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水晶探讨贴

转载2009年本人在盛世收藏发表的战国水晶珠的探讨贴

正文:

先看表面的光气,体会冰糖的感觉 。仿品虽然打磨痕迹很像,但是这种特殊的光气仍然无法体现。

再看打磨工艺,手工打磨是先将原料打磨成大致的形状,然后再精细打磨成圆形。虽然臻于至圆,但是仍然会留下棱形痕迹。这种痕迹在很多战国水晶上都有体现,有的较为明显,有的不太明显。我们可以两手拿着水晶孔的两端,然后进行旋转,有时就会发现棱形的痕迹是存在的。

接下来再看看下图孔端的使用痕迹。下面就是真品战国水晶的孔端使用痕迹,以及光气的图示。多数仿品的孔端会去刻意的去,用合适的锐器去敲打孔端,以模仿真品战国水晶珠。但是痕迹和光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再看看打孔的痕迹。
多数的个头小的战国水晶珠,打孔都会一气呵成。有的打孔较为居中的时候,只从一端直接打到另一端,形成一次打通的喇叭孔。有的打孔方向较为偏、或是长型珠打孔时,往往从两端往中间打通。

有的较大的战国水晶珠打孔时,难免的会有间歇打孔的情况。除了战国水晶珠都具有的打孔形成的螺旋细纹外,间歇打孔则会出现停顿后再打孔,而形成的阶梯形状。那么就会造成:孔端到珠子中心的线条,因为多次打孔而不是直线。

再看看表面的打磨痕迹吧。
这样的痕迹很早就能够仿的很像了。已经不是判断真伪的关键,还需要综合其他多个方面来判断。有百分之一的疑问,都得小心谨慎。

有时候不用看细部特征,远远看到就能判断真伪!就是靠感觉。

怎样培养识别真伪的感觉呢?个人认为 需要多观察真品,多进行比较。

(0)

相关推荐

  • 微距下的古珠之美

    在老珠子的范畴里,风化纹多指玛瑙类的珠子,在传世佩戴过程中磕碰产生的马蹄纹,这是老玛瑙的鉴定标准的一个强有力佐证. 南红玛瑙金沙江水籽 这是南红玛瑙在河道里经年累月滚动磕碰产生的天然风化纹和包浆皮壳. ...

  • 鉴别古玉重要依据(包浆)(高手对决)

    世间古玉种类繁花并放,种类级别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而古玉的包浆却只有两种,古玉包浆即是玉器表面形成的"氧化层",按其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为自然形成包浆与盘玩形成包浆两种,也称 ...

  • 剖析古玉鉴定关键特点(博物馆内部资料)

    古玉鉴定 需要多看多悟 看多了真品 才能培养玉感 培养出审美 一.红山玉璧的关键词:光气.划痕.孔道 首先,光气极美,柔和自然,这是红山文化玉器较为典型的光气,很少有玻璃光,但宝光十足. 其次,宝光下 ...

  • 战国水晶杯被质疑造假!16年后发现一“陶杯”,彻底让质疑者闭嘴

    战国水晶杯,我相信去参观杭州博物馆的网友们肯定知道,前几天我们也再次介绍了战国水晶杯,战国水晶杯是如今杭州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同时也被列为了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可是这件战国水晶杯素来都有很大的争 ...

  • 广州挖出一件罕见酒杯,价值不输战国水晶杯,专家:传闻能解百毒

    说起酒杯类的国宝级文物,大家能说出几件来呢?比如杭州半山出土的那件"穿越"的战国水晶杯,还有被公认目前最珍贵的"唐代玛瑙兽首杯",它出土于陕西何家村窖藏:此外还 ...

  • 器物精赏|| 战国·水晶珠、玻璃管

    水晶珠.玻璃管 战国 水晶珠直径0.7厘米,玻璃管长2厘米 共22件,其中水晶珠18件,玻璃管4件.水晶珠为两端扁平的圆球状,大小不一,紫色略透明,表面光滑.玻璃管为圆筒形,深绿色,不透明,表面不平整 ...

  • 【浙】杭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

    网上看到一则小故事:"1990年的一天,半山镇石塘村工农砖瓦厂,几个工人在取土时发现了一些陶瓷的编钟,工人们没有声张,偷偷地把东西拿到古董商那里卖掉了,被附近的村民看到并报了警,警察迅速出击 ...

  • 国宝差点扔掉!2200多年战国水晶杯,刚出土被误认为现代玻璃杯!

    "出宝贝了!"民工刚喊出一声,就被带队工长兜脑门一巴掌: "你喊什么,挖着宝藏有你这么张扬的吗?你再仔细看看,这不就一脏玻璃杯,算啥宝贝?扔一边去!" 可是在战 ...

  • 战国水晶杯的三个未解之谜

    偶然发现的国宝 "戰国水晶杯是在1990年发现的."1990年五六月份,半山镇石塘村工农砖瓦厂在工厂旁边山坡上取土时,挖出了一些原始瓷器.文物部门在现场调查后认为这里可能有大型墓葬 ...

  • 【大地史书】13河北宣化水晶和战国红玛瑙,是怎么形成的?

    我在河北宣化的一些收获 我在河北宣化的一些收获 展开

  • 战国白水晶车轮环

    白水晶高台车轮环,它是东周时期流行在贵族组佩上使用的重要构件,水晶晶体比较通透,表面有佩戴使用造成的磕碰磨损脱落,局部轻微的老裂,表面残留的工艺痕迹,尤其是较大颗粒的解玉砂质残留下来的柳叶纹非常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