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澳洲活牛出口中国受到哪些限制?从Wellard股价看发展前景
本篇共5199字|预计阅读时7分钟
2015年7月份,澳大利亚与中国正式签署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双方就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屠宰用活牛达成协议。澳大利亚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可以向中国出口屠宰育肥活牛的国家。根据该协议澳大利亚每年最多将可以向中国出口100万头屠宰活牛。
阅读导航
一、中国活牛进口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二、澳洲对华活牛出口的未来潜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三、WLD的股价与澳洲对华活牛出口的关系
一
中国活牛进口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经济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使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加大
牛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比例增加最快的肉类之一。1980年,人均牛肉消费量占整个肉类消费量的比例约为2.24%,这一数字到2011年已增加至7.27%(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从消费比例上看,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牛羊肉消费大幅提升猪肉消费比例下降,牛肉消费比例的增长位居所有肉类消费之首。但牛肉人均消费量只有5.5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 公斤的水平。
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居民的消费能力,随之而来的消费结构升级和饮食观念的变化则激发了牛肉消费热情,饮食结构的升级使得人们在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更倾向于消费牛肉等高档食品。
中国的肉牛产业的现状不容乐观,牛肉产量缺口大
与人均牛肉消费的高增长对应的则是中国牛肉供应增长乏力。牛肉产量已经连续三年在700万吨左右徘徊,而牛的存栏数(所有圈养的牲畜数量)更是不容乐观。
从资源来看,中国拥有世界20%的人口,却只有9%的可耕土地,淡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25%,国内的粮食产出已逼近极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据统计:生产一公斤的牛肉需要消耗8 公斤的粮食,1至1.5公斤的水,排放36.4公斤的二氧化碳及其污染,对中国环境的压力非常大,需求和产能矛盾非常突出。
其次从中国的草原来看,天然草场条件较差,生产能力低,且畜草下降,人工草场面积为很小,内蒙古、西北等地草场退化严重。
从繁衍特性角度讲,母牛一胎一般只生一头。从生长角度讲,一头牛从犊牛开始,到长成骨架完好的架子牛,再到后期育肥长成,至少要经历一年半到2年时间,相比之下,同样阶段的商品猪是10个月左右,而肉鸡生长甚至只需要40-50天。
肉牛进口的经济性意义
牛肉的来之不易使得它价格在中国一直居高不下,而相对高的价格又导致了牛肉消费的主要推动力必须是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消费结构升级和饮食观念的变化则激发了牛肉消费热情,饮食结构的升级使得人们在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更倾向于消费牛肉等高档食品。
相对于目前从澳洲进口的冷冻牛肉,活牛进口产业有更大的经济优势。
活牛进口然后在中国育肥屠宰不但可以获得牛肉销售,还可以分割销售中国人更喜欢的牛骨,牛内脏,牛皮等等,能得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相对于冷冻牛肉,现杀现宰的新鲜牛肉口感更好,更符合国人的消费习惯;
3
