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有座神奇的藏书楼:图书几百年不霉不蛀,外来蠹鱼自己会死掉

文津阁

1.

1980年,原本就是皇家藏书的建筑——承德避暑山庄里面的文津阁,由所属单位承德市文物局借给了承德市图书馆使用。

此前,文津阁历尽磨难。

1914年,文津阁所藏《四库全书》被姜桂题运往北京后,这座建筑就遭到军阀、日伪、国民党的毁灭性破坏,到解放时,陈设皆无,门窗不全。

1948年承德第二次解放后,这里被热河省军事部接收,成为了热河省高干疗养院。

1956年,热河省撤销后,变成了河北省干部休养所。

两年后,变成了承德地区招待处,对内部进行了改造,安装了现代门窗。

1978年,经国家领导人干预后,避暑山庄内的单位陆续搬出,文津阁才又恢复了它原有的属性——藏书。

原本就在这里储藏的部分雍正年间印制的《古今图书集成》,又回到了这里。

没有多久,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常规环境下,用樟脑精、六六粉、菸叶都杀不死的蠹鱼,随着图书来到这里后,时间不长,就自己死掉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2.

当时的承德市图书馆副馆长杨占坤和卢顺等老先生对这件事做了认真调查,发现蠹虫之死不是人为的药物作用,而是与这座建筑的奇特有关:

昆虫的生存和发育是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的。文津阁的室温最高在15℃—20℃左右,更长的时间在10℃以下。即使是在承德一周左右的炎夏,室温也很少超过20℃。

而昆虫的停育温度是10℃— -10℃,超过-10℃则是致死温度。文津阁室内温度绝大多数是书蠹的停育温度和致死温度,即便是超过15°C,也不是理想的适宜的发育温度,而且为时短暂,甚至不够育卵期。图书带去的卵不能孵化出新虫,带去的成虫死掉了也就了事。经过一个冬天(室温在—10°C以下),成虫、虫卵全部死光了。

而这样不用空调就能形成的低温环境,正与这座建筑的设计有关,了解完这座建筑的结构,就不能不为我国古代建筑设计者的聪明智慧而赞叹了。

3.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也不单纯是游玩,也有他考察民情、修建水利、整顿吏治等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目的。

在浙江宁波,乾隆见到了明朝藏书家范钦建造的天一阁,此时,天一阁的主人是范钦的第七代后人范懋柱。

在南方那样湿度大、温度高、虫害多的环境下,天一阁历时二百多年而藏书完好,这就引起了乾隆皇帝的兴趣。

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下令开始编纂《四库全书》,为了增加承德这个塞外荒僻边远之地的文化氛围,决定在避暑山庄准备修建一座建筑,储藏《四库全书》。他派乾隆三十五年还在担任热河总管的江宁织造寅著去天一阁,详细询查,烫成准样,开明尺寸,成为文津阁的建造依据。

天一阁

4.

天一阁建造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天一”二字取自汉朝郑玄《易经》注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克火,符合五行学说。

天一阁坐北朝南,砖砌为垣,上下两层,下层六间一字排开,上层通六为一,不做壁障,均以书橱分列,橱下各置英石一块,阁之高下深度及书橱数目尺寸,俱合六数。

1980年,余秋雨到天一阁的前一天晚上,正赶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第二天上午如约来到天一阁时,只见大门内的前后天井、整个院子全是一片汪洋。打落的树叶在水面上翻卷,重重砖墙间透出湿冷冷的阴气”,

他写的《风雨天一阁》记录了天一阁曲折的遭遇,却没有写到这座建筑如何精妙,为何在南方那样湿热的环境下,藏书四百多年而不霉不蛀。

十年后,余秋雨在避暑山庄内住了一天,写出了《一个王朝的背影》,对于仿照天一阁修建的文津阁竟一字没提。所以,对于天一阁和文津阁,人们都是只注意到藏书的故事,很少有人领略其建筑的奇妙。

乾隆皇帝挑选的建筑师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设计修建的文津阁在造园布局、建筑款式与天一阁约略相仿外,又根据承德的气候、环境特点加以了改造。

5.

