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在清乾隆时期的黄河上,你会看到什么?
黄河是神秘的
从小学课本读到黄河铁牛开始
后来看《鬼吹灯》讲黄河里有巨鼋
不奉献童男女就会颠覆往来船只
更觉得黄河诡谲
但黄河也是充满人情味的
航行在清乾隆时期的黄河上
你会看到沿岸一座座商埠重镇
山西临县碛口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就是其中最闪耀的一颗
碛口的地理位置
即使没去过也知道老版50元人民币背后
壶口瀑布的雄浑壮观
这是上游力量积蓄的结果
碛口的繁荣就源于“大同碛”的惊险
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
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落差10米
再加上支流湫水河携带泥沙汇入
河道骤然变窄
“黄河行船,谈碛色变”
碛口就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
西北和京津汉口的货物在这里川流不息
得名“水旱码头小都会”
对面就是陕西
地理区域分界线总是会给人一种
莫名的奇妙感觉
碛口店铺大规模修建从清乾隆年间开始
民国五年
商贾云集的碛口已有店铺200多家
呜咽的黄河水,悠远的驼铃
黑龙庙的晨钟暮鼓
便是那时最动听的音乐
猜猜墙上这些凸起物是做什么用的?
郑愁予的《错误》为南方小镇代言
碛口虽然少了些许水气的灵动
但达达的马蹄声同样会在这些砖石小路上响起
而且更加空灵悠扬
仔细听还有黄沙摩擦驼铃的声音
深宅大院闺房里小姐的心弦被撩拨着
红烛在天亮前饮下最后一滴眼泪
建在碛口制高点的黑龙庙始建于明代
正祀龙王,左右分祀风伯、河伯
庙内戏台有着大自然天赐的扩音效果
声音远扬,十里之遥清晰悦耳
故有“山西唱戏陕西听”之说
龙王庙还是古时候商旅们的“灯塔”
只要远远看见他
就知道家近了、目的地近了
心也就安了
商旅们盼望着看到这里、到达这里
当年一定也有许多人站在黑龙庙高台上
翘首盼望着亲人、爱人、友人的归来
当孤帆远影碧空现
那种激动不是通讯发达的现代人所能体会的
碛口镇的李家山村算得上是1989年
美术界的重大发现之一
这一年吴冠中像陶渊明误入桃花源
来到这里采风
从此李家山从他的画纸上
飞进大众心里
层层分布的窑洞民居
让这里得名“黄土高坡上的小布达拉宫”
李家山和碛口一同繁盛一起衰败
这里习俗是根据老人去世时间
张贴不同色彩的对联
在巷道中漫步
仿佛进入一条条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隧道
各色对联成为隧道里最迷幻的色彩
惊异于这里去世老人之多的同时
更让人感叹留守老人的辛酸
那年吴冠中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
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
古村相对封闭
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如今李家山依然是桃花源
但也更像一座大墓了
精美的砖雕可以窥见昔日繁华
李家山像一位近于盲目的老者
平日里打着瞌睡晒着太阳
只有在年轻写生者到来时才会强打起一丝精神
她拿出各种她觉得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
脸上浮现比阳光还暖的笑意
但这些年轻人并不太懂她的心
完成作业便匆匆离开
剩下寂寞的李家山
河边古镇的兴衰更替似乎更具有某种沧桑意味
一边是千百万年就那样流淌的黄河
一边是涤荡着城镇的时间之河
两条水流融合碰撞
带来繁华又带走繁华
还有许多肉眼不可见的变化
再过一百年又是一番什么景象
谁又知道呢?
碛口镇有高中低档住宿
但我觉得在李家山住农家院
才更能体会到当地生活
古镇和李家山一天就能游览完
时间充裕,你可以在能看到黄河的宾馆露台上
和好友饮酒作乐
可以包船去上游看毛主席东渡纪念碑和
黄河画廊水蚀浮雕
再往北到陕西佳县游览白云观和香炉寺
可以去麒麟滩上捡石头
向着对岸吼一吼
还可以去距离碛口不远的
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西湾村”看一看
整体安排2至3天比较合适
鬼斧神工的黄河水蚀画廊
- The End -
版权声明©:照片为个人拍摄,版权归旅行路上遇见菩萨所有。转发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