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手术4个球囊破裂?别当集采绊脚石

近日,一知名心内科专家在一学术会议上的一句话“一台手术4个球囊破裂,造成血管穿孔,前所未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质疑集采压低价格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专家抱怨球囊集采 节省成本不能牺牲质量
▲▲▲

8月,某财经类媒体报道,在一场内部学术会议上,一知名心内科专家提及集采时表示,他最近在一台手术上连用四个球囊都破裂了,造成患者血管穿孔,这样的情况此前从未发生过。

该专家还表示:“集采后球囊的质量如何,仍需评价,不能为了节省成本牺牲质量。”

一位三甲医院的心内科主任也曾表示:“某些球囊真的没有质量保证,我们也称为一次性球囊。扩张一下就再也进不去了,另扩张其他病变就需要用新的,还会和导丝抱死(注:抱死是指球囊扩张回拉时,导丝被连带拉出,需要重新将导丝送到血管远端)。”

一时间,集采“唯低价”可能影响了耗材质量的声音,甚嚣尘上。

不少省份都已集采球囊 价格只剩零头
▲▲▲

球囊集采始于2019年,江苏省率先向球囊举起砍价大大刀。很多省份紧随随后。

今年2月,四川、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甘肃等8省(区)医保局组成联采办,集采冠脉球囊,均价从3248元左右下降至327元,平均降幅89.8%。

今年3月,京津冀组成“3+N”联盟,集采冠脉球囊,价格从均价3401元下降至319元。

由此可见,球囊集采后的价格只是集采前的零头。

集采利国利民 少些抱怨多些支持
▲▲▲

无论什么样的质疑声,集采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无可辩驳。

首先,从宏观来看,老龄化社会来临,医保面临穿底的风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用集采来挤出耗材中虚高的水分,管好百姓的救命钱,势在必行。

其次,尽管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大部分人口仍在农村,看病贵仍是压在民众头上的一座大山,是事实。集采大降价,民众闻之无不笑逐颜开,不再为看不起病而忧心忡忡。最近医保局公布的一组数据,心脏支架的使用总量较集采前同期增长54%,也侧面证实了医疗需求的大幅释放,无数民众不用再因支架太贵不敢手术。

再就是上述两位专家担心的质量问题,我们来看看各方的意见。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依据媒体披露的信息,无法就此断定一定是球囊的关系,也可能与病变有关。无论是球囊破裂,还是球囊抱死导丝,厂家通常会作为产品投诉上报,厂家质量管理部门需要收集球囊和病例资料,分析是否涉及不良事件。国外生产的产品,还会寄到国外检测。

另有曾在器械厂家和经销商公司工作过的员工则表示,一台手术4个球囊破裂,偶然性很大,而带量采购和产品质量之间没有强关联性。“能加入带量采购的产品都是质量过关的,只是国产和进口的产品在品质上还有一些差距。”

一位医疗领域的大V则表示:“支架不是什么新东西,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大家想想:20年前配置的手机,搁现在能值几个钱?20年前配置的彩电,搁现在能值几个钱?20年前配置的电脑,搁现在能值几个钱?

至于集采后医生收入的减少,国家早已用“腾笼换鸟”做过回应,会将省下来的钱拿出一部分提高医务人员的阳光收入。只是,真正落实尚需时日。

所以,纵使集采中,在细节方面出现一些瑕疵,也无疑是瑕不掩瑜。

这场改革,大家可以多提建设性意见,少一些抱怨,不当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