从屠宰成本来看,中国的人工成本目前只有澳洲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中国的屠宰场运营成本将大大低于澳洲屠宰场。
一边是中国强大的市场需求,另一边是地广人稀的澳洲以及近2700多万头牛的存栏量,看起来是非常的互补。澳媒更是惊呼,澳洲活牛将会像当年“铁矿石”那样受到中国买家的追捧。
但中澳的活牛出口协议已经签署了一年半的时间,截止到2017年1月份,仅有两批次通过空运出口到中国的几百头活牛。通过海运大规模出口到中国的澳洲活牛仍然没有出现。而目前大部分中国的活牛进口口岸的育肥以及屠宰场建设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专为澳洲活牛兴建的屠宰场仍然处于未开工建设阶段。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不久的将来国人能还有机会吃到新鲜的澳洲牛肉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一年半之前中国刚与澳洲签署自贸协定时中国企业进口一头活牛所获得利润。
利润剖析
我们以澳洲活牛平均每头重500公斤,出肉率为47%,每头牛出肉量235公斤,屠宰场年屠宰能力10万头澳洲活牛计算:
活牛屠宰各部位收入及价格表
产 品 |
每头数量 |
参考价 |
每头收入 |
年总数量 |
年总收入 |
高档肉 |
21 |
120 |
2520 |
2100 |
25200 |
优质切块 |
62 |
60 |
3720 |
6200 |
37200 |
一般肉 |
123 |
30 |
3690 |
12300 |
36900 |
分割碎肉 |
29 |
20 |
580 |
2900 |
5800 |
皮 |
1 |
310(张) |
310 |
100 |
3100 |
腹内脂肪 |
22 |
10 |
220 |
2200 |
2200 |
内 脏 |
44 |
30 |
1320 |
4400 |
13200 |
头蹄骨 |
78 |
5 |
390 |
7800 |
3900 |
合计 |
380 |
12750 |
38000 |
127500 |
(来源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西部牧业2015年公告《年进口10万头澳大利亚肉牛隔离屠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澳洲活牛采购成本一览表
原 材 料 成 本项目 |
费 用 |
备 注 |
活牛采购价 |
5300 |
根据建设单位与澳大利亚活牛意向供应商的采购意向协议规定 |
关税 |
530 |
根据关税规定按采购价的10%支付 |
活牛检验检疫费用 |
265 |
按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出入境检验检疫收费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3】2357 号) 规定的标准支付,本项目暂按采购价的5%估算 |
活牛损耗 |
265 |
项目年宰规模为10 万头,考虑到项目在实际运输及存栏过程中涉及死亡或其它损耗,因此为保证年宰10 万头进口肉牛,项目暂按采购价的5%估算活牛损耗 |
活牛采购商费 |
530 |
暂按活牛采购价的10%估算 |
物流运输成本 |
2000 |
活牛运输需由按国家规定的特制运输车辆车辆,从码头到隔离场的物流运输成本暂按2000 元/头估算 |
合计 |
8890 |
(来源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西部牧业2015年公告《年进口10万头澳大利亚肉牛隔离屠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2015年市场数据为基准)
以2015年8月份时市场数据计算,从澳洲进口一头活牛到中国,屠宰场毛利能达到3000多元。但之后飙涨的澳洲活牛价格使这项业务变得几乎无利可图。
这是反映澳洲本土活牛价格的澳东部小牛指标价格(EYCI)。2015年时中澳签署自贸协定时的东部小牛指标价格(EYCI)还不到400澳分/公斤,而现在的EYCI已经飙涨到620澳分/公斤以上。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年半的时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了10%。这意味着中国的进口商采购澳洲活牛成本在一年半时间内上升了至少60%。这是造成澳洲活牛出口中国停滞不前的最主要原因。
