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驰//《掏圈骑车》

——28大驴,当年我们就是掏圈骑车

——马腾驰先生手书

掏 圈 骑 车(散文)

· 马腾驰

人小,个子低,自行车又高,小时在老家大张寨学骑自行车,我们是从掏圈开始学起的。

那时,把学骑自行车也叫学车。刚开始学车时,左脚踩在车子左脚蹬子上,右脚在地上接连用力蹬着,车子滑行起来后,右腿迅速从大梁与前后斜梁中间的三角空间伸过去,脚踩上右脚蹬子,两脚蹬起,自行车就跑开了。

个子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蹬整圈,个子小的,腿不够长,不能蹬整圈,只能一上一下,像踩着小跷跷板的两端一样,咯吱咯吱地踩着往前骑。这种骑自行车的特殊方法,就是我们说的掏圈骑车。

掏圈骑车还真是个技术活儿,人的重量都在自行车左侧,车子必须偏向右侧才行。随着蹬车时身体上下起伏,还要不断地调整平衡点,才能保证把自行车顺溜地骑走。

那时自行车稀贵,家里有一辆自行车,不光是值钱的一个大件东西,也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真比现在家里有一部车的感觉还要好。我记得,日子稍微好一些的人家,托人情弄下票,才能从县上买回一辆自行车来。当时的永久、飞鸽与凤凰,是三大名牌自行车,大人们对这三大名牌常用“永久硬、飞鸽软、凤凰利”来形容他们的质量。意思是说永久自行车的钢材好、硬邦,飞鸽相对消薄软细一些,凤凰骑起来轻快利落、省劲。

好不容易买回一辆自行车,那是十分珍重珍贵的。有的人家,买来一寸宽的一卷厚厚的塑料纸,把自行车大梁、前后斜梁还有后架,前前后后凡是能缠的地方,都用塑料纸转着圈包裹起来。那塑料纸有绿色、红色与黑色的颜色,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手把下带着弧度往下撇着的两根拉闸把手,也要用一根相同粗的塑料管套上。这样缠裹、套塑料管,是怕骑车时碰伤,怕下雨淋坏了自行车。没有缠塑料纸与套塑料管的自行车,爱好的主人,没事了,就弯着腰一遍一遍地擦拭着自行车,啥时候,都把那车子擦得明光铮亮的。

在村里,自行车作为稀欠贵重的家当,除非自家人或是关系特别好的,一般人不会去借人家的自行车,怕开了口把人搁不住,脸没有了地方放。

既就是自家人或者关系好的把车子借去,用完后还车子时,心细的主家,一边跟借车者说着“去的还快得不行,没多大功夫就回来了”之类的闲话,眼睛却不时往车子上瞅着,看车子哪里划伤、碰伤没有。曾经发生过借车人还车时,主人家没注意,等借车人走后才发现,车子大梁上被蹭去了一块漆。主家心疼,就给自己关系对近的人学说开了:“你看谁谁谁嘛,新新的一个车子借去用,还车子时我也没在意,大梁上蹭去这么大一块漆!”他用手,给对方等出杏核一样大的一个圆形,“唉!新车子呀,蹭去那么大一块漆哩!”接着,又是一大串既心疼又生气的话。

话传到借车人那里,借车人不高兴了:“哪有的事?我好好地骑着,来回没半晌的时间,没碰着,车子也没倒过地,啥时候就把那么大一块漆蹭去了?”两家人为此事心里都不舒服,很长一段时间,关系搞得很不好。

把自行车看得这么值重,这么稀欠,大人们绝不会让娃娃们推着新车去学。我们当年学骑自行车,都是用玩伴家骑了好多年,老家人叫作“烂垮垮”的旧自行车去学的。

学掏圈骑自行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像成年人学骑车,一迈腿跨在座椅上,两脚一蹬就走了,既就是车子快倒了,两腿一撑也没有了事。小娃们学掏圈骑自行车,要困难得多,危险得多。学掏圈骑,没少发生过摔车、摔人、连车带人一起摔的事儿。常常是车子倒了,脚踏顶到身子上,顶到哪里哪里疼!还有过车子摔倒后,把人套在了车子里,不光摔得唉呀呀地叫唤着,自行车还压着人,想爬起来,半天都爬不起来的窘迫与狼狈。再能行的孩子,谁学骑自行没有被摔过?

