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录取线差”,会更好地帮你选择理想学校
【家教智慧 第505期】
读懂“录取线差”,会更好地帮你选择理想学校
真 我们考生,填报志愿选择学校时,都是要找一些往年的参照值,比如往年学校录取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这些都很好理解,但也遇到一些新名词,如录取线差,自我线差等,有不少考生就不理解。
录取线差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录取线差就是大学录取平均分(注意,这里是指当年录取所有考生的平均分,而不是最高分和最低分除以2)与录取分数线的差。
写成公式就是:录取线差=大学录取平均分-录取分数线
比如,山东大学2016年山东考区理科录取平均分是649,当年分数线(二本)是451,则2016年的录取分差是649-451=198。
这个分差有什么参考价值?制造这个名词的人说,每年高考试卷难度不一样,导致每年的分数线当然也一样,在各批次录取人数一定的情况下,同一所大学录取分数就不一样了。但是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如学校爆冷或爆热,一般大学的录取线差却是水涨船高,试题难度大,考生考分都低,试题难度小,考生考分都高,因此,每年的录取分数虽然有高有低,但在招生计划数没有较大变化的时候,这个录取线差相对就是较为恒定的。因而,它是考生报考学校时进行估算预测的重要依据。
考生可以用自己今年的考分减去分数线,这个结果,可以叫做自我线差。用自我线差与你想报考大学的往年录取线差相比较,如果结果是正值,也就是大于或等于录取线差,你录取的概率就大,值越大,录取概率就越大;反之,如果是负值,也就是小于录取线差,则录取的概率就小,值越小录取概率就越小。
当然,考生朋友还可以将近几年的录取线差平均起来,求出近三年或者五年的录取线差,则更有比较意义。
从理论上说,这个说法好像很有道理。但是,这也仅是一种估算,制造这个名词的人自己就说,录取线差准确的前提是学校不能爆冷或爆热。
这也就是说,考生如果想用录取线差作参考,一定先对该大学近年来的录取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等进行一下比较,先确定这所大学近年来招生录取情况趋势,是平稳,是上扬,是下降,还是忽冷忽热不稳定。
也就是说,考生想报考某所大学,不能只凭一个数据,也不要完全相信所谓的各种公式计算结果,要对这些数据作一个综合预测才行。
如你想报某一所大学,首先先查看这所大学近几年录取的总体情况,如果最低分、平均分、分差等所有数据都是上扬的,那么,你要报这所大学,你的分数就要比这些预测数据还要再高才行,否则,这个志愿就算是“冲”的志愿了!
这里我想提醒考生朋友和家长们注意的是,无论是网上的各种预测,或者你找专家进行咨询,他们都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也就是说,所有的预测仅是预测,没有百分之百的保险,但是,幸好现在实行的是平行志愿,只要你填报的志愿学校有一定的梯度,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你就不但一定会有学上,还会不浪费你的考分,上一所分有所值、心如所愿的理想大学!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