泌尿系统的功能外,还包括了生殖分泌及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黄帝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说明肾脏的伎能精巧,对全身的活动和生殖发生强大的作用。
    肾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藏,主津液。”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它在肺、脾、胃、肾、肠、膀胱、三焦等的综合作用下完成,其中肾起着主宰作用。肾主水的功能通过肾的气化作用而实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肾的气化功能是津液代谢的动力。《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津液也。”肾位于下焦,接纳肺通调水道输送来的津液,将清者蒸腾于上,再输送到肺及全身,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浊者下输膀胱,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2)肾为肺脾气化之根。肾藏精,为元气化生之源。元气具有激发、促进各脏腑功能的作用。其中肺对津液的宣肃,脾对津液的传输,其动力皆源于肾。
    (3)肾是调节尿液排泄、维持机体津液代谢平衡的重要器官。正常情况下,机体津液排泄正常与否是决定津液代谢是否平衡、协调的关键因素。津液排泄有呼吸、汗液分泌、排尿三条途径,与肺肾相关。《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下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尿液排泄作为机体津液排泄的主要途径,在维持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尿液生成与排泄均有赖肾的气化作用调控。
     人体排尿,一是排除机体必须清除的废浊之液,二是排除人体剩余水液,后者是肾调节、维持体内津液平衡的功能体现。当机体摄水量多或天冷无汗、少汗,体内剩余津液增加时,肾通过气化作用,将多余的水分输注膀胱,与废浊之液一道排出体外,此时尿多色淡;当机体摄水少或大暑多汗时,肾有效地控制津液排泄,故此时表现为尿少色浓。肾的这一作用不仅能维持体内津液的代谢平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因汗、吐、泻等因素造成津液丧失过多所致的不良影响。由此,前人有“肾主津液”“肾主开合”之说。
    此外,还有一说为“肾开窍于二阴”。二阴,即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是排泄粪便的通道。尿液的排泄虽在膀胱,但须依赖肾的气化才能完成。因此尿频、遗尿、尿失禁、尿少或尿闭,均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粪便的排泄,本是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亦与肾的气化有关,如肾阴不足时,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损时,则气化无权而致阳虚便秘或阳虚泄泻;肾的封藏失司时,则可见久泄滑脱。
    病理情况下,肾中精气虚衰,气化功能失常,不仅可影响肺、脾、三焦等脏腑的气化功能,而且可直接导致肾对津液调控功能发生障碍或紊乱,表现为开合失调。如既可出现尿少、尿闭、水肿,又可出现尿多、尿清长。故《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指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肾藏精
    肾藏精,主人体之发育和生殖。“精”是精粹、精华的意思,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又称生殖之精,禀受于父母,与人的生育繁殖有关。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由脏腑化生水谷精微而成,主人体生长发育。“肾藏精”的含义有二:
    (1)藏五脏六腑水谷之精气,为“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滋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2)藏肾本脏之精,即“先天之精”,亦即男女媾精的精气,这是生育繁殖的最基本物质。它和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和衰老有关。这一部分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主管。
    肾是先天的根本,接受其他脏腑的精气而储藏起来,五脏的精气充旺,肾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才能保持正常。
    肾主骨
    肾主骨,生髓。《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所主……肾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充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能的联属关系。《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脊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架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髓藏于骨腔之中,以充养骨骼,所谓“肾充则髓实”。而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
    肾主藏志
    肾主藏志,“肾藏精,精含志”“恐则伤肾”。其意思是指人体的精神活动,与肾功能也有一定的关系。即神经系统的冲动和改变,可导致内分泌物功能的紊乱。
    肾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气,促进其吸清呼浊,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指出:“肾者……主卧与喘。”说明咳、喘等症与肾有关。《难经四难》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这就是说,呼吸功能与心肺肝肾均有关,而肾与气吸入有关。肾主纳气的机理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人体气机升降运动与自然界天地上下交感相应。肺为脏腑之华盖,人体之精气藉肺之肃降,下纳于肾。肾为脏腑之基,肾之精气须上达于肺。
    (2)从肾与呼吸的关系来看,肾为元气之根,肾通过潜藏于内的原气对肺进行激发、推动和摄纳而参与呼吸过程,以保证肺能有效地呼浊吸清。明代孙一奎指出:“呼吸者,根于原气,不可须臾也。”因此,肾所纳之气也包括“肺气”,而并非仅指通常所理解的“清气”。
    (3)从金水相生的关系来看,肾、肺为子母之脏,一主水,一主气,金水相生,水天一所,水气通调,百脉和调,呼吸乃得顺畅。
    其华在发
    其华在发,是指头发的泽润与枯槁、生长与脱落,与肾气的盛衰有关。青壮年肾气充盛,头发光泽而黑润;老年人肾气不足,头发花白易脱。故头发稀疏、脱落是肾不足,气血两亏的表现。
    【贴心提示】
    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议您把养肾作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来进行。首先因为冬属水,其气寒,主藏,所以在冬天养肾为最好,一般可以选用核桃、枸杞、狗肉、羊肉、黑芝麻、龙眼肉等食物作为温补,同时,更要注重锻炼身体,以取得养筋健骨,舒筋活络,畅通血脉,增强自身抵抗力的效果。运动方式可以选用散步、慢跑、做健身操、打太极拳等。
    【语录链接】
    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巢元方
    冲任之本在肾。——赵献可
    五脏之真,唯肾为根。——赵献可
    五脏皆有精而内舍于肾,以育百骸;诸骨皆有髓而上属于脑,以镇诸阳;故肾为精之舍,脑为髓之海也。——朱 棣
    经水出诸肾。——傅 山
    水为肾之体,火为肾之用。——吴 澄
    阳为汗之根,而肾为阳之宅。——尤 怡
    11.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
    三焦总的功能
    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诸如通行元气,运行水谷,运行水液等。又由于三焦是胸腹腔的一个大府,上、中、下分布的部位包括了其他脏腑,故三焦又包括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生理特点。
