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口不服都不行,3种材料就搞定!软得像吃云!
一到4月,这气温就蹭蹭的往上升,最近很多朋友都说,要不要安排些看上去冰凉点的菜。
我想说:看到的,不一定就是凉的;
就像今天的这款雪衣豆沙,听着凉,看着冷,谁知道,居然是个热家伙!
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视频教程吧👆
豆沙150g 玉米淀粉适量(裹豆沙用) 鸡蛋清2个 玉米淀粉30g(掺和雪衣)
一起来看看详细的制作步骤吧👇
1.将豆沙分成15g/个,搓圆,然后裹上玉米淀粉备用
2.蛋白倒入深碗中,用电动打蛋器先高速打至出大气泡,再转中速打至蛋白出现坚挺的小尖勾(不知道怎么判断的,可以插入筷子到蛋白中不会倒下即打发成功)
3. 再筛入30g玉米淀粉到蛋白中,先低速搅拌均匀,再转中速打至发硬即可(这个拌匀的时间不用太长,控制在1分钟以内,以防消泡厉害)
4.将第一步裹好粉的豆沙迅速的裹上蛋白,油热保持在120度左右,下油锅小火炸至变胖变圆,一边炸一边淋油哦
5.炸好后捞出撒些白糖即可
如其名,雪衣豆沙刚出锅时,表面雪白不发黄,圆润蓬松不干瘪,像云朵般轻盈~
你掐着它,立马能感受到柔软,可以想象一下“有肉”的棉花糖
掰开,看内层的蛋白,香味不是很浓,质感很好,捏一捏,细腻有弹性。
蛋白里的红豆沙,裹在内里,没有吸到油脂,豆香绵密,甜滋滋的~
捏时绵软,吃时却又香又有些弹,丝毫不油腻;
外层沾了些白糖,配合着内瓤的豆沙,甜度适口。
这款点心最难的一点,大概就只有控制油温了;
各位小伙伴们,可以尝试尝试,丰富一下自己的味蕾,炸的时候,它膨胀起来的瞬间,真的感觉到好神奇~
小主提示:
1.鸡蛋最好是冷藏过一晚的,这样蛋白比较好打发,也可以在蛋白中加几点柠檬汁或白醋再打发,这样可以增强蛋白的稳定性哦
2.豆沙裹蛋白时,可以用一个勺子底部放点蛋白,将裹好蛋白的豆沙放上去,再加点蛋白稍整一下形,随后放入油锅炸,这样炸出来的雪衣豆沙才比较饱满和圆润
3.全程最小火炸哦,油温控制在120度~130度之间,这样炸出来才会白哈,炸的时长根据自己裹得蛋白大小来增减(炸到雪衣豆沙不会再变大后再淋油一分钟即可捞出)
4.此配方豆沙要打4个蛋白才做的完哦,我怕消泡所以分开两次打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山上摘野果子的经历,当我还处于喜好窜上窜下的年纪时,每到这个时节,最是开心。
因为可以上山去摘野莓,清明前后,山上最多的就是山莓,也叫树莓,一种红色,小颗粒组成的小果子。
每年扫墓都会一边走,一边摘着吃,酸酸甜甜,即使山路有些崎岖,依旧活奔乱跳的。
不过采的时候有时不注意,就会被它的小刺给扎着或者钩到脚踝;
还有最害怕的就是摘到被蛇吐过口水的山莓,更害怕突然从旁边冒出来的蛇(为了吃的也是拼了
)
虽然有可能已经吃到过,但知道跟不知道,那个心理差别还是挺膈应的。
按照我老妈教的方法去辨别,多摘几次,也能看出,哪些是被吐口水哪些没有。
新鲜的山莓,果子上是有些果毛,颜色鲜艳偏玫红一些,小果粒饱满,除了有细微的灰尘是没有其它污渍的。
如果是快要烂掉的山莓,那么颗粒则不饱满,颜色也会偏深红发黑;
被蛇舔过的山莓,刚被舔完不久是可以明显看出有唾液痕迹,隔很久的则会发蔫发黑,看上去就不太健康的亚子。
还小的时候,我经常会跟伙伴们,带着一个小袋子,周末组队上山去采山莓,随处可见,从山脚一直采到山顶,每人都能拎小半袋子。
回家后,用盐水泡上半小时,就能捞出来吃。
大的先挑出来吃了,小的最后撒点糖,用勺子舀着吃,满嘴酸甜,真爽!
我已经很久没有干过去摘野果这种事情了,现在回去祭祖,在路上也很少见山莓,路旁偶有几株,果子也结得稀稀疏疏。
上山的路好走了许多,都铺着水泥,只不过现在没有蹦蹦跳跳,走着倒是又喘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