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深度关系的「捷径」:看见感受背后的能力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感受?你对待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主观内在体验。

比如经历过出轨,就会对出轨这件事的感受特别厌恶;又比如你小时候溺过水,长大后你就会特别怕水;这些都是你对待事件的内在体验。

而看见感受背后的能力则是,你能通过对方分享出来的片言片语,看到对方背后可能存在的一些经历。

而对于这些经历的交谈,才是建立深度关系最好的桥梁。

你会发现,如果有一个人让你觉得相见恨晚,往往这个人是有一些感受和你是高度契合的。比如都遇到过回避型伴侣的两个人,会更加懂得对方的不容易。

我们再来看看这样的场景,大家是否熟悉?

你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观点是“亲密关系来自于分享”,这个观点深深触动了你。

你分享出去给你的男朋友说:“这篇文章好棒!”然后对方看了这篇文章后,发现整篇文章并没有触动自己的点,就回应了一句:“还好吧。”

你感觉像吃了闭门羹。

再比如

你们一起去看电影,你没有注意到的是,对方看到一个母亲在喂孩子的画面后,抹了一下眼睛。

出来后对方说这个电影好棒,你并不理解,这个电影棒在哪里。只是简单回应说,一般般吧。

电影也许并不棒,只因为这部电影某个画面,触动到了他曾经的一些感受,让他感受到了共鸣。

他和你分享的也不是“电影好棒”,而是隐藏在这句赞扬背后的感受。

正如第一个场景当中,你想讨论的也不是文章好棒,而是“亲密关系来自于分享”这句话。

以上情景,都是因为缺乏了看见感受背后的能力,导致失去了和伴侣建立起深度关系的机会。

如果你们其中一个懂得抓住机会追问下去,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亲密关系来自于分享”这句话如此打动你?为什么母亲在喂孩子的画面如此触动对方。

这些都是你们两个人内心深处的感受,通过交流这些感受,可以让两个人之间更加亲密。

那么我们读不懂对方感受背后的事件,是因为我们的共情能力太弱了吗?

也不是,你会发现,生活中如果有朋友因为矛盾和对象吵架了,你是很能理解对方感受的,并且能够知道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这个时候你似乎又拥有了看见感受背后的能力了。

为什么对于有的事情我们可以做到“看见”,有的却不行呢?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看见”能力的强弱呢?

答案是:跟经历有关。

你对一件事能够做到感同身受,并不是你的共情能力强,而是这件事情唤醒了你类似经历的感受,让你重新体验了一次以往的感受。

比如

失恋这件事为什么那么容易被共鸣呢?

你看到有人失恋了,听到一些关于失恋的歌曲,看到一些失恋主题的电影,自己也会代入进去,感觉到心酸难过。

因为大家几乎都经历过失恋,这是大部分人的共同经历。而这些电影,歌曲,文章,都过通过一个普适性较强的失恋故事,唤醒了你当时失恋的感受。

明星出轨事件中,有的人因为也经历过被劈腿,所以恨得咬咬牙,在朋友圈去指责出轨行为。

你没有经历过被劈腿,但是你看到对方如此愤怒,于是你安慰道:“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但实际上,你并不能理解,也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因为你根本没有被劈腿过。

经历所带来的情绪体验,是情商再高也很难洞察出来的。

那么如何拥有看见感受背后的能力呢?

前面说了,相同的经历才能最大限度引起共情,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总不能真的挨个去经历一次吧。

当然不用,有一个更加省力的方式:动机分析。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会有一个动机驱动。比如前文所说的,分享文章,赞扬电影,这些行为背后动机都是在分享感受。

如果你不理解动机这个词,就很难去理解对方这些行为存在的可能性了。

举个例子让大家更好去理解:

男生在周末一大早,给你发了一个自制早餐的图片,配文:今天的早餐好好吃。

你觉得他分享的感受背后是什么呢?

先说结果,他的潜台词是:快来夸我,满足我的虚荣心。我们来用动机分析一下。

他的行为是发照片。

我们思考一下,他为什么要发照片?目的是什么。

很明显, 是想让我们知道他的两个信息:

1. 他会做早餐,并且味道不错;

2. 他会早起。

那么再来分析一下,这个动机背后对应着什么需求呢?

这个需求足以让他一大早,冒着打扰我的风险,也要发过来给我看。

很明显,他在追求我们的认可。

认可什么呢?

第一,会做早餐;

第二,是一个自律的人。

所以,他是在侧面展示自己的价值,他想告诉你,嘿,我是一个会做早饭,又很自律的男人,快来喜欢我吧。

不要觉得很复杂,其实这个过程在大脑中只不过是1秒钟而已。

得出结论后,我们就知道该如何回复他了。

你就可以这么回复他:“哇塞,你真是一个自律的人,那么早就起来做早餐,哦哟,早餐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没想到你还是一个居家好男人呀。”

男生听到这句话后,就会觉得很受用,因为这就是他想听的话。

所以你看,人类的悲欢从来就不相通,但是能看见就行,被看见,就会感受到被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