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都是我的错 | 疗愈连载42
疗愈是一条长长的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地图。
疗愈连载系列将集结怀众心理十年的身心疗愈实践,将所有的疗愈资料重新梳理,整合,尝试着向大家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疗愈地图。
每周更新,欢迎阅读和反馈。
各位伙伴,疗愈连载持续至今,我们分享了很多跟疗愈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接下去几周,我们将分享几篇疗愈案例。有的出自治疗师之手,有的出自案主本身。希望这些故事,能给到你一些启发。
今天的这一个案例,是王敬伟老师亲笔写的。创作于比较早期的时候,那时候王老师还比较有空。哈哈~小编真的觉得是很珍贵的个案记录。
都是我的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
淑珍(注一)在电话那头努力地认罪。淑珍是我认识一年多的朋友,同时也是我的当事人。她在因为在工作上的人际关系有些困扰,在我们认识几个月后,来找我谘商。我本来因为双重关系,觉得不太适合。但她说很难信任别人,所以我还是答应了。
从我们谈过几次以及之前的相处中,我发现出生序为长女的她很容易自责。这次是因为她的主管对我的工作坊有兴趣,但我在开新工作坊的前两天才想起这事,请她转告她的主管。结果她忘了说,等到想起来,开课时间已过。她赶忙打电话来道歉。
『妳没有错,是我告诉妳太晚了。』我安慰她说。
『不不不,你告诉我的不算晚,是我忘记告诉他了。』
『我告诉妳的时候,只剩一天了,就算他要来,也来不及安排时间。』我想要说明这她的责任没有那么大。
『如果我第二天就告诉他,他还是可以安排的。所以都是我的错。』她仍然坚持道。
『是我的错,我没有想到早点告诉妳。』我还想努力一下。
『你没有错,都是我的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
就这样,我们拉锯了几分钟。我的安慰似乎丝毫不起作用,反而加强了她原来的认知。我觉察到我有一点点累的感觉,好像在对抗什么。我突然发现到我在干嘛,我那个爱玩的部分就跑出来了。
我说:『妳确定?』
她说:『确定。』
我就说:『好吧,那就不跟妳抢了。』
『抢什么?』
『全部都给妳,都是妳的错。』(附注2)。
她愣了一下,然后大笑起来: 『不要不要,通通都给你,我不要了。』
『妳刚才不是一直坚持说都是妳的错吗?』我故作不解状。
『我现在不要了,你全部拿去。』
『不行不行,我不能作这种事。妳比较需要这些罪恶感。』我很体谅的说。
『我不需要,我不需要,还是你通通拿去吧。』
我们进行了第二回合的拉锯战两三分钟,我觉得差不多了,决定开始第三回合。
『妳确定妳都不要了? 』
『对。』
『好吧,那么都是我的错,罪恶感全部归我。』我故技重施。
她又楞了一下,赶快说:
『不行不行,你不能全部拿走。』
『妳刚才不是说妳通通不要了,叫我全部拿去吗? 』
『我还是需要,我不能完全没有罪恶感。』她说的是真话。
『那妳要多少? 』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以她拿80%,我20%成交。
当然,这番对话虽然是半开玩笑,却也是真实的表达:我们经常是自己抓着罪恶感不放。小我需要罪恶感来折磨自己,在这种折磨与想要挣脱却挣脱不了的拉扯中,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自我(小我)的存在。
在第一回合的拉锯战中,我和她不自觉的抢夺罪恶感,认为自己真的犯了罪,而且还要努力的说明自己罪证确凿。
在第二回合中,当我们先后发现了自己在做甚么,纷纷走避,互相推让,想要摆脱罪恶感的纠缠。但事实上,当我开玩笑说过错全给她的时候,我觉得有些心虚,很怕她一口答应,那我不是全都没有了吗?。
在第三回合,我们才发现,即使有意识到,我们的小我还是需要某种程度的罪恶感,作为自己存在的安全保证。差别只是每个人需要的程度不同而已。
挂了电话,除了觉得好笑以外,我还有一事不解: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她要一直说:
『一切都是我造成的』?
说这句话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有什么好处?
我就自己重复地说这句话,说到第三次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伟大。在表面上是表示自己的道德感,而隐藏在背后的,是在说你看我的power有多大,一切都是我造成的。
这个根源当然就是小我的特殊性。特殊性是不可能与人共享的,因它建筑在唯有你才能达到的目标上(T-24-I-6-5)。
想通了以后,我不禁佩服,原来的***里对小我的说明早已解释了这些。第二天我打电话给她,告诉她我昨天后来的觉察。她大笑着说:这正是长久以来,她对自己的感觉。听到她的反应,我也敢于对她承认,其实我对自己也常常有同感。
透过这样的觉察与分享,我发现我也比较可以原谅自己会要有罪恶感与特殊性。而吊诡的是,当我可以这样原谅自己的时候,我对罪恶感和特殊性的需要也减少了,好像小我比较没力了。完形治疗创始人波尔斯(Frits Perls)说过:『觉察本身就有治疗的功效』,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1
附注
本文中当事人的资料都已经过修改,包括姓名,谘商时间,事件背景等,以保障当事人的隐私权。如有与文中叙述相同者,纯属巧合
2
附注
这是谘商技巧中的矛盾意向法。即顺着,甚至扩大,而非阻止个案的看似不可欲的言行,以探索其背后的真正动机。这样的探索常能让我们觉察得更深。
编者注:
1)“都是我的错”——这句话,没想到背后有这么深的心理动力。如果你细细看过王敬伟老师在案例中的分析,你是否可以在文末留言,说说你的感受。
2)下一篇,我们继续分享王敬伟老师的案例记录。敬请期待!