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老师必备!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法一览!

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是指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各高职院校纷纷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现将常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简单介绍。

谈话教学法

谈话教学法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进行教学的方法,适合个体化教学辅导。该法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应当让学生详细了解这一学习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与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这是自我管理学习的重要特征。在教学实践中,谈话教学法常在一学习单元中的特定教学阶段采用,用于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和交流学习工作经验等。

四阶段教学法

四阶段教学法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岗位培训的、系统化的教学方法。 

1)准备: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说明学习内容的意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示范: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理解,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教师操作的程序,即“怎样做”,他们接着也要这样做。

3)学生模仿:挑选多个学生按示范步骤重复教师的操作,必要时解释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教师观察学生模仿过程,得到反馈信息。

4)练习总结: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己在旁监督、观察整个练习过程,检查练习结果,纠正出现的错误。教师还可将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重复重点和难点。

六阶段教学法

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六阶段教学方法的教学阶段划分如下:

1)激励。教师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明目标和学习任务。

2)遭遇困难。学生学习教学内容,了解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发现学生错误。

3)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找出或由教师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试验。可通过“思维想像”实现,但最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

5)记忆与掌握。所学内容应被长期保留。

6)运用。学生把所学知识、技能或行动方式运用到日常的职业行动中。

角色扮演法

教师设计一项任务,让学生扮演角色参与教学活动,进入角色情景,以某种任务的完成为主要重点目标。让学生不论是亲身体验或是从旁观察,都务必将注意力专注于活动的进行过程上,让学生在课程中,借着自身经历的过程来学习并获得知识,达到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目的,进而培养综合素质,为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岗位乃至适应今后的变更,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模拟-仿真教学法

在职业教育领域,如实习教学中,有些环境复杂安全或设备昂贵等因素不利于学习训练,可采用模拟/仿真训练,避免发生不良后果。本法也可以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置身于未来从事职业的社会系统之中,把繁杂的文字叙述、规定、要求等融入模拟训练中,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感悟未来职业岗位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项目教学法

该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项目为学习任务的载体。项目可以是指以生产具体产品的工作任务,如某种食品、模型汽车、检测任务等;在商业、财会和服务行业,代表整体特性并可见成果的工作也都可以作为项目,如商品展示、产品广告、应用小软件等。

引导课文法

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及引导问题,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其任务是建立起工作和它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楚完成任务应该通晓什么知识,应该具备哪些技能等。

张贴板教学法

张贴板是可用大头针随意钉上写有文字的卡片或图表的硬泡沫塑料或软木板,是一种典型的“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教学媒体”。张贴板教学法是在张贴板面上,钉上由学生或教师填写的有关讨论或教学内容的卡通纸片,通过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通纸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班教学方法。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该法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发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思维导图”是一种独特的画图方式,将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清晰的呈现在图中。这种方式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一方面能够显示出思维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很容易理清层次,让学生掌握住重点,能够启发联想力与创造力。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如今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基本含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

“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学习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情景教学法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和手段创设出一些真实的或模拟的真实场景,使学生将知识融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采用“情景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科目和各种教学过程中,其所收到的教学效果也是显而易见。具体说,启发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知识的连贯性和联系性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以问题的阶梯性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自觉轻松的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的启发要具有实效性,就要做到从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教师的循序渐進的有效引导,启发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正确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法教学,是在1904年由哈佛大学首先提出,历史比较久远。其本质就是一种“提出问题—引导探索—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首先提出讨论的题目,然后引导学生开展对于该题目的激烈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性地总结。在整个过程中达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这无疑一方面向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在运用该方法的实践过程中,正确引导好学生的讨论。整个实施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准备工作—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扩展小组教学法

扩展小组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此方法主要分为以下阶段:

①“独立工作”,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布置的任务或问题(例如:初入职场的人应具备哪些能力?),将答案记录下来;

②“两人合作”,比较两人的答案,并找出共同找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

③“四人一组”,小组成员比较答案,选出认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

④“八人一组”,在大组中比较答案,并选出共同认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最后将大组的讨论结果展示在展板上。

来源:高校教师服务工作室。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及时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