不同于澳洲的铁矿石,澳洲活牛价格大涨并不是因为需求量大增所致,而主要是供应端不足导致的。
2016年,澳洲活牛的存栏量预计下滑至2620万头,达到20年来的最低点。
而可供屠宰的成年牛2016年降低为760万头,比2015年降低21%,而2017年预计进一步降低至690万头。
受牛源供应紧张影响,澳洲活牛价格飙升。不但导致澳洲活牛出口数量下降,而且澳洲冷冻肉对华出口份额也因牛肉价格的上涨而被来自南美的国家所取代。截止到2016年底,乌拉圭和阿根廷已经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重要的冷冻牛肉供应地。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牛肉价格却保持平稳,并没有出现像猪肉那样大起大落的现象。
紧缺的活牛供应也使澳洲本土的屠宰场深受其害。很多屠宰场屠因为屠宰量降低不得不利用裁员和停产来缩减成本。2016年7月,中国得利斯集团宣布终止收澳洲第四大牛肉生产企业Bindaree Beef,有业内人士就认为是其屠宰场盈利的剧烈波动导致了此次收购流产。
澳洲的肉牛养殖产业比较粗放,澳洲的养牛场(cattle station)属于粗放养殖方式,小的有几十平方公里,而大的能达到上万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在如此大面积土地上养殖肉牛只能靠天吃饭。澳洲的气候变化特别是降雨量会影响澳洲各地的肉牛出栏量。
通常来说,一个地区降雨量变大会导致牧草生长良好,饲养成本下降。此时牧场主一般会选择惜售政策,加强育种育肥,短期会导致活牛交易量减少,价格上升,但活牛存栏量上升从长期看又会让活牛价格承压。
而干旱情况下,牧草生长不好导致饲养成本上升,牧场主无法继续持有大量存栏,就会卖出活牛,短期会让活牛价格下降。但长期看,存栏量的下降又会在将来导致活牛价格的上涨。
二
澳洲对华活牛出口的未来潜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 2016年起全球气候进入拉尼娜状态
受其影响,过去的一年澳洲大部分地区降水量都较常年偏多,偏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肉牛的育种和繁育,按照1年半左右的出栏期计算,从2017-2018年起,澳大利亚的活牛存栏量将会有所回升,有利于澳洲活牛种群的恢复。
2. 自中澳自贸协定签署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远赴澳洲投资牧场
2016年12月,中国的中房置业联合澳洲女首富莱因哈特成功收购了澳洲最大的肉牛养殖农场基德曼公司。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的入将改善澳洲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澳洲肉牛养殖产业并提高其抗自然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多个中国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申办澳洲活牛进口口岸资格。除已经实现空运的重庆和郑州之外,从北到南,大连港,黄骅港,日照港,连云港,宁波港,舟山港以及最南端的海南岛,多个澳洲活牛育肥及屠宰项目都在申办和推进过程中。
3. 从2016年起,澳洲活牛对华出口关税将逐年下降,到2019年,活牛对华出口关税税率将降为0
中国进口澳洲部分肉制品关税表
澳洲活牛对华出口前景比较乐观,但国内育肥和屠宰场的经营建设也绝非易事。按照规定,澳洲活牛到达中国口岸后要在14天内屠宰完毕。目前中国各地规划澳牛屠宰场周屠宰设计能力都在2000头左右,这就意味着屠宰线需要不停运转,否则一旦因供应短缺造成停运,屠宰线会面临极大的成本压力。
为了保证屠宰场正常运营,持续的进口非常必要,这对澳洲牛源的供应和海上运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的国内进口企业也将面临很大的销售压力。 活牛进口作为一个新的业务,在中国市场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政策的调整和变动,可能使屠宰场、隔离场等已经投入的巨额固定投资变得难以及时调整方向。
三
WLD的股价与澳洲对华活牛出口的关系
2015年12月,借着中澳两国签署的活牛进口协议的东风,澳洲最大的活牛出口商Wellard(WLD)成功上市,IPO发行价1.39澳币每股。但不久Wellard就成为了另外一个澳洲高牛价的受害者。一年多的时间,其股价已较IPO价格缩水80%。
