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体会:在太极拳要领上找感觉
为什么太极拳先辈如此重视拳架锻炼?这主要是由于:唯有拳架(标准的拳架)能够全面体现太极拳的养生健身、技击应敌、艺术欣赏三大价值。
比如从其养生功能来说,这是太极拳所以受欢迎、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它所以能使人们身心全面得到健康,特别是它的健脑、养生作用,就在于它是通过如滔滔大河的连贯而复杂的套路动作,螺旋缠丝、丹田内转、节节贯串、和畅气血而发挥其功能的。
总之,人体精气神的运化、锻炼,都要以拳架为依托。从其技击功能来看,固然推手是太极拳系列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太极拳拳架中的一些重要的有效的实战击打动作(如膝击、肘击、腿法等等),在推手中是不准使用的,有些技击动作散打比赛都不许使用,而在练拳架的过程中,却可以淋漓尽致地充分发挥。另外,太极拳的艺术欣赏价值,陶冶人的情操等功能,更不是拳架之外其他项目可以代替的。可以说没有拳架就没有太极拳的一切。这些道理,是那些持“重意不重形”,“要意不要形”,以及“重推手、轻拳架”,甚至什么“百练不如一站(桩)”等等观点的人所不理解的。
练太极拳,若能姿势正确,心静体松,长期坚持,自会有中正安舒,轻灵稳健,心旷神怡,欲罢不能之感。
那么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呢?作为太极拳爱好者,需要在长期的演练中不断研究、体会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比如:
首先要做到心静体松。心静就是要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凝心于太极拳动作的技法和要领的运用,用心感受劲法、理法等诸多要素的融合贯通。由心静进而用意,能心静则能用意。体松是说练拳时周身骨节、肌肉要放松放开。凡运动骨节之处不可扭曲,而要处处顺遂;凡用力之处,不着意于肌肉的紧缩或奋张,勿使经络血脉自缚自闭,也就是说不要用拙力,要在松柔中使内劲徐徐贯注,久久练之则自然能使劲力轻灵而沉厚。
其二,要做到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尾闾中正和松腰胯,分虚实的要求,这些要领都包括了对头、身躯和四肢的具体规范。
所谓「虚灵顶劲」,就是头要正直,项背椎骨徐徐上领,使神贯于顶,则精神自然提起,它就像衣架一样,提起了衣领,则衣肩、衣袖、衣身和下摆自然端正下垂。
「沉肩坠肘」,沉肩者,两肩宜松开下垂,勿使肩头端起;坠肘者,两肘宜下坠,勿使肘尖翻起,但也不能夹肋。特别是在做两臂屈回和上举动作时,勿使肩起肘悬,否则气易上浮,劲亦不整,身亦不活。
「含胸拔背」「尾闾中正」和「松腰胯」指的是身法的中正安舒,对胸背而言,胸不挺而平为之「含胸」,背不弯而直为之「拔背」。切不可误认为胸凹背弓,更不能挺胸不顶背。
「含胸拔背」有使脊椎骨上拔,胸背肌肉松落之感,同时做到「松腰沉胯」,也就有了气沉丹田,再做尾闾微内敛,也就是「敛臀」,两「腰眼」微后突,这样人体的S 曲线得到了适当的调直,也就做到了「身法中正」。
应当强调的是「身法中正」要在动态中掌握得当,比如说上一动作与下一动作转变之间,两腿虚实转换之机,勿使身体前俯后仰,也不能理解为身体总是「挺直」的,比如搂膝拗步式身体既不能过于前俯,也不可以挺直,身形向前的幅度应以脚、腰,手劲力顺达的感觉去把握。
「分虚实」在太极拳中为第一要义,如全身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还要进一步做到「实中寓虚」和「虚中有实」的要领。比如「手挥琵琶」式,身体坐在右腿上,则重心落于右腿脚下,此时右脚腕、膝关节和跨关节要有松活之意,不可强劲自缚,即所谓「实中寓虚」。
在演练套路时,对整体的要求,应在「松柔中显示形象美,在凝重中展现大气魄」,而不是着意于「表演」或「表现」。要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和动中求静」等要领。
从动作上来讲,要做到一处动,处处俱动;一处静,处处都静,从劲力上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腰、脚、手、乃至眼神都协调完整一致,即为「上下相随」。每一势都要做到势势相连,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在劲力上也要「运劲如抽丝」,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
演练拳架时,要求动作缓慢而着意于「内外相合」,内指心意,外指形体,动作开时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动作合进,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相合,则能浑然无间。在开合之中要做开而不散,合而不缩,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即「动中求静」,能做到静,松、正、慢、匀、稳,则能呼吸深长,内气匀盈,自然无血脉偾张之弊,如此日积月累,则自能功力增长,保健益寿,意趣环生,达到性命双修之目的。
作者:赵幼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