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我的“寺前弄2号”生活(4)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以下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我印象中的“寺前弄2号”童年生活,贫困是它的全部主题。那个时代,底层平民的贫富之差,也并不大。穷富之间也只在衣食方面的差距。像一次早餐,或许也仅仅是油条与咸菜之间,面包与稀粥之间的差别,而不是现在的奶酪、蛋糕与稀粥咸菜的差别。穿衣,也仅是衣服的补丁有无、及大小的差别,衣服的质地材料几乎差不多。当年的贫乏,不仅仅是生活资源的极度匮乏,更令人痛心的是文化资源的极度贫乏。这样环境下,“寺前弄2号”的童年生活,所留给我记忆的天性童趣可想而知,也仅是一些体力性的传统游戏、还有一只猫在瓦楞上奔跑、三只秧鸡在天井里叽叽觅食……
作为孩子,他所承载天性的,是文化资源环境。良好的文化资源环境,将使孩子获得完美教育与天性的优秀发挥。但当年的我们,几个孩子除了与大自然的昆虫、鱼鸟之类不断鼓捣以外,大部分时间就放在各类厅堂及巷道游戏上。一到周末或者寒暑假,整个“寺前弄2号”就成为孩子的天下,冲杀声不绝,追逃身影在各家各户的门前频频闪过。这些游戏的特点是纯体力消耗,趣味性较低。当年的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汗流涔涔。游戏规模小一点的,就是“刮房子”“跳牛皮筋”“拍洋片”“三角包”“玻璃弹子”“弹牛筋”之类。大一点的,需要多人参加,抱团活动,像:“强盗官兵赛”“抢廊柱”“数数抢逃”等,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模仿当年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大家凑在一起,笑笑打打,追追杀杀,一番喧哗,一番吵闹,没有戏剧情节,有人乐意做“座山雕“角色的,觉得比较抢戏,而最为热闹的还是扬子荣角色,反正觉得好玩有趣就行,管它正角还是反角。孩子们自己做好刀枪之类,挥舞着这些“武器”,呐喊之声让大人们厌烦得骂人。
童年游戏往往会在快乐与争吵的赌气过程中度过,“寺前弄2号”发生的每次游戏,几乎总有赌气的事发生,回忆当年小鸡肚肠的情景,如今回味还是有点忍俊不禁。白天在巷道弄口玩,雨天在屋宅厅堂里玩,晚间则在电线木杆的路灯下玩。快乐而来,睹气而散,甚至会发生斗殴的情况。男生比较强势,弱势的女生就容易哭闹,不欢而散,甚至也有大人插足干预的场景细节发生。这些酸涩的记忆,在渐渐推远的模糊岁月里更会体现童趣味道,闪烁出稚气之美。
过年了,“寺前弄2号”开始出现了火药类游戏。有“拍纸火药”“摔摔炮”“火药枪”“小爆竹”等等。这类游戏一般适合男孩子玩,拍纸火药可以放在砖块下挤压,可以用镙丝和镙帽构成的一个组件,把纸火药放在里面,摔出去就有爆炸的声音。摔摔炮可以直接往地上用力一扔,就可以发出爆炸声。小爆竹的玩法是点燃引火线,然后扔出去就会发出爆炸声。那时过年的“寺前弄2号”门口,就像一处火爆的小战场吸引着小伙伴们。
记忆中,一只灰黑硕大的狸斑猫,始终在我“寺前弄2号”的瓦顶上奔跑。是的,想起这可爱的狸斑猫,心里就充满暖意,那时代少年的冬天,冷得难于抵御。我会让它跳上床,围着我的脖子睡觉,听着它打着呼噜的感觉特别美。我与它相互取暖,肝胆相照,它发出的呼噜呼噜声,令我特别舒心,那年寒冬的夜,正需要这样的声音来为我壮胆。那猫比较壮硕,体型大,与我特别亲热,整天绕来缠去,分不开。它会在整幢“寺前弄2号”墙门屋宅里,奔跑游刃有余。从楼梯上箭一般直溜下来,紧急就攀上了一个古老的木柱,一直爬到柱子端头宽厚的横木上,然后就往下与我对望,眼神闪出很亮的绿光,像是在我面前显技一样。
然后就“蹭”的一声,跳向大厅的碗橱顶上,很快悠闲地卷起尾巴,端坐在上面,眯起眼睛,缩着脖子匍伏在那里,那恍惚的眼神又飘向我,似乎暗示着它内心的悠闲。当我走过去想摸它身体,便一个漂亮的空翻窜跃,跳向我们吃饭用的八仙桌,一个蹬足,一转眼溜向厢房的另一间,风一样的速度变道,又上了楼梯。没一分钟就顺二楼的柴房,飞上了楼上的窗户登了屋顶的瓦楞,那是它的地盘,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它走上了屋宅前面风墙的最高处,拉长了身体独步而行,偶尔做一个伸懒腰的模式,嘴里不时发出发威时的喵喵声,声音极团极团,喉咙深处还响动着长长的拖音。
记得有一次,父亲决定不想养这猫了,原因觉得它饱食终日,懒于捉鼠。父亲知道家里人对它溺爱,就偷偷将它用布袋装起,托人运到二十里外的含山,上岸放走。那段时间,一下子走失了猫,自己有点丢魂似的伤感,时间久了才知道此事的原委,实在也没办法。一年后的某一天,家里楼窗口,突然出现熟悉的猫叫声,我抬头一看,哇,居然是我家的狸斑猫,比以前更瘦了,声音也苍凉了很多。它站在屋顶的墙瘠上,警惕地看着我,不想走近,它已经变得惧怕人类了,已经失去了对人类的信任。我只好把窗户打开,自己退身到远处。后来见它慢慢接近窗户,跳进来了,等我一现身,它又跳出窗户,远远站在瓦楞上,目光充满怀疑。后来我就用鱼食来诱它进屋。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才慢慢让我靠近它。但不知怎么,那猫从此以后,不喜欢住在家里,整天喜欢往外走,饿了回家,吃饱了就出门去了。直到有一天,它突然不回家,后来就永远看不到它了,这人世间的诀别之事,常常就在你的无意之中突然发生了。
记忆中,有几只小秧鸡跳跃在“寺前弄2号”的前门天井之中。那些黑黑绒绒的小秧鸡,萌态十足,可爱极了,这些小生灵来自于农村田野,它们本该飞翔逐食于秧田中,吃着鱼虫小草之类。记得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某一个春夏之交,我刚从农村走过,偶遇了一群黑绒绒的小秧鸡在田野里觅食,这让我非常好奇,这些毛绒绒的小秧鸡非常活跃,略比家养的小一些,脚长得高,于是我便下田去抓,好不容易抓到了三只,其余的都钻入了稻田里了。这三只小家伙我把它放在家里的一个纸箱里,专门给它吃小鱼小虾,声音叫起来就像普通的小鸡,神态极萌,养在家里,周围的邻居闻讯,常常携幼扶老地来观赏,一时成为“寺前弄”至“司前街”街坊中,邻居们“动物欣赏”的好去处。
刚开始是一直放在纸箱里喂养,后来慢慢移到地上喂养,这些小家伙也真听话,喂食的时候,一直围着我打转,喂好食就把它们赶进纸箱里,相安无事。记得有一次,这些小家伙喂食时,总是不耐烦,跳起来抢着吃,我一边用剪刀剪着鱼,它们又性急地跳赶来逐食,一不小心,我就把其中一只小秧鸡的嘴剪去了一截。那小秧鸡立即痛得打转,我把它扶起,摸它许久,慢慢才平静下来,从此,这好好的一只秧鸡,便成了“残障”,以后它的生活,我只能对它有特别的照顾,它自己不能啄食,我就把食物塞给它吃。这样养了近半年时间,这些毛绒绒的小鸡逐渐变成了成年鸡,长得像鹌鹑一样灰黄的毛,会飞的翅膀也长起来了,放在地上,能扑打着翅膀,走起路来特别快。一直到了秋天,我把这些秧鸡去田野放飞了,我看着那些被放飞的秧鸡,它们自由地走在原野上啄食,风儿吹来,我的心也像它们一样放飞了起来。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

