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去不复还的青春,纳兰性德感慨万千,写下的这首词句句伤感

公元1655年正月(康熙四年),原本是一个很寻常的日子,但是对于纳兰明珠来说,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他的长子纳兰性德出生。对于这位长子,纳兰明珠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纳兰性德也很争气,不像别的富家公子只知道吃喝玩乐,而是用心读书做学问,从小接受传统的文化,所以他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19岁时更是独立完成了《通志堂经解》,成为了当时的风云人物。

纳兰性德风度翩翩,长得英俊潇洒,用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典型的高富帅,不仅有钱还有才华。康熙皇帝对他也是极为欣赏,把他安排在身边,成为了他的贴身侍卫。其实我们很难想象,一位腰间佩带宝刀的侍卫,最终却是成为了清朝最具有影响力的词人。明明是一位武人,可是在文学上却大放异彩,写下了无数流芳百世的经典名篇佳作。

纳兰性德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爱情词,每一首都情意绵绵,还有着浓浓的爱意,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爱情经历。根据一些资料我们大致可以知道,纳兰性德一共有过三段恋情,而且每一段恋情都让他刻骨铭心,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悲痛万分,创作出来的作品凄美,同时又充满了无限的忧愁,读来让人肝肠寸断。

关于纳兰性德的第一段恋情存在争议,多数的学者认为是与府中的丫环,但也有少部分的研究者认为,纳兰性德的初恋是与表妹,后来被人拆散,表妹入宫成为了 康熙的妃子。两种说法看上去好像都有道理,其实仔细推敲起来的话,很显然后一种说法站不住脚,毕竟关于康熙的资料是可以查到。表妹的说法不太可靠,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那就是府中的丫环。

第二段恋情,以及第三段恋情,资料就更多,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卢氏,还有江南才女沈婉。这两位女子也是纳兰性德最爱,尤其是卢氏,两个人爱得轰轰烈烈,但是很不幸,卢氏由于难产逝世,使得纳兰性德心灰意冷。而最后一段恋情沈婉,同样是一个悲剧,当时纳兰性德很伤感,正好读到了江南才女沈婉的词,于是他写信给江南的好友顾贞观,希望可以引见。

顾贞观没有让纳兰性德失望,很快就找到了沈婉,还把她带到京城,初次相遇彼此相见恨晚,很快两人就陷入了热恋。如果这段恋情不出意外的话,纳兰性德也不会在31岁就逝世。但是好景不长,只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沈婉就离开了纳兰性德回到了江南。其中的原因我个人推测,可能是由于当时的环境,毕竟清朝很封闭,对于纳兰性德的家族来说,那是不可能接受一位歌女。沈婉也知道所以选择放手,从此萧郎是路人。

稍稍了解了纳兰性德的人生经历和爱情经历后,读者或许就能找到答案,他为什么那么悲苦了,正是由于他爱得很深沉,无时无刻不处于悲痛之中,感慨时常的流逝,感慨爱情的不幸,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忧愁和悲痛,在这首《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一词中,他以一种悲情的口吻道尽了人生的无奈,还有生活中的不幸,通篇无一字不忧愁。

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病余常是怯梳头。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帘钩。

纳兰性德这首词写于什么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字面上来看,大概是写于后期,当时纳兰性德面对了好段失败的爱情,心如死灰,过着极为悲苦的生活,时常感慨人生的易逝,所以在词的上片,第一句就表达出了一种孤独之感;原本是锦绣一样的年华,但是却像流水一样易逝,回忆起过往的经历让我泪流满面。由于我刚刚生了一场大病,人变得憔悴不已,最害怕的是对着镜子梳妆,怕看到那头发掉落。

整个下片则是更加的凄美,对于纳兰性德来说,他悲苦、忧愁、无奈、伤感,经常怀念过往的生活;窗外的小路上竹林枝繁叶茂,但是却满含悲苦,落日后的余晖照射在花朵上,让人看了更加的忧愁。心中始终是郁郁寡欢,只好放下竹帘,不去观看外面的风景,一个人独自去到深闺,面对那孤独的的房间。

纳兰性德的词感人至深,写得也是极为凄美,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作为一位才子,翩翩公子,可是他一辈子为爱而生,为爱而终,从他很多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是一位词人的无奈,还有对于爱情的怀念。可见他爱得很深沉,也爱得轰轰烈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