    (1)通行元气: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进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中藏经论》对三焦通行元气的生理作用做了更为具体的描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如果元气虚弱,三焦通道运行不畅或衰退,就会导致全身或某此部位的气虚现象。
    (2)运行水谷: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的具体描述。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3)运行水液: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如《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也可以说,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失常和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
    三焦各自功能
    三焦的各自功能,是说三焦除了运行元气、水谷与水液的功能外,上、中、下三焦还有各自的功能特点。
     (1)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脏。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于全身。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将水谷精气布散于全身。因此,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输布水谷精微。如《黄帝内经·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又概括为“上焦如雾”。所谓“如雾”,是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
    此外,《难经》认为,上焦有受纳水谷的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
    (2)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肝胆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并概括中焦的功能为“中焦如沤”。沤,是浸泡的意思。所谓“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难经》亦持此说,如三十一难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3)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及大小肠。《难经·三十一难》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是说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二便。糟粕的排泄,一是从大肠排出大便,一是从膀胱排出小便。如《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就是说下焦有排泄二便的作用。
    【贴心提示】
     “调理升降气机,是调理五脏六腑疾病的重要枢纽,而调理气机关键在于调理三焦。治三焦,关键是通调三焦,使气血通调,十一脏功能恢复,抵抗疾病的功能增强,故可愈百病,而治三焦通调气机的升降为首要,气为血之帅,气通则血也随之调顺,气血顺则十一脏的功能方可正常。”
    【语录链接】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一难》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难经·六十六难》
    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难经·三十八难》
    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张介宾
    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三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出焉。——《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
    12.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黄帝内经·藏象篇》
    膀胱为锥体形囊状弹性器官,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中医称它为净腑,其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膀胱藏津液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对膀胱藏的“津液”,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尿液,一是指人体中正常的水液。
    (1)尿液:人体的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水液通过脾、肺、肾、大小肠、三焦等脏腑的作用,经肾的气化,生成尿液,下注并贮藏于膀胱,待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将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膀胱藏津液,亦即膀胱的贮尿作用。
    (2)水液:从津液的生成、输布过程与膀胱的关系来看,水饮入胃,经脾运化后,将精气上归于肺,在肺的肃降和通调水道作用下,津液下输入膀胱,遵循四时寒暑变化和五脏的阴阳变化规律,有目的地将水液和精气四布,外而皮毛,内而脏腑经脉,周身内外无所不到。
    津液为五谷五味所生,归于膀胱;尿液为津液之余,入于尿胞。以上引证,说明膀胱主藏全身有用之津液。“气化则能出”是说膀胱所藏之津液,在肾气的协助下,水精四布,外而充肤泽毛护表以成卫气,内而灌溉脏腑百骸以成精血津液。多余者,外而为汗液,下出而为尿液。
    膀胱之气化
    气化,原是我国古代哲学术语,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这种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则以“气化”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中,由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的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膀胱之气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若膀胱藏的是尿液,则膀胱之气化为排出尿液;若膀胱藏的是正常津液,则膀胱之气化为排出汗液。
    膀胱气化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一,膀胱的气化依赖于肾的气化。膀胱与肾直接相通,二者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所以,《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说:“肾合膀胱”。在生理情况下,水液经肾的蒸腾气化,则化为津液及汗液、尿液,即肾主宰着人体整体水液代谢,而膀胱气化功能全赖肾的蒸腾气化。其二,膀胱气化有赖于三焦气化的协调。三焦既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总司全身的气化,运行水液,疏通水道,并影响着膀胱气化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其三,膀胱气化与肺的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功能有关。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小便虽出于膀胱,而实则肺为水之上源,上源清,则下源自清。脾为水之堤防,堤防利,则水道利。”说明脾肺功能影响着膀胱气化及排尿功能。
    【贴心提示】
    膀胱的常见疾病有膀胱炎、膀胱癌、膀胱结石等,其防治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多喝水、常排尿,同时,还要杜绝经常憋尿。
    【语录链接】
    膀胱为津液之府,胞内居之,少腹处关元之中,内藏胞器。——王 冰
    洁净腑,泻膀胱也。——张志聪
    膀胱藏水,三焦出水。——孙一奎
    膀胱俗称尿胞,为贮尿之囊,作卵圆形,颇有弹性,在腹腔下部。其底旁左右各有输尿管一条,通于肾脏,前面下旁又有排尿口,口有括约筋与尿道连接,肾脏分泌之尿,经输尿管入于膀胱,贮蓄既满则放开括约筋,从尿道排出。——《中国医学大辞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