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元音?五音和十二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术数的时候,一直会有疑惑:五行的5这个数是从何而来?
音乐给了我答案。
首先,元声是什么?“元声就是黄钟之音。”如何确定黄钟之音?用的是“吹灰候气”法。《续汉书》:“候气之法,於密室中,以木为案,置十二律琯,各如其方,实以葭灰,覆以緹縠,气至则一律飞灰。”冬至是地球离太阳最远的时候。这个时候取上长短不一的管子,塞上“灰”。然后冬至一到,哪个管子的灰刚好飞出来,那么这个管子的发出来的音就是元声。
之后古人根据这个元声,制定了音律,演奏出了优美的旋律。这个元声也就是后来钢琴的A音。频率为440Hz。不管这个方法靠不靠谱,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发现了这个声音,并且以这个声音作为音律的标准,可见这个频率的奇妙之处。
有了元声,接下去怎么制定音阶?聪明的古人将这根管子一劈为二,以一半管子的声音作为高一阶的黄钟音,以两倍的管子声音作为低一阶的黄钟音,接下去的问题就是怎么定出黄钟与黄钟之间的音阶。
音阶与音阶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等差数列,而是等比数列的关系。(长管子是短管子的2倍关系)。高音的dol和dol之间要分出音阶来肯定也是等比数列的关系。聪明的古人用最小的数字5,完成了这个工作。即将440hz与220hz之间用三分损益法找出了5个等比数列,虽然有一些误差,但是也基本接近今天用12平均律得出的音律。
为什么12平均律的12作为分割音阶的方法呢?我认为这个比较好解释,因为月亮在地球每绕着太阳转一圈,就绕着地球转12圈多,木星(就是岁星),每12年回归一次位置。如果把一年平均分为24个节气,12地支,那么采用无中气月置闰,19年7闰的方法刚好解决误差的问题。所以12无疑是一个非常合天文的数。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各国为什么同时以12这个数字分割音阶的原因。而且12这个分割方法得出的数字使得各种分割方法得出的数字都能产生一个很好的回归。
古人用三分损益法得到的5个数字,刚好和12平均律得到的数字基本一致,也说明了5这个数字和12这个数字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我想,这就是五行学说的由来,而且我们要知道,这五行不是等差均分关系,而是等比数列的关系。
于是五行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
《灵枢·五音五味篇》有专章命题论述,把五音所属的人,从性质和部位上,分别说明它和脏腑阴阳经脉的密切关系,并指出在调治方面所应取的经脉。同时又列举五谷、五畜、五果和五味,配合五色、五时对于调和五脏及经脉之气各有重要作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把五音阶中宫、商、角、徵、羽与人的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等生理、心理内容用五行学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详细地提出:“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根据五音多与少、偏与正等属性来深入辨析身心特点,是中医阴阳人格体质学说的源头,由此可见辨证配乐的思想。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提出五音健运,太少相生。五运的十干既各具阴阳,则阳干为太,阴干为少。例如:甲己土宫音,阳土甲为太宫,阴土己为少宫,太为有余,少为不足。又如甲为阳土,阳土必生阴金乙,即太宫生少商;阴金必生阳水丙,即少商生太羽;阳水必生阴木丁,即太羽生少角、阴木必生阳火戊,即少角生太徵;阳火必生阴土巳,即太徵生少宫。如此太少反复相生,则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应用五音来表征大自然时空变化的规律,成为“天人合一”学说的重要基石。
1、土乐
以宫调为基本,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给人有如“土”般宽厚结实的感觉,根据五音通五脏的理论,宫音入脾,对中医脾胃功能系统的作用比较明显。
2、金乐
以商调为基本,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肃劲嘹亮,具有“金”之特性,根据五音通五脏的理论,商音入肺,对中医肺功能系统的作用比较明显。
3、木乐
以角调为基本,风格悠扬,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舒畅调达,具有“木”之特性,角音入肝,对中医肝功能系统的作用比较明显。
4、火乐
以徵调为基本,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徵音入心,对中医心功能系统的作用比较明显。
5、水乐
以羽调为基本,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羽音入肾,对中医肾功能系统的作用比较明显。
似乎也可以判断,五行并非由八卦演变而来,而是由音律学引申而出,“贾湖骨笛”的考古发现,把音乐存在的证据推到了8000年前,我们8000年前就能演奏出440Hz相同元声的曲子,或许五行说出现的时间可能比八卦更早。
本文来源网络,仅做公益分享,若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