面对着澳洲活牛价格的飙涨和牛源的短缺,Wellard甚至不得不让自己的船队横跨印度洋和大西洋,从遥远的南美洲来进口活牛以满足其国外客户的需求。Wellard目前的活牛出口市场主要是东南亚的印尼,越南以及中东一些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对肉牛品质要求不高,但对价格比较敏感。在上半个财年度澳洲创历史性的高价活牛面前(EYCI指数在2016年第四季度创下了700澳分/公斤以上,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价格),Wellard不能完全将澳洲肉牛涨价的成本转移到这些客户身上。受此影响,在今天公布的2017财年半年报中,Wellard也出现了1800万澳币的亏损。
笔者按
但在我看来,Wellard的具有的两个巨大优势将会在将来中国能够大规模从澳洲进口澳洲活牛贸易中,成为澳洲本土公司里最大的受益者。
优势1:活牛运输船
受澳大利亚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以及海运的高运输数量和低运输成本影响,澳大利亚的活牛出口95%以上都是以船运为主。Wellard目前拥有五艘活牛运输船,还有一艘船正在中国大连的船厂施工建造,预计在2018年第三季度下水。其旗下的MV Ocean Drover和MV Ocean Shearer是世界最大的活牛运输船,单次可装载20,000头活牛。按牲畜运输船运力排名,Wellard可以在全球牲畜运输船行业里排进前三。
为了防止进出口的活体牲畜在运输途中产生瘟疫等传染性疾病,以及保障牛羊在远洋运输过程中的福利要求,在当前没有国际通用的海上牲畜运输规范情况下,澳大利亚海事安全组织(Australian Maritime Safety Authority)于2006年对牲畜运输提出了一系列标准和要求,业内称之AMSA规范,这成为目前国际牲畜运输船要求的标准。据统计目前全球牲畜运输船总只共有150艘左右,绝大部分船龄已经超过了20年。而符合澳大利亚活畜运输标准(AMSA)的船只也不多,而Wellard旗下的船全都得到了AMSA的认证。
而未来一旦中国与澳洲的活牛贸易能稳定发展,达到贸易协定中100万头活牛贸易的预定目标,大型化的牲畜运输船将因为成本和运输数量的上的巨大优势成为主流。
优势2:与富丽达集团合资开展肉牛和进出口加工
2015年底,Wellard与中国民企500强富丽达集团正式在华组建澳乐(沧州)牧业有限公司-Wellao,打造澳洲肉牛进口育肥屠宰加工分销的全产业链投资和经营平台。根据Wellard与富丽达集团已经达成的债转股协议推算,项目总投资至少在6000万美元以上。
合资公司建成之后,wellard不仅能享受澳洲活牛出口业务的带来的直接红利,而且还能分享澳洲肉牛在中国市场加工和分销的利润,这将增强其远期盈利能力。
澳乐牧业的澳洲进口肉牛育肥、屠宰加工项目已经在2016年6月份得到了沧州渤海新区政府的环评批复。但受澳洲高牛价和牛源紧缺影响,目前其项目施工进度也非常缓慢。
总结
澳洲对华活牛出口的前景不但取决于澳洲活牛未来的价格以及活牛供应是否稳定,也与中国的政策调整变动息息相关。而澳洲最大活牛出口商Wellard未来的发展来说:中国大规模进口澳洲活牛之时可能就是其股价翻身之日。一个好消息是NAB银行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2017年澳洲牛肉和活牛产业的展望中预测今年的四季度时EYCI指数会下跌到500澳分/公斤。
2017年2月20日,由Elders Ltd承运从维州Portland出发的1195头澳洲屠宰用牛抵达山东荣成石岛新港,这是中澳自贸协定签署以来,首批通过海运抵达中国的澳洲屠宰活牛。虽然这批活牛是以盛产雪花纹路的安格斯牛和澳洲和牛这种高价值牛为主,而非传统贸易中的澳洲普通肉牛。但仍然标志着中澳活牛贸易正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附:中澳活牛贸易细节
活牛必须是免除HGP(人类基因组计划)
在原产地的农场需要饲养满3个月
必须检测是无怀孕的
每头牛在隔离前都需要在注册的检疫场检疫许可
活牛出口需要符合澳洲动物福利要求
成年牛到达中国后需要在14天内被屠宰,育肥的架子牛需要在到达后3个月内屠宰
关于牛源地,北方和南方的牛都被准许
具体提出了来自澳洲的蓝舌病毒的活牛到达中国的相关处理规定。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原文:
中国餐桌偏爱澳洲牛肉,掀起中资收购畜牧业资产热潮!
聚焦“舌尖上的安全”,解读中澳“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