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关姓
姓氏渊源
得姓始祖
关龙逄。姬姓,名逄,亦名逢,夏桀时大夫,上古时期豢龙氏之后。据《姓源》《通志氏族略》所载,董父为帝舜养龙(龙即马),被封为豢龙氏。上古豢、关二字同音通用,又作关龙氏。因桀作酒池,淫湎放荡,荒于政事,关龙逄以《黄图》劝谏,被桀囚禁杀害。后世有史学家认为关龙逢为中国有史以来首位忠臣。其后世子孙以此为荣,称关氏(一说龙逄封于关即今河北栾城,后世以邑为氏)。故其后裔尊关龙逄为得姓始祖。
关姓渊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帝舜时期养龙高手董父,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据史籍《姓源》《通志·姓氏略》记载,颛顼有个后代叫董叔安,擅长养龙,古代称马为“龙”。
董叔安的儿子叫董父,在帝舜执政时期负责养龙,被封为豢龙氏。在古代,“豢”、“關”二字同音通用,所以后来又写作关龙氏。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王室大夫尹喜,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关尹喜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多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尹氏、关阳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尹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东关嬖五,属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
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记载:“东关,晋东关嬖五之后。汉将军北亭侯东关义”。
嬖五,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大夫,他是晋献公姬佹诸执政时期(公元前676~前651年)最受恩宠的大夫之一,受封在都城东关,因此史称其为“东关嬖五”。这个东关嬖五,就是流传千古的“二五”这类嘲讽人之口头禅的源头。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关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关津,是春秋时期专职掌管市场货物的进出关卡,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其职类如今天的海关署官员。
在典籍《周礼·地官·司关》中记载:“关津,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
在关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津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津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流五
源于官位,出自商、周时期官吏关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关人,是商王朝时期就有的官吏称谓,就是专职管理贵族墓地的官吏,多由墓主家族人充任。在古代,“关”就是指墓门。西周时期,关人之职由春官府司管辖,兼责巡视历代君王墓地,以防盗掘。
这在典籍《周礼·春官·巾车》中有记载:“及墓,嘑启关陈车。关,墓门也。”
在关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关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流六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关孔,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典籍《周礼·冬官·车人》中记载:“关孔,首六寸,谓今刚关头斧。时斧近刃,皆以刚铁为之。又以柄关孔。”
在关孔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孔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孔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流七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越国官吏关弓,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典籍《集韵》中记载:“持弓关矢也。”在史籍《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记载:“将注豹则关矣。关,引弓。”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孟子》一书中记载:“越人关弓而射之。”
在关弓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弓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关氏、弓氏,世代相传至今。
要注意的是,只有该支关氏的正确读音不作guān(ㄍㄨㄢ),而读作wān(ㄨㄢ)。
源流八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瓜勒给亚氏,源出蒙古乃蛮部。
源流九
蒙古族那牙勤氏,亦称那牙吉歹氏,祖先就是在《蒙古秘史》中所记载的那位忘恩负义却得势的蒙古族远祖孛端察儿。
在明朝时期,那牙勤氏即已冠汉姓为关氏,世代相传至今。
蒙古族关氏的读音皆作guān(ㄍㄨㄢ)。
源流十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后有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其中蒙古族乌扎喇氏世居察哈尔。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吴氏、乌氏、武氏、丰氏、关氏等。
源流十一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锡伯族瓜尔佳氏,满语为Korgia Mongu,是非常古老的东北地区姓氏之一,人数很多,既有古代辽西鲜卑形成的锡伯族人,也有海西女真形成的满族人,还有蒙古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甚至还有汉族,皆在很早的时期就拥有此氏。一般来说,其姓氏形成的核心地带在宁古塔地区(今黑龙江宁安),后分散至各地。
在锡伯族、满族、蒙古族、赫哲族、鄂伦春族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姓氏的汉义为“隘口、关卡”,清朝中叶以后,瓜尔佳氏多冠汉姓为关氏。
该支锡伯族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流十二
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伦春族古拉依尔氏,满语为Gulalr Hala,世居长白山区,清朝后期多冠汉姓为关氏。
该支鄂伦春族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流十三
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赫哲族瑚锡哈哩氏,亦称祜什哈礼氏、瑚克沙哈里氏,以地为氏,世居瑚锡哈里(今黑龙江宁安东北部)、依兰费尔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地,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锡伯族瑚锡哈哩氏多冠汉姓为关氏、华氏、胡氏、扈氏等。
该支赫哲族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
源流十四
源于德昂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德昂族关氏,源出云南省潞西地区德昂族中的一支红崩龙氏族。
“德昂”,是该民族的自称,“昂”本义为“山岩、岩洞”之意,“德”是尊称的附加语,有“祖”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该民族曾沿用“崩龙”之名。一直到1986年,根据该民族自己的一致意愿,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改其民族称谓为“德昂族”。
德昂族原来无姓氏,族人大多按傣族的习惯取名,即以排行取其乳名,随着汉文化的影响,后来逐渐也有按汉俗取姓氏、名字者。在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运动中,红崩龙氏族的一支即流改为汉姓关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德昂族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源流十五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关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关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关氏是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姓源姓氏,在宋版的《百家姓》中排第三百九十四位。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一位,人口约一百四十四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9%左右。
夏朝时期,国都在安邑,即现在的山西夏县北方,据说关龙逢便是安邑人,因此关氏族人将发源地传为山西。
春秋时期,郑过有大夫名关其思,说明关氏族人已在今河南省新郑一带落籍。
先秦时期,关姓活动主要在河南一带。进入秦、汉以后,关姓已经出现在甘肃、陕西、山西一带。
西汉时期,有长水校尉、平陵人(今陕西咸阳)关并,东汉初戊己校尉关宠,汉末有太原人关靖(公孙瓒部下)入载史册。表明在两汉以前,关氏族人已广布于黄河中下游。
姓氏名人
关龙逄:夏代末年大臣,夏桀王荒淫无道,不理朝政。关龙逄常引《黄图》直谏,立而不去,夏桀烧去《黄图》,以龙逄“妖言犯上”为罪,将他囚禁杀死。
关羽:原字长生,后字云长;河东解州人(今山西运城,一说山西临猗)。著名东汉末期汉寿亭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刘备大将。是夏代忠臣关龙逢第二十七世(一作三十七世)后裔。关羽作为忠、义、勇、武的代表,受到中国人普遍崇敬,关羽本人也被神话,与孔子共尊为“文武二圣”。
关审:字问之,号石磐,关羽的祖父。深谙《易经》、《春秋》。
关毅:字道远。关羽的父亲。关兴:关羽长子,少已有名,深得诸葛亮器重,弱冠后担任侍中、中监军,数年后死去。
关凤:关羽之女,孙权曾为子求婚,遭关羽所拒,并骂退来使。
关统:关兴长子,妻为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
关彝:关兴次子,关统死后承袭其职。
想要了解具体姓氏文化,可以参考北京家谱传记机构编辑《百家姓寻根手册》
书籍主要内容:
1.姓氏文化概论
2.姓氏渊源
3.迁徙分布
4.郡望堂号
5.家谱收藏
6.字辈排行
7.家训选辑
8.姓氏楹联
9.趣事典故
10.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