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玲 | 宁川朱公祠曁朱子蕉城籍弟子考
朱公祠,是为了纪念南宋理学家朱熹所建的祠堂。据刘树勋主编《闽学源流》一书卷尾所附“朱熹门人录”统计,朱熹闽东籍门生共有十八人,其中蕉城籍者四人:杨复(一说福安人)、龚郯、陈骏、郑师孟。朱熹一生也曾两次来过宁德,第一次是在绍兴元年(1131)农历二月,范汝为起义军攻占建州,朱熹跟随父亲朱松举家避乱长溪。返乡之际,朱松父子在福安龟龄寺、宁德龟山寺稍作逗留。庆元五年(1199),朱熹避“伪学”再次流寓宁德。
朱熹的两次寓宁,对地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区区海滨小县涌出了四位朱子高足,赢得了“海滨邹鲁”的美誉,后人引以为荣。为了纪念朱熹,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知县徐梦发将文庙内的先贤祠进行扩建,祔祀朱熹等南宋理学名贤于其中,这是境内最早关于祠祀朱熹的记载。
到了清代,满洲贵族为了笼络汉人之心,将朱子列为十哲,配祀大成殿。康熙五十四年(1715),举人储右文任宁德知县。任上,这位宜兴才子看到“他邑有朱子专祠,宁邑独缺焉!”①这种敬畏先贤的儒士情怀,与一百多年前兴修关帝庙的知县高愈谦何其相似。
两年后,在储右文倡导之下,一座崭新的朱子祠矗立在学宫东南的空地之上。新建的朱子祠为两层阁楼式建筑,二楼正中设朱子神位,两旁附祀杨复、龚郯、郑师孟、陈骏四位高足。楼下作为讲堂,面阔三间,前后皆廊庑,计有教室三十余间。储知县还延请名师,资以膏火,“邑士多就焉” ②,成为当时全县的最高学府。到了乾隆四十六年(1781)修县志的时候,朱公祠建筑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县志“学宫之图”可以看出,这时期的朱公祠前后两进院落,均为单檐歇山顶,大门朝向学前街,两进院落之间开辟廊庑,宽敞明亮,应当是生员教室。之所以发生这么大变化,是因为乾隆十年(1745)朱公祠圮毁,到了乾隆二十三年(1758),由知县楚文暻、教谕陈轼在废墟上重建的结果。
雍正六年(1728),清世宗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并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雍正七年(1729),宁德县衙推行朝廷指令,在朱公祠内设立正音书院,但为时不久,“不旬日而废”。③
朱公祠在民国期间还没有被废除,据宁德政协文史资料《宁德一都》,其中收录了陈继佑老先生口述的一段少年经历,就提到了当时的朱公祠:“学校(指明伦小学,蕉城一小前身)附近的路旁有一座朱公祠,比较小,祠内供奉理学宗师朱熹的牌位,天井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我上学时经过朱公祠时发现,祠内有人在办私塾。”陈老先生是民国县城名士陈禹棠的公子,从他的口述历史中,我们可以得知朱公祠自修建以来,开办教育从未间断,另外也从侧面反映出这时期朱公祠的面积大幅度缩水。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两派武斗,缩水之后的朱公祠惨遭熊熊大火,这座供奉朱圣人的祠宇连同供奉孔圣人的庙学一道化为乌有,烟消云散。而今若按图索骥,它的大致位置应该是在一小操场东南方向。
