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造技术知识点——斗拱的特点和区别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演变,很多反映在斗拱上,因此,斗拱的风格特点和构造区别是明清木构建筑区别的重要方面。

总体风格及其特色
01

明代斗拱与宋代斗拱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①用材等级降低,斗拱构件变小;②每一个开间中,斗拱所用的攒数骤増,由宋代的当心间一朵至二朵变为四攒、六攒乃至八攒,排列繁密;③斗拱向外挑出尺度减小。由于构件变小,拽架随之变小,出跳(出踩)数相同的斗拱,其挑出长度明显減小。以上三点,是明代斗拱较之宋代斗拱发生的主要变化。

造成明代斗拱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元代以后大木构架向整体化方向发展的结果。元代以前的建筑,大木与斗拱分工明确,界限清楚,柱枋、斗拱、梁栿层次分明。这种构架体系中,下架(柱、枋)与上架(梁栿)之间被斗拱分隔成两部分,大木构架的整体性不是很强,而斗拱的结构作用相对重要。元代以后,柱子(主要是内柱)向上延伸,与梁栿直接结合,柱头梁栿取代柱头斗拱的部分功能而并入木构架体系,这种变化,使大木构架的整体性增强了,斗拱的结构作用相对减弱了。

木构架整体功能的提高,必然要求兼有结构和装饰双重功能的斗拱削弱其结构功能而增强其装饰功能,斗拱尺度的减小和攒数的增加正是这种演变的结果。

斗拱尺度的减小还受到建筑物墙体材料变革的影响。明代大量采用砖墙代替泥墙和土坯墙,使墙体耐雨水侵蚀的能力大大増强,大尺度挑出屋檐以保护墙体的问题已不十分突出,这也是造成斗拱挑出长度减小的原因。

总之,斗拱由唐宋至明清的这种变化,是木构架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的必然结果。

明清斗拱的若干区别
02

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不是明清斗拱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而是二者之间存在的种种区别。

明清斗拱究竞有哪些区别呢?总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十几个方面:

(1)明代斗拱足材构件高21分,单材构件高15分清代斗拱足材构件高20分,单材构件高14分(图8-12明、清斗拱足材、单材构件尺度比较)(明代斗拱因年代不同,承传不同,也有其足材构件20分、单材构件14分的情况)。

图  明清斗拱足材、单材构件尺度比较

(2)明代斗拱大斗有3×3斗口和3×3.25斗口两种尺寸,且斗底有䫜;清代斗拱大斗均为3×3斗口,且斗底无䫜(如下图  明清斗拱大斗特征比较)。

图  明清斗拱大斗特征比较

(3)垫拱板厚度:明代做法为0.3~0.4斗口,清代减为0.24或0.25斗口。

(4)明代及清早期斗拱昂下有假华头子,清代中叶以后取消,昂嘴下线向上延伸至十八斗附近(图 明清斗拱昂嘴特征比较)。

图 明清斗拱昂嘴特征比较

(5)明代斗拱昂翘与横拱纵横相交时,翘昂耍头等纵向构件刻去构件全高的4/10,留6/10;横拱刻去6/10,留4/10。清代各刻去一半。

(6)明代十八斗多做挂榫,在斗内侧刻银锭口。清代只在前端做包掩,实际上是银锭榫的简化(图 明清斗拱十八斗节点做法比较)。

图 明清斗拱十八斗节点做法比较

(7)在蚂蚱头或麻叶头上面,明代多做齐心斗,清代中叶以后取消齐心斗(图 明清斗拱齐心斗之区别)。

图 明清斗拱齐心斗之区别

(8)撑头木前端与拽枋相交处,明代均带包掩,清代仅做榫,多不带包掩(图 撑头木、桁碗与挑檐枋、井口枋相交部位榫卯做法比较)。

图 撑头木、桁碗与挑檐枋、井口枋相交部位榫卯做法比较

(9)桁碗后尾做法,明代有两种,一种是桁碗上皮与井口枋上皮平,一种是桁碗后部上皮与底皮平行,后尾高于井口枋上皮部分做出圆弧状肩(图 桁碗做法比较)。

图 桁碗做法比较

(10)麻叶头做法,清代为三弯九转雕刻,明代雕刻线条比较简单,多为落地平雕(图 明清麻叶头纹饰比较)。

图 明清麻叶头纹饰比较

(11)明代桃尖梁头有出锋和回锋两种做法,清代主要为出锋做法(图 明代桃尖梁头的两种做法)。

图 明代桃尖梁头的两种做法

(12)单材拱拱眼边做法,明代抹大斜棱,清代抹小圆棱;足材拱拱眼,明代做磨地平拱眼,清代采用锓阳刻法,四周凹下,中间凸起(图 明清斗拱拱眼做法比较)。

图 明清斗拱拱眼做法比较

(13)柱头科昂翘,明代有翘昂等宽的做法,清代自头翘至昂其宽度按等差级数递增(图 明清柱头科斗拱昂翘做法比较)。

图  明清柱头科斗拱昂翘做法比较

(14)角科由昂、斜撑头木和斜桁碗,明代有三种做法:①三件単做;②昂与撑头木连做;③三件连做在一起。清代仅见前两种情况,三件连做无此实例。

(15)角科搭交把臂厢拱,明代有单材拱和足材拱两种做法,清代仅有单材拱一种做法。

(16)明代角科斗拱,正心外侧的闹昂、闹要头等构件多不出头,第一层为闹翘代替闹昂,闹要头外側为鸳鸯交首拱。清代角科斗拱正心昂翘外侧为闹昂、翘,与正心昂翘一一对应(图 明清角科斗拱正面外形比较)。

图 明清角科斗拱正面外形比较

(17)明代建筑梁头下多用十字科斗拱(下加荷叶),清代采用瓜拱和柁墩。

(18)溜金斗拱的区别。明清溜金斗拱,除去以上涉及到的有关区别外,还有一主要区别,即明代自昂以上的溜金挑杆,均为一根直木枋,称为真昂,具有较强的悬挑功能。清代溜金斗拱的昂要头诸件不是由一根直木枋作做成,它是以正心为分界,其外拽部分与平身科斗拱相同,构件均为水平叠置,其内拽部分做成向斜方向的挑杆,这样,昂、耍头等杆件就成了折线形,已不具备悬挑功能,称为假昂。这种做法是一种技术上的退步(图 明清溜金斗拱之比较)。

图 明清溜金斗拱之比较

关于明清斗拱的区别,如仔细研究比照,应远不至于此。但主要区别也不外以上十几项。了解这些区别,对于古建筑的保护、维修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从木作的角度,对明清官式木构建筑的区别略加探讨,至于瓦石琉璃乃至彩画油饰方面的区别,则需另文加以研究。

文章摘自《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