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延飞:老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过去,有“教不严师之惰,学不严父之过”。现在变成了“教不严师之惰,学不严师之过”。责任都赖在教师身上,说明老师的作用更大了。
其实,在因材施教原则下,我更希望老师对这三类学生严厉基础上,多加几分鞭策。
一是天资聪明的学生-——给他一个称号。
这么多年,会发现一些很奇怪的现象,特别聪明的学生成才几率反而不如勤奋的同学高。聪明反被聪明误。此话不假。
有的学生,自持很聪明,上课一听就会,课下作业就想耍点小聪明。我上学时,班里有个同学写生字,往往不按顺序写,这样老师不知道少些没有,再有就是把老师批阅的时间撕掉,或者挖个窟窿再用纸补上,就说是不小心擦破了。听写生字前,会把字词先写在手心里。总之,你有千条计,他有老主意,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偷懒。
这类学生就如同“孙猴子”,没有个“紧箍咒”你还别想难为住他。
比如我任教数学时,有个学生叫小咏,很聪明,就是有点贪玩。我有一次在课堂上讲课,他却在睡觉,让他到讲台上演板,居然全对了。我表扬他:小咏就是咱班的“小博士”,大家以后有问题可以请教他。
于是下课了,就有学生围着他,博士,给我讲一下这个题!博士,麻烦你给我说说这道题。私下里,我告诉小咏,你看大家对你多信任!你可不能给人家讲错了,那可是害人害己。于是,让他提前预习,有不会 的知识点就问我,从此,小咏转变很大学习积极,也乐于助人。后来,我们举办数学擂台赛,让小咏做擂主,大家都去打擂,与他pk。班级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给他一点阳光,让他灿烂。让他有用武之地,自然也就有了上进心。
二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扶贫先扶志。
扶贫先扶志。贫困户家的孩子,上学由国家资助,上了大学有“雨露计划”等优惠政策,况且要改变家庭状况,通过上学是一条捷径,也是唯一出路。
农家的孩子早当家,有的孩子不是学不进去,而是看到家庭状况,不忍心大人为难,而是选择退学外出打工,想早点为家庭减轻负担,对于这类孩子一定要讲明利害关系,劝ta留下来继续完成学业,如果有可能对这些孩子尽力帮助。可以通过网络寻求资助。
也有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不思进取,只知道索取,家里环境一塌糊涂。这类孩子更需要老师多费心,要教育学生“人穷志不短”,要自力更生,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家庭现状。老师要教会这些孩子如何帮助大人料理家务,要教育他如何规划一家的家庭开支,教育他要运用双手,依靠劳动,勤劳致富。
三、非常勤奋努力的学生——学法指导。
有一部分学生,非常勤奋,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老师安排什么做什么,性格内向,从来也不去主动 到老师那里问问题。
这类学生,成绩上不去的一种原因是“假学习”。上课笔记抄了好几页,作业完成也很认真,其实只是表象,ta根本没有用心去想,没有主动学习,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正确。不会举一反三的思考问题,只会就题论题,这道题老师给ta讲过了,换一种方式或者换一种问法,ta就又不知所措。说明思维不开阔,不会发散思维。需要重点训练。
第三原因,基础不牢固。基本的运算、基本的概念公式记忆不牢固,在做题时需要花费时间去想,就连一些简单的运算也需要伸着手指头算半天。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过关测试和经常复习,基本运算需要天天强化训练口算题,提高准确率和运算速度,这里要有一个参考数据,可以通过测试中等偏上学生获得。
不同学生,我们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方式,“一味药不能包治百病”。教学需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充分了解,需要我们有精湛的教学技能和方法。能够运用50种方法来教一个学生的老师,绝对算得上教师中的“精英”,公鸡中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