朱公祠中祔祀的杨复、龚郯、郑师孟、陈骏四大弟子,地方志对他们的记载不是很多,后世研究者也陈陈相因,拘泥于地方志的记载,并没有更多的研究成果。笔者就目前手头掌握的有限资料,对这四位弟子的生平事迹进行了一番梳理与探讨。
杨 复
杨复,字志仁,号信斋。长溪县灵霍乡秦溪东里(今福安市甘棠镇杨岙)人。受业朱子之门,与黄幹、刘子渊、陈日湖友善。晚年避“伪学”归隐,著书立说,继续弘扬程朱理学。杨复大半生追随朱子,尤善于考索,是考亭学派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
在考亭书院就学期间,杨复与朱熹的女婿黄幹私交最笃。在黄幹《黄文肃勉斋公文集》中,有关杨复的文字出现频繁,单单书函就达十帙之多。书信内容既有学术交流,也有好友之间亲密的来往问候。
绍定六年(1233),杨复同窗真德秀以显谟阁待制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他在福州府学内建贵德堂,聘杨复为主讲,闽中名士多学于门下。逝世后,敕葬宁德五都港尾(今蕉城区漳湾镇拱屿村)圆明寺。
杨复平生著作甚富,著有《祭礼》十四卷、《仪礼图》十四帙。又有《家礼杂说附注》二卷,今存《仪礼图》十七卷、《仪礼旁通图》一卷。
就在杨复逝世后不久的嘉泰时期(1201-1204),莆田人方之泰知长溪县,特地修建了乡贤祠,供奉杨楫、杨复、黄干三人。④
关于杨复的籍贯,同时存在福安、宁德两种说法。宁德一说,历代多有争议,而且杨复在《仪礼图》中又自称“秦溪”人,所以大部分学者持反对意见。但是宁德一说也并非空穴来风,最早在南宋赵汝腾《先贤祠记》中,就有宁德县令赵诜之入祀杨复于先贤祠的记载。赵汝腾是古田人,与杨复同学于朱熹门下,对他的家世自然熟悉,如果杨复籍贯不是宁德的话,赵汝腾在碑记中定会提及。到了明正德时期,知县龚颖、教谕王銮考正乡贤祠祀,邑人薛公应认为杨复是福安人,不当祀,牌位被移除。到了清代乾隆时期,知县卢建其重修县志,经过一番考证,他认为杨复居于一都杨家林“双鲤朝天山下”,葬于五都圆明寺后。“夫生于宁,葬于宁,死而崇祀于宁”,⑤认定为宁德人无疑,遂在乡贤祠重新增设牌位,又在县志《人物志》中为之立传。
也许有人会认为卢建其之根据甚是勉强,难以服众,笔者后在查找万历《福宁州志》中得到了重要线索。《福宁州志》卷十一有杨复传记,里面记载如下:“福安杨复,字志仁,号信斋。明坑人,又居大留”。这里的明坑应指九都闽坑岭(今属八都镇),为宁德、福安交界地带,岭下即属福安沿江里二十八都(今甘棠镇)。也就是说杨复最早居住在宁德、福安交界处的闽坑岭,以后才迁居大留。这好比闽坑岭上的龟山寺,宁德、福安两县地方志皆有记载。所以把杨复当做宁德人,也是合乎情理。这就好比南宋时期生活于宁德、罗源两县之间的张翰家族,张翰被当做了宁德人,他的儿子张斗南列为罗源人,而张翰的胞弟张翮,在罗源、宁德的地方志中均有记载。
陈 骏
陈骏,字敏仲,号仁斋。宁德县城东门(今宁德市区)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初授大冶丞,官至广东广州知府。师事朱熹。著有《论语孟子笔义》,今无存。
对于陈骏的籍贯,历代地方志大多都主张由福安入籍宁德的说法。嘉靖版《福宁州志·卷之八·科贡·进士》:“绍兴二十七年丁丑王十朋榜进士”条下有“陈骏”,并附有人物简介:“雄侄,骥弟,大冶丞。”以及修志者按语:“按《宁德志》录骏于人物,今又配乡贤祠,岂生于福安而徙居宁德耶!”嘉靖版《宁德县志》沿袭其说:“陈骏,按《福安志》作福安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编修的《福安县志》也认为:“今宁德祀骏乡贤,《八闽通志》仍之,意生于福安,而迁于宁德耳。”