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平定百济国(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一)

百济依仗得到高丽的支援,数次侵伐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向唐廷求救。高宗命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率水陆十万大军讨伐百济。以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之众配合唐军行动。

八月,苏定方率从成山渡海,百济国驻熊津江口拒抗唐军。苏定方一鼓作气,打败百济军,杀死数千人,余兵败走。苏定方首战告胜后,水陆并进,直指百济都城。离都城还有二十余里时,百济倾国而来,唐军又大败其军,杀万余人,一路追到都城。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逃到北境,苏定方围困都城;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并率余众固守城池。太子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说:“国王和太子都还健在,王叔却拥兵自立,即使咱们能够打退唐军,我们父子也无法再见面了。(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于是率左右翻城投降唐军,很多百济百姓也都跟随出城投降,扶余泰无法阻止。

苏定方命军士登上城墙树立旗帜,扶余泰窘迫不已,只得开门请命。于是扶余义慈、扶余隆及各城城主都先后来降。百济国原有五部,分统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朝廷下诏以其地置熊津等五都督府,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

一分为三、内斗不已的朝鲜半岛,失去了对峙大国的天然屏障后,在经过频繁战争洗礼的唐军名将面前是何等的不堪一击。

(0)

相关推荐

  • 战神苏定方:韩国至今有他的纪功塔和祠堂,大长今拍摄地因苏而名

    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定林寺里,保存着韩国政府公布的该国第九号国宝.这是一个兴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珍贵历史遗迹,一座由花岗岩雕砌而成的五层石塔,塔高8.33米,俗称平济塔.或者百济塔. 不过这塔还有 ...

  • 【朝鲜古代君王谱】百济(五):威德王

    32.威德王 威德王(朝鲜语:위덕왕/威德王 Wideok-wang:526年-598年12月)是百济第二十七代王,公元554年至598年在位.根据<三国史记>记载,威德王名扶余昌(朝鲜语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二:苏定方征服百济与契苾何力跨越鸭绿

    公元659年年底,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率军讨伐反叛的思结部落叛乱,并在马头川城下思结部落俟斤都曼,迫使他出降. 显庆五年即公元660年春正月,苏定方在乾阳殿献俘.法司请求杀了被俘的都曼,苏定方替他求情说 ...

  • 唐高宗时期灭三国的名将苏定方事略

    唐高宗时期灭三国的名将苏定方事略 原创2019-06-10 14:03·徐张话历史 唐高宗永徽初期,唐中央政权由长孙无忌把持.长孙无忌的民族思想以守成为主,对周边少数民族政策非常谨慎,面对西突厥首领左 ...

  • 小国记 6【 高句丽国 】

    6.高句丽国 高句丽,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西汉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一个姓高,名朱蒙的夫余王族成员南奔,在辽东 ...

  • 这片黑土地上,扶余与高句丽曾发生了这些事……

    说起来,肃慎虽然是个非常古老的族系,但在吉林乃至在整个东北地区历史上,最早建立政权的民族却是秽貉族系中的扶(夫)余.他们所居住的松嫩平原沃野千里,"土宜五谷",非常适宜农业种植.& ...

  • 刘仁轨失利百济(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三)

    起初,苏定方平定百济国后,留下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府城,又以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镇抚馀众.王文度渡海时去世,百济国僧人道琛.将领福信等人聚众据周留城,从倭国迎立原王子扶余丰,率兵围困刘仁愿镇守的 ...

  • 刘仁愿平定百济国(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四)

    唐高宗龙朔三年九月戊午(初八),熊津道行军总管.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等在白江打败百济残余部队及倭国援兵,攻下周留城. 当初,刘仁愿.刘仁轨攻克真岘城以后,唐高宗命孙仁师领兵渡海增援.百济王扶余丰从南方招来 ...

  • 苏定方平定西突厥(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八)

    苏定方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大军到了金山之北,先大败处木昆部,其俟斤(部落首领)懒独禄等人帅万馀帐前来投降,苏定方对他们加台抚慰,并派千余骑兵与其同行. 右领军郎将薛仁贵对朝廷进言道:"泥孰 ...

  • 来济论牧民之要(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三)

    唐高宗对身边的侍臣说:"我一直在思考牧民之法,但一直没有找到其中的关键,你们给我讲解讲解.(朕思养人之道,未得其要,公等为朕陈之.)"来济回答道:"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一次出 ...

  • 苏定方灭百济: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跨海两栖登陆战

    唐朝初年,在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分别是:百济.高句丽.新罗.其中,百济和高句丽是盟国,百济倚仗着高句丽的支持,经常侵犯新罗. 新罗是唐朝的附属国,便向唐高宗求救.唐高宗多次下诏,让百济停止对新罗的 ...

  • 李孝逸平定徐敬业(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九)

    李敬业起兵后,谋士魏思温劝道:"您以恢复李唐天下为口号,就应当率领大军大张旗鼓地前进,直奔东都洛阳,如此则天下人都知道您是志在勤王的,全国百姓就会四起响应.(明公以匡复为辞,宜帅大众鼓行而进 ...

  • 二刘坚守孤城(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四)

    起初,刘仁愿和刘仁轨等人屯驻在熊津城.高宗皇帝给他们下敕书,说"平壤的大军撤回后,你们仅有一座孤城难以独守,应当撤回到新罗境内.如果金法敏提出要你们留下来镇守,你们就留下来:如果他们不需要, ...

  • 下不失义,上不失仁(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

    凉州刺史赵持满,力大无穷,又擅长射箭,性格豪爽任侠,他的姨母是韩瑗之妻,他的舅舅驸马都尉长孙铨是长孙无忌的族弟.长孙铨因长孙无忌之案被流放到巂州.许敬宗担心赵持满会作难,就诬称他和长孙无忌一同谋反.朝 ...

  • 长孙无忌“谋反”案(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九)

    武氏因太尉赵公长孙无忌一方面接受了高宗和她的重赐,一方面却不支持自己而极为不满.后来在讨论废王后时,燕公于志宁也立场中立不发一言,武氏对他亦很是不悦.许敬宗也曾多次向长孙无忌说明不支持武氏的利害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