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体育锻炼还要重视精神塑造
赵庆德
近一段时间,两段有关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视频在网上火了——一位是摔倒在起跑线上,但奋起直追,最终夺得比赛冠军的北京短道速滑小选手;另一位是在5米跳台上踌躇了10分钟,最终迈出勇敢的一步,以完美姿态入水的上海跳水小女孩。体育的力量在这两个孩子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每一位旁观者感动,也让这两段视频引爆了网络。
当前,体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重视,也有人担心,提高体育的中考分值、强化体育在教育评价中的分量,会不会加重家长和学生的负担,会不会催生新的体育培训热。从现实来看,一些体育培训项目火爆,几节跳绳课就要上千元,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如何避免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用功利化、应试化思维对待体育,避免单纯追求体育考试或者体育竞赛成绩,导致体育锻炼成为一种负担?笔者认为,在不断完善校园体育基础设施、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的同时,在进行体育理论知识讲授、体育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该更加重视体育文化的塑造,让学生真正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锤炼意志,真正发挥以体育人的作用。
在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既不是单纯为了分数、为了通过考试,也不是单纯为了赢得比赛、为了奖杯名次,甚至也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通过体育锻炼,培育体育精神,在体育锻炼中养成团结合作、尊重规则的品质,培养拼搏精神和胆量勇气。比如,校园足球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体育运动,在开展足球分层教学的同时,老师们很重视足球文化的渗透。一是转变思维认识,努力让学生感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和益处,从而改变对体育的固有认识,把体育当成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进而带动家长和社会更多人参与到足球运动中;二是滋养文化内涵,在足球教学、比赛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规则的优秀品质;三是发扬体育精神,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磨炼意志品质、拼搏精神和胆量勇气,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对于所有体育项目的开展来说,体育文化的渗透都是如此。学校在开展体育文化塑造的过程中,要重视挖掘运动项目文化特点,挖掘运动项目文化内涵,提炼运动项目独特的精神实质;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通过对群体活动、运动健康知识、体育人物等的宣传报道,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要树立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典型,发挥体育明星正能量的作用,引导青少年以优秀运动员为榜样,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拼搏精神。
当体育的教育意义得到充分彰显,体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体育老师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都将得到提升,加强体育之路也将走得更为顺畅。否则,学生就难以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到乐趣,就可能把参加体育运动当成一种负担,就难以真正培养出对体育运动的终身热情和兴趣。
(作者系山东省寿光世纪教育集团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1月08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