痴迷着学骑自行车的热情仍然高涨,摔疼了,绊伤了,这算什么呀,不算什么。村街上,麦场上,我们乐此不疲地继续学着车。

很快就学会掏圈骑自行车,而且玩得滴溜溜转,不但车架后边敢带着玩伴骑得飞快,把个车铃捏得震山响。玩伴下来后,还会做了转硬弯等等的高难动作,那个快活,那个自豪哪,认为自己真是了不起,真是能行的不得了呢。

学会掏圈骑自行车,且只能骑半圈的我,曾经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天,实然有一个急事,要去给二十几里外的舅爷家捎个信过去。祖父年龄大了,父亲在外教书,我以跟自己年龄不相符的果敢承担了这一任务。

我借了大妈家的26型自行车,顺着宝鸡峡西干渠渠岸,咯吱咯吱地掏圈骑车赶了过去。26型自行车车轱辘小,本身就跑不出路,腿短的我,又只能掏圈踏半圈骑,赶到舅爷家传了话,没停又赶了回来。回来的路上,腿都是软的、酸疼的,实在骑不动了,就下来推着车子走一段,算是一个休息,完后再骑,就这样一会骑,一会推着车子回到了村子。

骑自行车去舅家爷回来几天,腿都酸疼酸疼得缓不过劲来,走路一拐一拐地不利索,但那个感觉真好,我觉得自己长大成人,能为家里分忧解愁了。特别是祖父的一句话:“人说男长十二夺父事,我孙子不到十岁,就能给咱解决难题呢!只是那么远的路,把娃累挣着了!”祖父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我,仰起脸说:“爷,路不远,快得很,没累挣着我!”

随着年龄增长,后来在自行车大梁上骑,再后来坐在座上骑。骑自行车,可以用自行车带人一起去走亲戚,可以驮东西去附近的镇上卖,可以骑自行车去县城上学。自行车作为当时的一个交通工具,快捷方便的同时扩大了生活的半径,正如今天开的车一样。骑自行车与开车,不同的是那个感受、那个难忘的记忆,还有那份特殊的情感。

2018年05月19日于驰风轩

——马腾驰先生近影

作者简介: 马腾驰,陕西礼泉县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窝窝》《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于春节前出版,该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图书馆收藏。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生命深处的吟唱——马腾驰散文研讨会的发言》的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即将出版。

(0)

相关推荐

  • 【万家灯火】尹力:《青春进行曲》

    [总第046904期] 青春进行曲 尹力 那年飘雪的时节,二虎和三丫经人介绍认识,相处一段时间感觉对方不错,二虎送给三丫一辆飞鸽牌小坤车,那天也飘着小清雪. 这自行车可是起很大作用,成了两人联系感情的 ...

  • 小时候学自行车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进入农村市场以来,印象中每年冬天到春天村里麦场空闲的时候,总有一帮孩子在学自行车. 那时候家里有一款老式金鹿牌自行车,是父亲托在河北的大姨夫给买的,这款自行车和我姐一样大,我初 ...

  • 从关城西下的一辆自行车说起

    一则寻物信息: 这几天,谁在西下,杨宝增家那个小过道里推错了车子,是辆蓝色的,车座子上包着块布呢,有谁推错了,麻烦给推回来还放在过道那里就行. 自行车在30年前可是家里的大件物品,几户相当于现在的一辆 ...

  • 驾两只凤凰并辔而行

    题图为我画的家门前草原上最常见的卷莲花 天寒地冻,人嘴里呼出的哈气在帽檐上.眉毛上结出了白霜.我坐在爸爸的自行车横梁上,横梁是铁的,我的屁股又冰又硌.我的手放在车把上,前车把的铁上还镀了亮亮的不锈钢, ...

  • 车轮里的年华

    我是70年代初出生,从我记事时起,我家就有一辆"双喜"自行车,28型,小轮车(与大轮车不同之处在于,大轮车一倒车拐就是刹车),那是爸爸上班的"坐骑",当时村里的 ...

  • 步玉忠的怀旧散文:骑自行车的日子

    骑 车 年 代 一 八十年代初自行车还很少,父亲在供销社当主任,听说每年手里有三台自行车指标,邻村姨夫早就和父亲说想买台自行车,指标不够用,供销社分配给了别人,姨夫两年没和父亲说话.家里是有一辆半旧凤 ...

  • 【第二届“望安杯”全国征文大赛047】李树华|| 空中骑车过“六一”(散文)

        主编:非   鱼 人老了爱想陈年旧事儿.快"六一"了,我又想起了那年带小外孙骑"空中自行车"过儿童节的事儿. 2000年6月1日,吃过早饭,将近六十岁的 ...

  • ​陈之耶 | 我和自行车的情缘

    我和自行车的故事 文/陈之耶         说到自行车,你有没有关于它的回忆?      出行的方式,映射着时代的变迁.有人说,自行车便是这样的一面镜子,很多难忘的记忆,听我娓娓道来.      在 ...

  • 【大荔文苑】王金桩:童年学车​记忆

    童年学车记忆 文/王金桩 昨星期天,在广场闲坐,看见一位年轻的母亲教小男孩学滑轮.小男孩头戴头盔,四肘护着护垫,手腕有护腕,脚蹬滑轮鞋,一身武装,就是没掌握滑轮技法,一会儿扑倒,一会儿仰躺.急得妈妈直 ...

  • 白羊文艺:追踪自行车(下)

    :经常睡不好觉 御恒堂二十七味舒眠贴解你烦恼 单 车 图片多自网络致谢侵删 追踪自行车(下) 郭 宏 旺 (三) 自行车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家乡的人们曾经并不叫它自行车,叫"洋车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