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的标准工时管理(下)

关注我们,打造行业领先企业

各种宽放时间方面:

宽放的定义是将作业疲劳、生理需求、外来事务的延迟、私事干扰等不可避免的单元或因素加以调整,酌情增加操作内外必要宽放时间,使标准时间订定合理化的一种操作手段。具体包含了生理宽放、疲劳宽放、作业宽放和管理宽放等几部分。

针对生理宽放传统的处理方式

认为上厕所、擦汗、饮水等生理需要是必要的,基于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是要在标准上留出宽放时间的,一般会有3~5%的宽放率。

针对疲劳宽放传统的处理方式

基于对疲劳而使作业时间延迟,以及为消除疲劳而需休息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式是按照不同的作业特点,根据个人经验分别给出不同的宽放系数来解决作业疲劳造成的影响。

Ø  特种作业:30%以上

Ø  重作业:20%~30%

Ø  中作业:10%~20%

Ø  轻作业:5%~10%

Ø  特轻作业:0%~5%

针对生理、疲劳宽放问题精益的处理方式

根据劳动工学研究的结论,作业者工作两个小时后就会疲劳,生产效率会降低;同时作业者上厕所、喝水等生理需求也会迫切,在这种情况下作业者如果可以得到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坐下休息一会,上个厕所,喝两口水就可以解决生理需求和疲劳影响等问题,休息后进入下一个生产时段效率仍会保持一个相对高效的状态。

而且随着规模化制造方式的普遍应用,对于各个岗位作业者之间的工作配合要求越来越高,随意进出工作岗位对团队作业和提升效率会产生影响,所以精益管理对于作业者同时上岗,集中休息的要求是很明确的。

针对生理需求和疲劳影响等情况精益不是在工时上给宽放时间,而是在生产现场设立休息区,在出勤时间的设置和管理上保证每两个小时间隔安排员工统一在休息区域进行休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这样既保障了员工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解决了疲劳造成的生产效率降低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标准工时核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针对作业宽放传统的处理方式

准备作业之外,操作过程中发生的更换刀具、焊头,阶段性的换料箱、品质抽查等作业内容不可避免会发生,这些情况发生的作业偏差需要设置作业宽放,一般会给3%~5%的宽放率调整到标准工时中处理。

针对生理宽放传统的处理方式是

针对刀具、焊头等对产品质量和作业效率产生影响的作业要素,不能等到出现断折等异常情况时再进行更换和修磨。应为这会产生不良品造成损失,另外也可能会对设备和作业造成额外的伤害,所以精益对刀具、焊头等的使用是进行寿命管理的,当加工或者焊接到标准的寿命次数时,就要主动停下来,更换刀具、焊头,这样就可以把一些异常不可控的情况逐步的实现标准化管理起来,在精益上这部分工作内容统一归类为附带作业。

精益要求规律性的品质抽查、换料箱、换刀具、焊头等附带作业内容要单列出来,进行单独测时,然后将这些附带作业时间均摊到每个产品的生产CT中,这样既考虑了这些附带作业产生的影响,又合理的将这些影响转换为了标准,比泛泛的将这些情况不予细化和区分,按照经验值给个百分比的宽放处理要科学的多,所以这才是比较合理、准确、有效的处置方式。

针对管理宽放传统的处理方式

在核定工时时将班组开会、做5S清扫、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损失、停工待料损失等划分为管理宽放,一般也是按照3%~5%的宽放率进行处理的。在一些计件工资制的企业,还有一些岗位原因不容易招到操作者,就用加管理宽放系数来调工资解决这类问题的情况。

针对生理宽放传统的处理方式

不采用管理宽放的做法来解决问题,精益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因为设备故障、品质问题、资材短缺、人员技能不足等异常问题发生一定会影响生产计划的准时达成,影响生产效率,这些异常在管理中被定义为“墨菲”,针对不规律发生的这些“墨菲”在每个产品中都给出管理的宽放时间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

针对这个问题精益的解决方法一个是在出勤时间基准上想办法,规定两个班次的出勤时间间隔上要留出2~4个小时的缓冲,以便生产班组可以通过加班来弥补每班的“墨菲”造成的产量损失,保证每班生产任务的完成。

另外一个是加强现场的精益班组管理,通过快速的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制来减少各种异常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异常分析将根本问题暴露出来,以便后续进行改善,从根源上杜绝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这种解决方式比简单的采用主观方式加管理宽放时间更加的有效,也更加的合理。

综上所述,标准工时是进行生产组织和安排的时间基准,按照传统的标准工时核定方法,会将现场日常管理上的作业熟练度不够、各种异常损失时间、生理需求耽误的时间和劳动过程中的疲劳造成的损失时间等都划入了管理标准中,变相的予以合法化了,这在管理上肯定是不明智的。

让我们学习和应用精益的标准工时核定方法,将标准工时这个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进行合理的核定和管理、应用起来,为精益和ERP的实施和应用做好基础管理准备,同时也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能力提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