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16
箕尾之山
【原文】: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解读】:从“青丘之山”再往东走300里,就到了“箕尾之山”。这座“箕尾之山”在哪里呢?这就是现在湖北咸宁的“九宫山”
汸水出焉,
真是有趣,这里居然有条河的河段叫“杭河”,这段“杭河”居然还分上下段,分别叫“上杭河”和“下杭河”,虽说字不同,但读音却是一样(这两个字的南方读音一样),而又恰好出现在这个节点上,你叫我如何是好呢?
南流注于淯
根据上图来看,这条“淯水”自然就是现在的“修水”。那么,“修水”到底是不是“淯水”呢?在“象形字典”网站查得“修”字结果如下:
从网站的解读来看,“修”字最早就是“攸”,其读音自然也是you,现在这个字各地方言读音跟“攸”都有所差别,但在《山海经》记录的时候,读音无疑是一样的。
而“淯”字的读音估计比较难找,我们就取声旁“育”字做参照,“育”在湘语、粤语、闽南语的发音中,都读作“攸”。前段时间唱KTV,我婶婶唱《驼铃》这首歌的时候,唱到“不负人民养育情”中的“育”字是,她还是唱you。根据这些读音,我判断“淯”实际上就是“攸”的音译,跟“修”所指为同一对象。
前面的“汸水”跟“杭河”对上了,这里“淯水”跟“修水”又对上了。这充分说明,这座山是正确的。
另外,这里既然已经到了青丘九尾狐的地方,那么这片地方应该是传说中的“青丘之国”了。说到“青丘之国”和“九尾狐”,那么禹娶涂山氏的神话大家都已经特别熟悉了。故事记载在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九尾狐一直跟青丘相关联,这里“青丘之山”已经找到,“九尾狐”也已经找到,那么“青丘之国”自然也在这块地区了。至于传说中的的“涂山”,细心点的人自然也可以猜个七七八八。而关于“禹娶涂山氏”的故事,尚有其他文献的记载如下:
《太平御览·皇亲部一·禹妃》引《帝王世纪》佚文:禹始纳涂山氏女,曰女娲,合婚于台桑,有白狐九尾之瑞,到至是为攸女。
《连山易》曰:禹娶涂山之子,名曰攸女。
这两条信息有两个相同的地方,一个是说禹娶了涂山氏,另外一个说这个涂山氏又叫“攸女”。先不管为什么叫“攸女”,但“攸女”这个称呼无疑跟上面考证出“修水”中“修”字的读音是遥相呼应的。从而可以说明,“修水”的原名其实应该叫“攸水”才对,而这块地方应该是以“攸”为名较早的地名。
只要破译的方向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从历史文献中找到的资料都可以相互印证。更让人欢欣鼓舞的是,只要一处正确,那么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资料都自然印证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勿需要你费尽口舌,去删削文献资料,甚至扭曲资料原貌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与“青丘”相关的问题证明到这一步,暂时告个段落,还有其他的资料等以后历史论证部分再出示。面对如此强大的破译和考证,各位还有什么疑虑吗?
其尾踆于东海
这座山名郝懿行云:“《玉篇》作箕山,无尾字。”,我估计可能是因为这句话中的“其尾”而误抄的。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就在于“其尾踆于东海”。“踆于东海”就是蹲在东海边。因为“东海”这个地名,我曾经一度认为这座山是其他山系误入进来的,所以一度排斥在外。直到看到《海外东经》中说到“尧葬东”为“东海”,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南山经》中的“东海”就是现在的鄱阳湖。
从上面的破译我们可以看到,《山海经》内部系统中的《南山经》和《海外东经》都是以鄱阳湖为东海的。这就是《山海经》地理系统自身完美统一的结果。同样另外一件事也可以说明,既然当时的文明发源地在湖南,西川盆地为西海,那么鄱阳湖为东海也就顺理成章了。
【校订】: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①,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①其尾踆于东海
【路线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