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要仪式感强一点还是随便一点好
先了解一下,什么叫仪式感?百度的解释是,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准确地讲,这根本不能叫释义,只能说是仪式感的属性之一。倒是仪式感后面括号里的解释更适合一些,即将日常行为仪式化以赋予其意义的行为。
但仍然不准确,仪式感不是行为,它是对仪式感行为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要相对准确地了解什么是仪式感,不妨将“仪式”和“感”分开来,先解释说明,再合并意义。
“仪式”是举行典礼或大会的程序和形式,什么是典礼?典礼就是制度仪礼和执行制度仪礼时举行的隆重仪式。“感”无需解释,即体验和感受。那么仪式感是对仪式、典礼的感知和体验。
在中国古代,重大活动都有一整套整饬、严格的制度仪礼,非常讲究“仪式感”,如朝觐、祭祀、出行。就是人们平常工作、生活等,都要讲究礼仪,比如“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吃要在吃相”;见面要拱手作揖,别离会折柳赋诗;还有饮茶、饮酒、骑、射等,都有一套讲究的仪式。听说过“流觞曲水”吗?那就是古文人喝酒的仪礼。
因此,我们知道,仪式感首先是制度仪礼的要求。我们看《论语》里很多篇章都在讲礼,实际上就是希望人们在做事时要有仪式感。
《乡党篇第十·三》,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钱穆译】君召孔子使作摈相,孔子必变容庄敬,行路如脚下有戒惧般。对同立的其他摈相作揖,左边右边,挥张两手,衣服前后开动,整停不乱。由中庭趋进时,如鸟舒翼,(状态端好)。宾退了,必回复所命,说:“宾不再回头了。”
《乡党篇第十·四》,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跛躇如也。
【钱穆译】孔子跑进公门,必敛身谨敬,像那公门容不下他身子般。不在门中间立,亦不把脚踏门限上。行过国君所常立之位,容色必变,举足盘辟,若履危临深般,说话像不他身子般。牵衣升堂时,敛身屏气,像不呼吸般。待退下自堂,降堂阶一级,颜色便舒展了,怡怡然有和悦之容。走尽堂阶,下及平地,便疾步向前,像鸟张翼般,端好而开展。再过君位时,跛跛躇躇,又是一番起敬。
《乡党篇第十·五》,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钱穆译】孔子为聘使,执君之圭,敛着身,像不胜其重的样子。执圭在上,像和人作揖般,在下,像授物与人般。面色战战兢兢,两足像迈不开步,又像足下有物,循之而前般。及享礼时,便有容色了。神气开发,不再那么作战兢之态了。待作私人相见时,更是愉愉然,和颜满容了。
《乡党篇第十·六》,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又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钱穆译】君子不把玄色纁色来作衣领与袖之边。不把红色紫色做日常私居之服。当暑天时,在室内穿葛单衣,但出外必加上衣。黑衣内用羔羊皮的裘,素衣用小鹿皮裘,黄衣用狐裘。在家私居时所穿之裘,较出门所穿者稍长,又把右袂裁短些。夜睡必有寝衣,其长过身一半,下及两膝。冬天把狐貉皮来做坐褥。除去在丧事中,大带上没有不佩一切备用的玉器的。除非朝祭用正幅的帷裳,其余所穿裳,总是开剪斜幅缝制的。吊丧不穿黑羔裘,不戴玄色冠。每年正月岁首,必穿着朝服上朝去。
《乡党篇第十·七》,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钱穆译】遇斋戒时,必有特备的浴衣,用布为之。斋时必改变日常的食品,又改变日常的居处。
《乡党篇第十·九》,席不正,不坐。
【钱穆译】席不正,不坐下。
《乡党篇第十·一O》,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钱穆译】乡人饮酒,待老人持杖者离席,也就离席了。逢乡人行傩礼驱鬼,便穿上朝服,立在家庙的东阶上。
《乡党篇第十·一三》,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钱穆译】君赐食物,必正了席位先尝它。君赐腥的,必煮熟后先荐奉于祖先。君赐活的,必养着。侍奉国君同食,在君祭时,便先自吃饭了。遇疾病,君来问视,头着在东边卧,身上加披朝服,还拖上一条大带。君有命来召,不待仆者驾车,径就徒步先行了。
《乡党篇第十·一四》,入太庙,每事问。
【钱穆译】先生走进太庙,遇见每件事,他都要问。
《乡党篇第十·一七》,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钱穆译】升车时,必正立着,两手把执那绳子才上去。在车上,不回着头看,不高声说话,不举起两手来东西指点。
上面都是讲孔子平常的言行举止,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都有浓浓的仪式感。为什么?孔子认为,他做这一切完全是礼的要求。一个人如果不讲礼,没有礼的约束,就和鄙夫、小人等没什么差别了。孔子希望人人能成为君子,并且坚信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所以他做事有隆重的仪式感不仅是礼的要求,也是作为一个君子的要求。
今天,有人喜欢有仪式感,有人则喜欢放浪形骸、无拘无束,都可以,都无可厚非。这都是个人的选择,是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但有没有孰优孰劣呢?那可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但是,相对来说,有仪式感的人会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和赞同。为什么呢?因为礼的规范、礼的约束更符合人性正常发展的要求,而无所顾忌、率性而为往往对人们正常的情感有所伤害。
比如在《论语·八佾篇第三·十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钱穆译】先生在祭祖先时,好像真有祖先们在受祭。他祭神时,也好像真有神在他面前般。先生说:“我若不亲身临祭,便只如不祭。”在祭祀时,如果我们没有虔诚的心,没有真诚的情感,那还真的不如不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追求仪式感与形式主义完全是两回事。
在《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二二》,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钱穆译】齐陈成子弑其君简公,孔子在家斋戒沐浴了去到鲁国朝廷,告诉鲁哀公道:“陈恒弑了他的君,请快发兵去讨伐他。”哀公道:“你告诉那三位呀!”先生退下说:“因我也还追随在大夫之后,这等大事,不敢不告诉吾君,吾君却说去告诉这三位!”孔子到三家,一一告诉了,三家说:“不可。”先生退下说:“正因我也还追随在大夫之后,不敢不告呀!”
孔子为什么斋戒沐浴?这是礼的要求,也是他作为一个君子的责任。如果不管不顾,或者随便处理,那就违背了礼的要求,失去了一个君子的责任。因此,仪式感也是一个人对自己有理想追求的要求。
所以,仪式感就是我们对待一件事的态度,它虽然不是我们人性最基本的需求,但是却代表一个人是否遵德守礼,是否谨言慎行的体现;代表一个人是否热爱生活,是否注重生活品质的体现;代表一个人是否懂得取悦自己,不随意不将就的体现;代表一个人是否真正了解人生意义,是否懂得人生追求的体现。它不一定针对某个特定的日子或时刻,也不一定针对某个特定的事情或事件,内心有仪式感的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做任何事,都有仪式感的态度。
因此,我们在追求仪式感时,不要拘泥于某一日子或者某一时刻,也不用拘泥于某一事情或事件,也不用拘泥于某一种方式或形式,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仪式感的追求,让生活更美好,生活更有品质,让我们变得更好,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