  • 小猫和绒线球的故事

    花花和绒绒团的故事 文/程程 一天清晨,主人上班去了,小猫花花睡醒了.它在客厅悠闲地走来走去,忽然,它发现墙角有一个圆圆的绒绒球. 它激动得一蹦三跳似的跑过去,先是用前爪小心翼翼地拍了拍绒绒球,谨慎地 ...

  • 家装想要窗帘做的好,这八个细节一定要牢记,实用及有效

    有些人在选择窗帘时,没有根据室内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但不合适的那款.其实,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后,参照以下八个细节,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合适的窗帘. 01.窗口上方空间小,选暗轨不选罗马杆 现在建房为了扩 ...

  • 母猫生小猫需要人帮忙接生吗?

    如果是一个简单的答案,那么是"否",猫咪生崽时不需要人类帮忙接生. 但如果在此过程中有人类适当且合理地帮忙,那么可以降低它们出现意外的情况. 自然界的动物都不需要接生,它们都有这种 ...

  • 新市古镇:我的“寺前弄2号”生活(3)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图片来自新市镇摄影协会作品) 我的"寺前弄2号",幽深与晦暗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唯有煤油灯飘忽着火苗,在我记忆深处明灭 ...

  • 新市古镇:我的“寺前弄2号”生活(2)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图片来自新市镇摄影协会作品) "寺前弄2号"作为一个历史符号,牢牢地刻印在我的心上,记忆像羊群一样,大小呼涌,它们都 ...

  • 新市古镇:我的“寺前弄2号”生活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图片来自新市镇摄影协会作品) 我出生一月,父母从新市三院后的一座墙门宅院里,搬进了新市"寺前弄2号". 对我来说,庄 ...

  • 新市寺前弄2号,曾经是一座耶稣教会医院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及微信,谨致谢意) 曾被著名基督教学者陈金镛先生誉为"巨镇"之称的新市,晚清延至民国时期早期,商埠 ...

  • 每年梅雨,我就想起“寺前弄2号”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篇图片大多来自于网络,如有不规,请予指出并删除 时间像是在赛跑,才感叹"开到荼蘼春事了",又临到了初夏的告别.一场梅 ...

  • 玉暖生烟的记忆:新市古巷“寺前弄”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玉暖生烟的记忆:新市古巷"寺前弄" 作者:张明儿 新市古巷"寺前弄",现在已被号称为"仙 ...

  • 新市古镇:“茅家弄”的起源,与归安茅家的兴衰

    ​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以下图片,部分来源于百度搜索) 新市古镇有一条古弄,人们俗称它为"茅家弄",所处位置在北街的中端,折东成路,以前 ...

  • 唐代名相张说所题“寺牌”,或为新市古镇书画历史首藏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新市古镇历代书画美谈(三) 题记: 新市是浙北古镇的历史文化重镇,它的丰厚古代史更是令人刮目相看.缘于它的历 ...

  • 浙江新市古镇行

    曾经看过一次别人拍的新市的照片,觉得新市古镇安静又悠闲.于是自己也携友一行,去了才知道,原来看到的照片是大清早拍摄的,而我们是中午到的,街上已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了. 新市总体给人的感觉比较破旧,而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