每次经过文津阁,感觉这里总是在施工,蓝色的围栏仿佛一直都在,好像总也干不完,所以,在承德生活这么多年,居然一次也没有进到里面过。

2015年10月,被誉为中国民间收藏古籍善本最多的藏书家韦力,在他的公众号上发表一篇文章,记述他来承德走进文津阁内部,从他的文章里,才得以看见一点里面的样子。

文津阁内上楼的楼梯

文津阁,高16.28米,宽15.80米,长26米。中出腰檐,原为歇山顶,覆黑琉璃瓦,嵌绿琉璃瓦边。

外观上分上下两层,各六间,事实上,内部是三层,腰檐遮挡处把上层地板下空余部分辟为中间暗层,扩大了空间,使得浩繁的《四库全书》得以全部容下,充分利用了空间。

乾隆皇帝喜欢读书,在一层设有紫檀木雕花宝座、屏风,估计在这里也召见大臣,在三层设有御榻,读书累了,还能躺下歇一会儿。

韦力拍摄的被改造后的文津阁内部

阁的中下两层,前后延伸一步架,构成廊厦,遮挡了日光的直射,使得室内皆为柔和的漫射光线,既适合图书的保养,又能看清书上的文字,宁静肃穆,正好读书。。

冬季室外温度转低时,射进一楼的光线渐多,到冬至中午12点时光界达室内5.13米,夏季室外温度转高时,射进一层光线渐少,到夏至中午12点时,光界仅到檐柱基中线,自然控制了由太阳辐射的热量,使文津阁在一年四季中室温低而且温差小。

此外,文津阁周围的池水和绿树,在夏季也起到吸附热量的作用。

文津阁的建筑结构和周边环境,使他不具备蠹虫成活的温度条件。

1980年之前被作为招待所的文津阁内部

6.

图书保存,除了防火、防虫外,还要保持合适的干湿度,过于干燥,纸帛易脆,容易碎裂,过于潮湿,又会霉变。文津阁的干湿度,同时也是蠹虫不能生存繁育的原因之一。

水的传播有两个途径,一是空气中含有水分,二是毛细管的传导作用。

文津阁地势高,通风良好,防止水汽滞留。基础用的花岗岩、鹦鹉岩和青砖都是毛细作用很弱的质料。木质的檐、地板,在空气中水分多时吸收水分,在空气中水分少时放出水分,行使调节作用。阁的前后腰檐把天上落下的雨水分流南北,远离阁身,天一阁在书橱下放一块英石,也是注意到毛细管导水的作用。所有这些措施,都是防止过度潮湿,增强干燥。然后又由于多水的环境,使空气中含有一定的水汽,不致过于干燥,达到阁中存书要求的干湿度。

杨占坤等人对文津阁的建筑特点与藏书功效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由天一阁到文津阁,历时四百多年,所藏图书不蛀、不霉、不变质褪色,实践证明:他集中了我国有史以来保存图书的实践经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文津阁的藏书效能是无与伦比的。

7.

文津阁不但设计精巧,建设速度也超乎想象的快。

乾隆三十九年设计施工,乾隆四十年就建完了。

乾隆皇帝很高兴,又作诗一首:

《题文津阁》

四库书成将弆之,范家天一仿而为。

基营去岁才择向,鼎落今朝弗滞时。

子晋漫夸秘书逮,长沮徒议执舆知。

名山藏时无过此,却待他年枕葄兹。

弆:读举,收藏的意思。

可是,文津阁修好了,《四库全书》还没编辑完,只好把雍正年间印刷的《古今图书集成》放到这里。一直到乾隆四十一年,第一部《四库全书》告成,此时,文津阁已经修好七个年头了。

文津阁四库全书书架及陈列方式

《四库全书》迟迟不能编好,乾隆皇帝也着急,发脾气。

在等待这几年又写了几首《题文津阁》,里面有这样的句子:

“木架香楠此空持,几时得覩贮全编”、

“六年期固非遥耳,楠架行将插以盈”。

这些诗句表明,文津阁里藏书的架子都是用楠木做的,而《古今图书集成》也都是用楠木匣子装藏的,楠木本身散发出来的香气就有驱虫的功效,再加上文津阁建筑的独特,共同发力,才使从外面带来的蠹虫,在不久的时间后,自己就死掉了呢。

华燕检测感谢您关注  老羊铲史

验车到华燕   快捷又方便

地址:承德市开发区东西营(鸡冠山地质博物馆对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