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纳音、十二律吕
一:六十甲子纳音
其实,这个纳音表和十二律吕是有天象上的对应关系,六十纳音和天象的对应关系是“同位娶妻、隔八生子”,一般这个多是理解成音律频率、物体尺寸的计算规律,比如“三分损益法”,其实远远不止于此。
古人的纳音取象之一是来自于生活。
规律都是符合子丑开始到戌亥结束的6种发展变化结果。
1:关于火的纳音原理
戊子 己丑 霹雳火 (雷电、打火石)
丙寅 丁卯 炉中火 (炉火、篝火)
甲辰 乙巳 覆灯火 (灯火、火把)
戊午 己未 天上火 (古人对于天的这个概念是,高于头顶的空间就是天,那么很可能“天上火”就是把火把,挂在墙上照明的意思)
丙申 丁酉 山下火 (山下:山脚下 。拿着火把晚上能走到山脚下)
甲戌 乙亥 山头火 (山头:山上。拿着火把晚上能走到山上,有些空气还稀薄,所以保存火种最难的是山上)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火的纳音取象,象征着古人对于火的保存时间由短到长的发展过程。
2:关于土的纳音原理
庚子 辛丑 壁上土 (壁:壁垒、墙壁。以石块占多数)
戊寅 己卯 城头土 (城头:围墙凸起的部分。其中含有石头,土的比例提高了,比较坚固)
丙辰 丁巳 沙中土 (一种生土占多数,里面沙子的比例也不少)
庚午 辛未 路旁土 (一种熟土,路边上随处可见,这种土因为经过脚长期的踩踏、自然混合,是塾土了,用途更广,产量有限)
戊申 己酉 大驿土 (马场、驿站里面的混合土(熟土)因为里面添加了马粪,性质更好)
丙戌 丁亥 屋上土 (某种最好的混合熟土,这种土,因为要用于土房较高的位置,对于土的选择十分讲究,比如“高粘性的土”再混合草木灰可以烧纸陶器,混合稻草可以有非常高的韧性)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土的纳音取象,象征着古人对于土的加工工艺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3:关于水的纳音原理丙子丁丑涧下水,涧:山间山沟里的水,可以理解成山上缝隙里面滴下来的水;甲寅乙卯大溪水,溪水,溪水还有干涸的时候;壬辰癸巳长流水,经常不干涸的水;丙午丁未天河水,什么最像天河?那就是大里面河水形成的瀑布;甲申乙酉井泉水,井水;壬戌癸亥大海水,海水;水的纳音,象征着古人对于淡水的提取工艺,由简单到复杂。到最后的海水最难的,海水有盐分不能直接引用,照这个规律很可能古人当时已经掌握蒸馏海水或者其他海水淡化的技术。4:关于金的纳音原理甲子乙丑海中金,海里面捡来的狗头金;壬寅癸卯金箔金,冷加工工艺、简单反复捶打,发觉延展性很好;庚辰辛巳白腊金,热加工工艺,发觉加热一下捶打起来更好;甲午乙未砂中金,前面还只是很原始的加工工艺,到这里,砂中金,不一定只代表砂子里面的金,而表示的意思,是从矿石里面提取金子或金属的过程,了解这个过程的,就明白,最开始积累金属的时候,是一点点从矿渣里面,一颗一颗收集,用沙子比喻很形象;壬申癸酉剑锋金,积累到一定的量,才可以用来制作刀具;庚戌辛亥钗钏金,最后是工艺完全成熟以后用来制作各种首饰;这个象征古人对于金属,是加工工艺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5:关于木的纳音原理(最特别的就是它)壬子癸丑桑拓木,桑拓木,具体不知道是哪种木,很有可能就是指的桑树,因为这种树木,一来可以结桑葚作为食物,二来可以养蚕,三来木质密度高,又能长得又高又大,也可以做木材;庚寅辛卯松柏木,其次是松树、柏树,最适合做木材。戊辰己巳大林木,除了之前的树木,树林里面的只要够大,也好用;戊午己未杨柳木,这种没那么高大,不过柳枝韧性很好,有其他用处;庚申辛酉石榴木,这种就是只能能结水果的灌木了;戊戌己亥平地木,平地木照前面的规律,应该不是理解成地上的木头,而是理解成和地面差不多高的矮灌木丛更符合生活。这里可以发现,古人对于木理解成耗材,从优选到最后次选。
*温习提示:以下内容不好详细说明,有些烧脑。
