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

足踝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

1.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良性的囊性病变,由充满血液的间隙组成,其内含有结缔组织隔膜与巨细胞。动脉瘤样骨囊肿可以是原发的病变,或者继发于之前存在的良性或恶性骨肿瘤,或者继发于创伤后。

2.症状

●疼痛,通常很轻

●某些病例可触及肿胀

●偶尔表现为病理性骨折

3.易患因素  超过50%的病例发生于十几岁。大约82%的病人小于22岁。男女发病率相当。大约8%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位于足部或踝部区域。

4.解剖学和病理学  动脉瘤样骨囊肿较少见,占全部骨肿瘤的1.0%~3.4%。构成肿瘤的充满血液的通道相互沟通。囊肿内含有细小的内部隔膜,典型的成分为结缔组织,其中包括成纤维细胞,巨细胞和骨样组织。也可见到不规则的骨小梁。

5.影像学表现

(1)X线片:X线片显示为囊性溶骨性区域,可能会有硬化的边缘。还常见一个薄的骨膜外壳。病灶位于干骺端的偏心区域或骨干的中央区域。还可能会表现为多个囊性病灶并含有多个隔膜和骨小梁。骨皮层可能会出现骨质溶解再吸收改变。

(2)超声:非适应证。

(3)磁共振成像。

① 分析要点。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折危险

●骨内的确切位置

●与邻近关节的关系(例如,病变是否累及距骨圆顶的关节面)

② 检查技术:T2加权和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序列是能够发现液平面的最重要的检查序列,应当清楚地显示液平面。如果成像平面平行于液平面(例如,仰卧位的踝关节冠状层面)的话,MRI将检测不到液平面。此外,T2加权序列在显示血液填充空间的沉淀效应时优于T1加权序列。三个方位的成像有助于评价关节。为了很好地显示实性肿瘤成分并与巨细胞瘤进行鉴别诊断,应当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肿瘤内部的纤维隔膜呈现强化。增强扫描应采用频率选择性脂肪抑制序列。

●标准扫描方案:俯卧位,高分辨率多通道线圈

●扫描序列

。矢状面、轴位和冠状面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序列

。冠状面T1加权序列

。轴位T2加权序列(与踝关节面成角)

。增强后轴位与矢状面T1加权脂肪抑制序列

③磁共振表现(图1):病变部位与软骨下骨和关节软骨的关系特别重要,因为靠近动脉瘤样骨囊肿近端的关节存在发生畸形、软化和关节面塌陷的风险。动脉瘤样骨囊肿在MRI上总是表现为囊腔,囊壁强化,内部间隔,相对低信号边缘,并与骨和周围的软组织有清楚的界限。不常见的征象有扇形边缘和骨皮质膨胀。还可能会发现向外凸起的憩室样袋状囊肿壁。很少发现邻近软组织水肿。

(4)影像学检查方法推荐。选择的方式:T2加权序列和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增强序列的多平面扫描。薄层CT扫描可能有助于评估骨折风险和软骨下骨板的畸形。

图1踝关节疼痛2个月的24岁男性,患动脉瘤样骨囊肿
A.矢状面质子密度脂肪抑制图像显示距骨圆顶区被一个囊性、多房性含血-液平面的肿块侵及,为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B.增强后轴位T1加权脂肪抑制图像显示囊壁强化,但实性成分无明显强化

6.鉴别诊断

●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人的年龄较轻(几岁或十几岁,而巨细胞瘤为二十几岁或三十几岁)。骨巨细胞瘤可能含有液平面,并且通常有明显强化的实性成分,而动脉瘤样骨囊肿则不具有此特征。

●修复性巨细胞肉芽肿:此病非常罕见,仅有几例累及足部的报道。它也被称为实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修复性巨细胞肉芽肿从组织学上不能与实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区分开,也不能与棕色瘤明确地鉴别开。

●棕色瘤:棕色瘤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改变中的一种,非常罕见。在足部,已有报道其发生在跖骨和跟骨。

●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这个肿瘤可能会有液平面。在足部很少见。

7.治疗方法  以前,动脉瘤样骨囊肿采用手术切除或刮除术,随后再行缺损处的松质骨移植。但其复发率为20%~70%,考虑到其相对高的复发率,最近尝试寻找替代的根治术:核素治疗,动脉栓塞治疗和硬化剂的注入。药物治疗也很有前途,而且动脉瘤样骨囊肿已经被放射治疗成功地治愈了。

8.预后及并发症  已有报道称,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较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