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秋风淅沥雨,孤灯有感书别离

文:戬穀居士

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说林黛玉每当春分、秋分前后,总会身犯旧疾。偏今年初秋时遇贾母高兴,陪着多玩了两次,略感风寒。又结社吟诗,劳神弱体,就不断咳嗽起来。

一天将晚,云遮落日阴了起来,不大一会就淅淅沥沥下起小雨。黛玉知道这时不会有人来陪说话,就独自守着一个寂静的大屋子,听着那雨打竹梢的滴答声,只觉秋风拂动纱帘,心里倍感凄凉。

随手拿了一本书,坐在灯下翻看起来。一看才知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

黛玉想着自己幼失父母,无依无靠前来投亲,虽说贾母宠爱,可己身又弱,爱使性儿,经常无故洒泪。

想到此处,不觉心有所感,遂发于章句,提笔书《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名其诗曰《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黛玉的这首诗,用《秋窗风雨夕》作诗题,在格调和句法上是有意模仿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它和《葬花吟》一样,都是黛玉伤悼身世之作,不同的是语意少了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取秋夜风雨之景,抒发自己的满怀愁绪,字里行间更显得苦闷和颓伤。

首先四句诗中,就叠用六个“秋”字,写出了浓郁的感伤凄凉气氛。

接下来的四句诗,句句有“秋”字,看似重复,实则用的恰到好处。秋雨速来,秋梦惊破,秋情难眠,秋泪长流。紧接着就又牵出了“离情”之意,以“秋窗风雨”之景象写出“别离人泣”,可见黛玉心中哀愁之深沉。

诗后几句写出了雨后潇湘院中晨景,房周院内雾气迷蒙,从半开的窗前望去,稀疏的竹叶上不时有水珠滚落而滴答有声。风雨息而凄凉添,院子静而愁绪增,心中悲而泪不停,窗纱湿而愈伤情。

过去在《秋闺怨》、《别离怨》这类词中,往往是写男女别离这些特定内容。

可这时的黛玉,虽家无双亲,寄居舅家,可当时并无别离的经历,所以诗中“离情”,“离人”用语,意似不符。

这只能说黛玉看书时“不觉心有所感”,是她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不觉触动心神,才不觉有了对未来命运的预感,生出“罗衾不奈秋风力”的哀叹,想到后来“寒烟小院转萧条”,现在耳畔的“残漏声催秋雨急”,不由心中怨念“不知风雨几时休”。

作者简介:赵留喜,号戬穀居士,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人。有个人诗集《戬穀居诗稿》、《秋窗拾梦》出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