而60甲子纳音在天象上的规律,是这样的,符合“隔八相生”,计算规律是求周期内的最小公倍数,假如以甲子年某天戌时算得木星在正北方作为起点,一年以360天换算一个年干支,360*8=2880天,2880+8=2888天,木星到方位上地支的东南辰方,2880-8=2872天,木星到方位上天干的丙位,8年以后是虽然是壬申年,而木星却在时空方位上的丙辰位;照这个规律,16年以后是庚辰年,木星在西南戊申位,24年以后才是戊子年,却在时空方位上的庚子位,终于回到了北方,一个周期结束,从第1年,到一个8年,再一个8年,最后24年结束,(因为时间跨度过大,存在闰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地支(年支和日支的对应关系)的起点并不是都是子丑,借鉴古人的方法是以:甲子乙丑、庚子辛丑、戊寅己卯、丙辰丁巳四组)其中,甲子作为开始的规律是这样:
甲子金—丙辰土—戊申土—庚子土(逆行八个位置)
而60甲子纳音在时间上的规律,是这样计算的,符合“隔八相生”,计算规律是求周期内的最小公倍数,假如以甲子年某天木星在虚宿作为起点,360*8=2880天,2880+8=2888天,木星到相对黄道的申位,2880-8=2872天,木星到相对恒星的壬位,8年以后是壬申年,还没有回到子的位置,照此规律,16年以后到庚辰位,24年以后才到戊子位周期结束,从第1年,到一个8年,再一个8年,最后24年结束,其中,甲子作为开始的规律可以是这样:
甲子金—壬申金—庚辰金—戊子火(顺行八个位置)
以子为开头,间隔24年之后,这个时候也就是60年*3=180年,其实在天象规律里面隔180年有一个木星周期里面存在闰的概念,所以180需要在加一个180年,形成359年的间隔约360年,才是一个完整的木星大周期,而且360/8=45刚好能除尽。
二:十二律吕,旋相为宫。
十二律吕,以宫音子作为起点宫音,经过三分损益法可以产生十二种音。
其实,在历法里面细分起来不止这十二种,这是自然的结果,据了解,古人检测这种天地间的自然音律是用的“侯气吹灰”,而这种方法主要是检测年内节气点到来的精确时分。然而,还有一种细微的区别的就是年份里面存在着“太过不及”,而“太过不及”我想到的原理同样是和纳音有关,迎面开来的汽车音调偏高、反之偏低,而这种计算观测方法,只能以360日换算一个年干支。
360+5=365,计算太阳节气(一年12个节气的周期时间:365.242天)
360-5=354,计算月亮朔望(一年12个朔望月的周期时间:29.53*12=354.36天)
(*还有360+1天计算木星相对黄道位置——地支,360-1天计算木星相对恒星位置——天干,文章上面就是用的这种计算木星——太岁、年干支的方法,干支完全可以独立于节气、朔望,又能包含节气、朔望)
上面,图表里面的规律,在天体上是这样的:
假设某年第一年,某节气作为开始点(立冬或者立春)当天是甲子日初一,那么,第二年(重点:360天后是第二年,换算年干支)的这年的节气,就一定是落在360+5天,也就是己巳日,然后理论上,接来下就是继续+5天,到甲戌日,然后己卯日.....
在不考虑小数点(闰)的情况下,日干支的顺序依次是:甲子—己巳—甲戌—己卯...(顺五个位置)
天体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位置上却是相反的:甲子—辛未—丙寅—壬戌...(逆五个位置)
而月亮恰好又是相反的
在不考虑小数点(闰)的情况下,日干支的顺序依次是:甲子—辛未—丙寅—壬戌...(逆行五个位置)
天体位置,也就是月亮在黄道位置上却是相反的:甲子—己巳—甲戌—己卯...(顺行五个位置)
照这个规律,可以任意时间点的地支求出第二年节气和朔望,比如某年某节气如果是冬至初二寅日,第二年就照上面的十二律吕规律顺5位、逆5位求得,这个天象方面有趣的现象,我觉得可以用来解释:天道左旋,地道右旋,数往者顺,知来者逆。也就是:1:记录时间的顺序和天体的实际位置是相反的,2:日月是相反的,3:以360日换算年干支,作为推算日月星辰的标准中位数。
小结:六十纳音和十二律吕同样都符合“天道左旋,地道右旋,数往者顺,纳音和律吕除了和音律学、数学有关以外,还与干支、节气、朔望,息息相关,纳音也是干支历法的一个小分支。巧妙使用干支的计算规律,可以方便的推算日月星辰,纳音、节气、朔望,这个在古时候很有用,如果使用某个节气换算年干支,如果这么用也没什么太大的毛病,只是有些原理性的东西规律性不明显。照上面那样使用,纳音原理、五运六气、干支历法,太过不及、以及为什么每隔5起年月干是相同的,等等,都能很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