到了万历四十四年(1616),知州殷之辂、生员朱梅修纂《福宁州志》,对于陈骏籍贯产生了疑问:“骏以绍兴二十七年入长溪选举,今重见,何矛盾也。此必有误。” 但未作进一步论证。直到清光绪十年(1893),福安知县张景祁等在修纂《福安县志》时,才指出其中错误:“按《通志·儒林传》:‘陈骏,宁德人。字敏仲,号仁斋先生。乾道五年郑侨榜进士。与‘选举’所载福安陈骏自是两人。又陈成父,字玉汝,《通志》、《府志》均作宁德陈骏子,父子合传,与福安无涉。旧志误收,今删之。”确如其言,绍兴二十七年(1157)王十朋榜进士陈骏,字敏之,福安廉村人,官至大冶县丞,叔父、陈雄、胞兄陈骥均举进士;乾道五年(1169)郑侨榜进士陈骏,小名修弟,字敏仲,宁德人,即道头陈氏之祖上,官至广东广州知府。⑥自南宋《三山志》“科名”记载以来,历代地方志都沿袭不变,并没有疑问,后世产生紊乱的原因,很可能是宁德陈骏是朱熹的高足,陈成父成为辛弃疾的东床快婿,声名显赫,掩盖住福安陈骏的名望,久而久之二人事迹混为一说,产生了“生于福安,迁居宁德”的错误论断,甚至后来还出现陈骏罗源籍、连江籍、福清籍多种版本,以至于连道头陈氏子孙也分不清庐山真面目,把自己家族的始迁地错误归属到福安廉村去了。
龚 郯
龚郯,字昙伯,一作墨伯,号南峰。七都峬源(今蕉城区七都镇七都村)人。出身诗礼世家,曾祖允昌,祖必俞,叔父梅卿,俱有文名。
龚郯生父晦辰,号逸卿,隐德不仕。龚郯克承家训,聪慧过人,嘉定十三年(1220)举为文举特奏名。他早年就仰慕程朱之学,拜于朱熹门下。明黄仲昭在《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二.人物.福宁州》称之:“从朱子学,不务口耳,一意躬行”,晚年与同门杨复论辨理气先后之说,甚有造诣。针对龚郯的性格特点,朱熹曾对人说:“今学者有两样,意思钝底,又不能得他理会得;到得意思快捷底,虽能当下晓得,然又恐其不牢固。如龚郯(昙)伯理会也快,但恐其不牢固。”⑦
宁宗“庆元党禁”时期,龚郯为躲避祸害,返回家乡,与同乡李鉴创办六经讲社,推明师说,诱掖后进。著有诗文集数卷,久佚。
由于龚郯出于朱子之门,龚氏家族历来都引以为豪。在明代黄仲昭《八闽通志》、明凌迪知《万姓统谱》,清代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以及府县地方志中都能找到他的传记。旧时龚氏祠堂很经常见到一副对联,上联“抚循异迹”,下联“行谊纯修”,分别指的是西汉渤海太守龚遂与龚郯。
据民国《武陵龙首龚氏族谱》记载,龚郯少子思仰,居县城,繁衍成族。孙贻甫,咸淳时人,再传五世,至成乔,为八都溪池、沥洋始祖。
郑师孟
郑师孟,字齐卿,号存斋。一都南隅(今宁德城区)人,一作八都童溪(今蕉城区八都镇)人⑧。家贫力学,《六经注疏》手自抄录,从朱子游,著有《洪范讲义》,祀乡贤祠。
郑师孟为黄幹之婿,也就是朱熹的外孙女婿。但在黄幹学生郑元肃、陈义和所编《勉斋先生黄文肃公年谱》中不见提及,在福建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影印本《黄文肃勉斋公文集》中也找不到黄幹与郑师孟来往的诗文,只在卷二十二得悉,黄幹长女许配高家,三女许配陈家,郑师孟所娶是黄幹的次女还是其他女儿,尚需进一步考证。
文献中有关郑师孟的记载甚罕,对于他有否入仕为官已无法考证。南宋洪迈《夷坚志》卷第十二《韩信首级》有提到“朝奉郎郑师孟”,是否同属一人已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